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1 11:29

轩(拼音:xuān)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古字形从车,干声。“轩”本义指古人乘坐的一种前顶较高、后面带有帷幕、两侧有窗的坐车,大夫以上地位的人才能乘坐此车,后来也泛指车。引申为飞扬、高举。房檐如轩车上举,所以“轩”又引申指房檐,再转指殿堂前檐下的平台,还引申指槛板、楼板,也引申指敞亮的小室或廊子。

文字源流

形声字。“轩”字由“车”与“干”两部分组成,其中“”作形旁,指与车有关的;“干”作声旁表示音读。战国文字(图1-3)与小篆(图4)大致相同。隶书(图5、6)、楷书平直化。汉字简化后将繁体的“車”简化为“车”。

“轩”以“车”为形旁,可见其本义与车有关,是古代的一种供大夫以上乘坐的车子。这种车子有两个特点:一、车厢前顶较高;二、有帷幕遮蔽车厢。因轩车具有前顶较高的特点,所以词义引申,轩可指车子前高后低的状态。如《诗经·小雅·六月》:“戎马既安,如轾如轩。”这是说戎车状态良好,既可以向下俯,又可以向上仰,调动自如。从这些词义再引申,轩还可以表示更宽泛意义的“高”。如何晏《景福殿赋》:“飞櫩翼以轩翥,反宇䡾以高骧。”轩翥,表示“飞举”的状态。又如成语有“气宇轩昂”,气宇指仪表和风度,轩昂,精神饱满的样子,合而形容精神昂扬,风度不凡。

人们丰富的想象力与联想力,往往能引发并汇聚成巨大的创造力。对“高”与“敞”的追求转用于房屋建筑,轩就应运而生了。最初的轩指有窗的长廊,曹植《赠徐干》诗李善注:“轩,长廊之有窗也。”沈约《学省愁卧》诗:“愁人掩轩卧。”李善注:“轩,长廊也。”此外,长廊、长廊之窗、楼板等,也有称“轩”的。后来一般称建于高旷地段以敞朗为特点的房子叫轩。陶潜《饮酒》诗:“啸傲东轩下。”杜甫《夏夜叹》诗:“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所指都是这一类的建筑。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训释

说文解字

【卷十四】【車部】虚言切(xuān)

曲輈藩車。从車干聲。

说文解字注

“曲輈藩車也”注:謂曲輈而有藩蔽之車也。曲輈者,戴先生曰:“小車謂之輈,大車謂之轅。人所乘欲其安,故小車暢轂梁輈;大車任載而已,故短轂直轅。”艸部曰:“藩者,屏也。”服䖍注《左傳》、薛綜解《東京賦》、劉昭注《輿服志》皆云“車有藩曰軒”。皆同許説。許於藩車上,必云曲輈者,以輈穹曲而上,而後得言軒。凡軒舉之義引申於此。曲輈,所謂軒轅也。杜注《左傳》,於軒皆曰:“大夫車。”定九年曰:“犀軒,卿車。”

“从車,干聲”注:虚言切,十四部。藩,俗作轓。

广韵

虚言切,平元曉 ‖ 干聲元1部(xuān)

軒,軒車。又姓,軒轅之後,漢有諫大夫軒和。虚言切。六。

康熙字典

(xuān)《广韵》《集韵》《韵会》并虚言切,音掀。《说文》:曲輈轓车也。徐曰:载物则直輈。轩,大夫以上车。轓,两旁壁也。《左传·闵二年》:鹤有乘轩者。注:轩,大夫车。又:归夫人鱼轩。注:鱼轩,夫人车。又《定九年》:与之犀轩。注:犀轩,卿车。夫人车以鱼为饰,卿车以犀皮为饰也。

又车前高曰轩,前下曰轾。《诗·小雅》:戎车旣安,如轾如轩。注:轾,车覆而前也。轩,车却而後也。《后汉·马援传》: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後不能令人轩。注:言为人无所轻重也。

又檐宇之末曰轩。左思《魏都赋》:周轩中天。注:周轩,长廊有窗而周回者。

又殿堂前檐特起曲椽无中梁者亦曰轩。天子不御正座而御平台,曰临轩。《前汉·史丹传》:天子自临轩槛。注:轩槛,栏版也。

又轩县,乐县也。《周礼·春官·小胥》:诸侯轩县。注:轩县三面,其形曲,故又谓之曲县。

又笑貌。《后汉·方技传》:轩渠笑自若。《天禄外史》:韩王轩然仰笑。

又舞貌。《淮南子·道应训》:轩轩然迎风而舞。

又自得之貌。《唐书·孔戣传》:轩轩自得。

又与宪通。《礼·乐记》:致右宪左。注:宪读为轩,足仰也。

又黎轩,国名。《史记·大宛传》:北有奄蔡、黎轩。注:国在西海之西。

又姓。黄帝号轩辕,後因为氏。

又轩丘,复姓。梁相轩丘豹。

(xiàn)又《集韵》《韵会》并许建切,音宪。《礼·内则》:麋鹿田豕,麕皆有轩。注:切肉大如藿叶也。

(jiān)又《集韵》居言切,音鞬。人名。《前汉·功臣表》:众利侯伊卽轩。

(xiǎn)又《集韵》许偃切,音幰。车轼。

(hǎn)又《篇海》呼旱切。与䍐通。人名。郑有轩虎。

又叶许斤切,音欣。陆云《夏府君诔》:丘园靡滞,鸾骥凭轩。岂方伊类,捉发躬勤。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规范提示】“车”的第三笔横改提,笔顺改为先竖后提。

【写法】“车”“干”宽窄相当;顶部“车”高,底部“干”低。“车”,㇜(撇折)的横段在横中线。“干”,上横与“车”旁首横持平,下横写在横中线。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参考资料:汉典)

上中古音

(参考资料:汉典)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