更新时间:2024-05-21 15:24
赵至(约244年-281年),字景真,后改名浚,字允元,代郡人,寓居在洛阳。约魏嘉平初,至晋武帝太康末之间在世,年三十七岁。论议精辩,有纵横才气。
赵至先世为代郡望族,后因战乱,家道破落,只能靠父亲耕田为生。但是母亲很重视对赵至的教育,很早就把他送入私塾读书。一天,在私塾中,忽然听到父亲在附近田里耕作时大声叱牛的声音,赵至就哭了起来。老师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听到父亲耕作叱牛的声音,想到自己年纪尚幼,不能奉养双亲,令父亲如此辛苦地劳作,来养家活口,供我上学读书,我心中既惭愧又感伤,所以忍不住哭了。”老师听了这番话,深感赵至为奇异之人,于是,更加下工夫教育他。
赵至14岁时离开家乡,到当时的首都洛阳游学求师。一天,在太学,赵至看到一个书生正在专心地写石经,书法十分飘逸,赵至就一直跟着他不肯离去。过了一会,他就问这位书生的姓名,书生说:“你这么小的年龄,问我的名字干什么?”赵至说:“我看你的书法风格非同一般,所以问问。”书生感到赵至非同常人,就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正始名士、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嵇康。
自见到嵇康后,赵至就立志要拜嵇康为师,跟他学习。可是后来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找到嵇康,以至于赵至急得像得了病一样,每日疯疯癫癫。直到两年之后,才在邺城与嵇康相遇,并跟着他到了山阳。从此,赵至改名赵浚,字允元,表示新生活的开始。嵇康经常说赵至:“你头小而锐,瞳子白黑分明,有秦代大将白起的风范。”于是,赵至在求学中总是怀有更大的志向和追求。嵇康去世后,赵至开始步入仕途,先后在魏兴、江夏、辽西等地为官。由于他擅长议论、精于断案,而成为国家有名的“良吏”,并在太康初年,被推荐到京城洛阳述职。这时,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的消息,由于极度悲痛,吐血而卒,年仅37岁。
赵至的一生虽然很短暂,但是他的名气却很大。据说他写了很多的文章,但是传世至今的只有两篇,尤其是收入《昭明文选》的《与嵇茂齐书》,被刘勰推为“书记”类的佳作,与司马迁《报任安书》、杨恽《报孙会宗书》、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并列。赵至的事迹被载入《世说新语》。
晋书 文苑列传
赵至,字景真,代郡人也。寓居洛阳。缑氏令初到官,至年十三,与母同观。母曰:「汝先世本非微贱,世乱流离,遂为士伍耳。尔后能如此不?」至感母言,诣师受业。闻父耕叱牛声,投书而泣。师怪问之,至曰:「我小未能荣养,使老父不免勤苦。」师甚异之。年十四,诣洛阳,游太学,遇嵇康于学写石经,徘徊视之,不能去,而请问姓名。康曰:「年少何以问邪?」曰:「观君风器非常,所以问耳。」康异而告之。后乃亡到山阳,求康不得而还。又将远学,母禁之,至遂阳狂,走三五里,辄追得之。年十六,游邺,复与康相遇,随康还山阳,改名浚,字允元。康每曰:「卿头小而锐,童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风矣。」及康卒,至诣魏兴见太守张嗣宗,甚被优遇。嗣宗迁江夏相,随到涢川,欲因入吴,而嗣宗卒,乃向辽西而占户焉。
初,至与康兄子蕃友善,及将远适,乃与蕃书叙离,并陈其志曰:
昔李叟入秦,及关而叹;梁生适越,登岳长谣。夫以嘉遁之举,犹怀恋恨,况乎不得已者哉!惟别之后,离群独逝,背荣宴,辞伦好,经迥路,造沙漠。鸡鸣戒旦,则飘尔晨征;日薄西山,则马首靡托。寻历曲阻,则沈思纡结;登高远眺,则山川攸隔。或乃回风狂厉,白日寝光,徙倚交错,陵隰相望,徘徊九皋之内,慷慨重阜之颠,进无所由,退无所据,涉泽求蹊,披榛觅路,啸咏沟渠,良不可度。斯亦行路之艰难,然非吾心之所惧也。至若兰芷倾顿,桂林移殖,根萌未树而牙浅弦急,每恐风波潜骇,危机密发,此所以怵惕于长衢也。又北土之性,难以托根,投人夜光,鲜不按剑。今将殖橘柚于玄朔,蒂华藕于修陵,表龙章于裸壤,奏《韶》《武》于聋俗,固难以取贵矣。夫物不我贵则莫之与,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飘飖远游之士,托身无人之乡,总辔遐路,则有前言之难;悬鞍陋宇,则有后虑之戒;朝霞启晖,则身疲而遄征;太阳戢曜,则情劬而夕惕;肆目平隰,则寥廓而无睹;极听修原,则掩寂而无闻。吁其悲矣!心伤瘁矣!然后知步骤之士不足为贵也。
顾景中原,愤中云踊,哀物悼世,激情风厉。龙啸大野,兽睇****,猛志纷纭,雄心四据。思蹑云梯,横奋八极,披艰扫秽,荡海夷岳,蹴昆仑使西倒,蹋太山令东覆,平涤九区,恢维宇宙,斯吾之鄙愿也。时不我与,垂翼远逝,锋距靡加,六翮摧屈,自非知命,孰能不愤悒者哉!吾子殖根芳苑,濯秀清流,晞叶华崖,飞藻云肆,俯据潜龙之渚,仰廕游凤之林,荣曜眩其前,艳色饵其后,良畴交其左,声名驰其右,翱翔伦党之间,弄姿帷房之裹,从容顾眄,绰有余裕,俯仰吟啸,自以为得志矣,岂能与吾曹同大丈夫之忧乐哉!
去矣嵇生,远离隔矣!茕茕飘寄,临沙漠矣!悠悠三千,路难涉矣!携手之期,邈无日矣!思心弥结,谁云释矣!无金玉尔音而有遐心。身虽胡越,意存断金。各敬尔仪,敦履璞沈,繁华流荡,君子弗钦。临纸意结,知复何云。
至身长七尺四寸,论议精辩,有从横才气。辽西举郡计吏,到洛,与父相遇。时母已亡,父欲令其宦立,弗之告,仍戒以不归,至乃还辽西。幽州三辟部从事,断九狱,见称精审。太康中,以良吏赴洛,方知母亡。初,至自耻士伍,欲以宦学立名,期于荣养。既而其志不就,号愤恸哭,呕血而卒,时年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