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21 12:52
软件造价是指一套计算机软件应用程序或软件项目的建设价格,是指为完成一套应用软件或软件项目的开发到交付上线,预期或实际所需的全部费用总和。从业主(投资者)的角度来定义,软件造价是指应用软件或软件项目的建设成本,即为开发建设应用软件或软件项目预期支付或实际支付的全部费用。从软件开发方的角度,软件造价指开发完成这套应用程序或软件项目需要投入多少费用。
1. 行业难题
随着国内软件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软件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在软件研发项目预算申报、审查、招投标、项目结算等活动中,软件造价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成为了制约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阻力。科学、统一的软件造价标准成为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2. 国内外现状
美国人提出了功能点估算方法,1998年ISO公布ISO/IEC 14143国际标准,然后衍生出五个具体操作标准,分别是IFPUG、COSMIC、Mk II、NESMA、FiSMA。
在国内,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及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的支持下——
2002 年,在清华大学甲所召开了国内首次软件度量国际研讨会
2006 年,举办国内首次系统与软件度量国际高峰论坛
2013 年 10 月,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系统与软件过程分会牵头制
定的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标准《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SJ/T11463-2013)正式发布,填补了国内软件度量领域的空白
2017年7月,由北京软件造价评估技术创新联盟牵头编写,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释义》第2版(简称“释义”)正式发行。该释义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标准《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SJ/T11463-2013)进行了全面解读。
2018 年 12 月,中国软件行业协会造价分会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GB/T36964-2018),由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中(2018 年第17 号文)正式批准发布,并于 2019 年 7 月 1 日正式实施。这将有效促进我国软件和信息化服务行业的良性运转,对优化行业生态、促进行业良性竞争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将为软件产业中的相关方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
2019年6月,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软件造价评估技术创新联盟联合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的国家标准《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GB/T 36964-2018)配套读物《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释义》正式发布。该书的主要目的是支撑国家标准《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GB/T 36964-2018)的宣贯培训和落地应用。
3. 未来趋势
2016 年 12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软件市场定价与软件价值不匹配问题是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依然面临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2019 年 6 月 28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第 23 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推动软件价值评估规范,完善软件价值评估机制,引导各地积极开展软件成本度量标准的试点”。加强软件行业建设的同时,也要大力推广国家标准《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GB/T36964-2018)在各行业信息化建设和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宣贯、应用和落地实施,加强软件价值体系的完善。
2002 年 在清华大学甲所召开了国内首次软件度量国际研讨会
2003 年 IFPUG 发布 ISO 标准,邀请专家来华发表演讲
2006 年 举办国内首次系统与软件度量国际高峰论坛
2008 年 NESMA 发布 ISO 标准,邀请其十余位专家来华分享NESMA 前沿技术
2009 年 SSM Institute(系统与软件度量研究院)成立
2010 年 经工信部批准筹备软件成本度量标准工作组,《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正式立项
2013 年 行业标准《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正式发布、北京市地方标准《信息化软件项目开发费用测算规范》正式发布
2015 年 国标《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国标《智慧城市 软件服务预算管理规范》计划号下达
2016年北京软件造价评估技术创新联盟(Beijing Software Cost Evalu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lliance,缩写BSCEA)成立
2016年11月10日,第一届中国软件估算大会暨2016软件行业基准数据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2016 年 第一届中国软件成本度量大会召开
2017 年 第二届中国软件成本度量大会召开,与“国际基准数据库”签订数据互换协议
2017年10月,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主编、北京软件造价评估技术创新联盟参编的《软件成本度量标准实施指南》正式发布,本书系统地阐述了软件成本度量的理论体系、标准内容和实施要点,结合不同的场景和案例给出具体的应用,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7年11月16日,第二届中国软件估算大会在北京召开
2018 年 第三届中国软件成本度量大会召开,国家标准《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GB/T36964-2018 正式发布,国家标准《智慧城市 软件服务预算管理规范》GB/T36334-2018 正式发布
2018年9月13日,第三届中国软件估算大会在北京丽亭华苑酒店成功举办
2019 年 第四届中国软件成本度量大会召开,国家标准《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GB/T36964 正式实施
2019年10月24日,第四届中国软件估算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2019年12月5日,全国信标委成立“软件价值标准工作组”,该工作组的主要工作职责范围是负责软件资产、绩效、成本等方面的标准研制和应用推广
软件开发过程包括从立项到完成验收全过程中,所涉及到需求分析、概要设计、编码开发、测试、验收等相关过程。因此,软件开发成本就包含了这些过程中所有人力成本和非人力成本。其中,人力成本包括直接人力成本和间接人力成本;非人力成本包括非直接人力成本和非间接人力成本。
直接人力成本包括开发方项目组成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等人力资源费用。其中,项目成员包括参与该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所有开发和支持人员,如项目经理、需求分析人员、设计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部署人员、用户文档编写人员、质量保证人员和配置管理人员等。对于非全职投入该项目开发工作的人员,按照项目工作量所占其总工作量比例折算其人力资源费用。
间接人力成本指开发方服务于开发管理整体需求的非项目组人员的人力资源费用分摊。包括开发部门经理、项目管理办公室人员、工程过程组人员、产品规划人员、组织级质量保证人员、组织级配置管理人员、商务采购人员和IT支持人员等的工资、奖金和福利等的分摊。
直接非人力成本包括如下:
1. 办公费,指开发方为开发此项目而产生的行政办公费用,如办公用品、通讯、邮寄、印刷和会议等;
2. 差旅费:指开发方为开发此项目而产生的差旅费用,如交通、住宿和差旅补贴等;
3. 培训费:指开发方为开发此项目而安排的培训产生的费用;
4. 业务费:指开发方为完成此项目开发所需辅助活动产生的费用,如招待费、评审费和验收费等;
5. 采购费:即开发方为开发此项目而需要采购专用资产或服务的费用,如专用设备费、专用软件费、技术协作费和专利费等;
6. 其他: 即未在以上项目中列出但却是开发方为开发此项目所花费的费用。
间接非人力成本指开发方不为开发某个特定项目而产生,但服务于整体开发活动的非人力成本分摊。包括:开发方开发场地房租、水、电、物业,开发人员日常办公费用分摊,战略、市场宣传推广、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专利等费用分摊,以及各种开发办公设备的租赁、维修和折旧分摊等。
1、《软件造价评估机构服务能力要求》:本标准于2019年11月28日由北京软件造价评估技术创新联盟正式发布,从2019年12月28日起正式实施。本标准规定了软件造价评估机构的服务能力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软件造价评估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以及相关机构对软件造价评估机构进行服务能力评价。
2、《软件造价评估实施规程》:本标准于2019年11月15日由北京软件造价评估技术创新联盟正式发布,从2019年12月15日起正式实施。本标准规定了软件造价评估机构开展软件造价评估工作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软件造价评估机构按服务能力要求,从7个维度进行描述,包括:基本条件、财务状况、信誉状况、业绩状况、管理能力、技术能力、人员能力。
软件造价评估机构按照服务能力,一共划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即“可实施”)能力要求:软件造价评估机构应具备基本的人员、技术条件并初步建立相应管理制度,可开展基本、有效的软件造价服务;
二级(即“已管理”)能力要求:软件造价评估机构已具备相对完善的软件造价评估制度,以保证较高质量的完成软件造价服务,该级别除了对财务、经营业绩、专业人员规模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之外,在技术方面强调了统计分析工具的运用以及基准数据的积累;
三级(即“能改进”)能力要求:软件造价评估机构已具备一定的数据储备和分析能力,并不断对软件造价活动、估算方法及模型进行持续改进,以保证软件造价服务的质量和交付成果的科学性。
三个等级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基础上,即:低级别要求的能力包括在高级别要求的能力之中。
本标准适用于规范软件造价评估机构的自我管理,并为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对软件造价评估机构的评估和认定提供依据,也可作为软件造价评估委托方对软件造价评估机构进行选择和评价的依据。组织内部的软件造价评估部门及其他软件造价评估专业人员,也可参照标准开展相关工作。
3、《软件运维成本度量规范》:于2019年11月15日由北京软件造价评估技术创新联盟正式发布,从2019年12月15日起正式实施。本标准主要规定了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成本度量的方法及测算过程,适用于信息化运行维护服务各类组织度量软件运维服务成本。软件运维成本度量规范的出台,其意义在于:统一预测算算口径,明确软件运维内容,采用运维工作量法计算运维费用,使得运维费用测算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从而有效利用资金,保障相关企业和部门的信息化运维工作正常开展,确保信息化对运维的有效支撑和业务持续。
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软件造价评估的基础。
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将为软件组织的生产及运维过程管理与改进、软件项目成本造价评估、信息化工程监理和审计等场景的应用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撑。
2022年10月27日,新一年度的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软件造价评估技术创新联盟、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联合在京发布。2022年度行业基准数据库(CSBMK®-202210)中包含了来自国际国内覆盖电子政务、金融、电信、制造、能源、交通等行业的25142套高可信度数据,数据规模比2021年增加了4217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