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毗

更新时间:2024-09-12 18:35

辛毗(生卒年不详),字佐治,颍川阳翟人,祖籍陇西。三国时期曹魏大臣。

人物生平

侍奉袁氏

辛毗的祖先在东汉初年自陇西东迁颍川阳翟。

初平年间,袁绍起兵反董卓,辛毗与哥哥辛评一起投靠袁绍。曹操为司空时,曾征辟辛毗,辛毗不得应命。

袁绍在初平元年建安四年先后驱逐了韩馥,消灭了公孙瓒,占据了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但由于内部互相倾轧,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败,从此一蹶不振。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死后,他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为了争夺继承权而大打出手。当时辛毗与郭图的家属都成功脱身,唯有辛评家属被收捕。

归入曹营

建安八年(203年),袁谭被袁尚打败,困守平原郡(今山东平原县南),走投无路之际,采纳郭图的建议,派辛毗为使者,向曹操请和求救。

当时曹操南征荆州,身在西平县。辛毗见到曹操,表明袁谭请和之意,曹操大悦。几天后,曹操又决定攻打荆州,放任袁谭、袁尚相争。某日,曹操设宴款待,辛毗看到曹操的脸色,知道发现变故,就把事情告诉郭嘉,郭嘉又告诉曹操。曹操问辛毗:“袁谭可信吗?又一定能击败袁尚吗?”辛毗回答:“明公不必问信与诈,只需论其形势即可。袁氏兄弟相残,不是被他人离间的,而是他们兄弟自认为可以平定天下而导致的。如今袁谭向您求援,其势可想而知。袁尚见袁谭困顿,却不能取胜,说明袁尚气力已尽。袁氏对外进攻不利,内部谋臣不和,互相杀伐,兄弟相争,国一分为二。加上连年征战,士兵铠甲里生了虮虱,又遇上旱灾、蝗灾。饥荒临头,国库空虚,行军无粮,可谓上有天灾、下有人祸。不论智者还是愚者,都知道他们即将土崩瓦解,这是上天要灭亡袁尚啊!有句话叫:‘石城汤池带甲百万而无粟者,不能守也。’如今挥师攻打邺城,袁尚若不回军解救,就难以保全自己;若回军解救,则袁谭又紧跟其后。以明公的声威,迎击穷困疲惫的敌人,如同秋风吹落叶一般容易。上天把袁尚送给明公,明公不愿,却要攻打荆州。荆州富饶安乐,国内未有变故。仲虺曾说:‘取乱侮亡。’方今二袁不思长远之计而自相残杀,正可谓‘乱’;住在城内的人和行军在外的人都没有粮食,正可谓‘亡’。二袁朝不虑夕,百姓生活困难,这时明公不去安抚,还想等待来年。如果来年收成好,二袁又自知犯错,修身养德,就失去用兵的机会了。现在顺应袁谭的请求而给予安抚,这对明公来说极其有利。况且四方的寇贼,没有比得上河北的。河北之地平定,那么六军必定强盛,天下必然震恐。”曹操听了称善。当时曹营诸将都怀疑有诈,荀攸劝曹操答应,曹操自己也认为可行,便回师北上,到达黎阳。袁尚闻讯,从平原撤兵,回到邺城。

建安九年(204年),袁尚再次攻打袁谭,留审配镇守后方,曹操趁机攻打邺城。八月,审配的侄子审荣打开东门投降。审配在城东南角楼上望见曹军攻入,怨恨辛评、郭图败坏冀州,于是命人赶到邺城的监狱,杀了辛评全家。当时辛毗身在军中,在城门打开后进入狱中打算解救辛评家属,却发现他们已被杀害。

同日,曹操军生擒审配,即将带到帐下,辛毗等人拿着马鞭鞭打审配的头,骂道:“奴才,你今日死定了!”审配回头说:“狗辈,就是你们害得冀州被破,我恨不得杀你!况且你今日难道能决定我的生死么?”曹操本无意处死审配,但审配不愿屈服,辛毗等人又号哭不断,曹操才下令斩杀审配。

邺城平定后,曹操表辛毗为议郎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进爵为魏王。当时,在立谁为魏王太子这个问题上,曹操一度犹豫不决。曹丕以年长得立,曹植以才高得宠,文武大臣又各有所向。次年,曹丕被立为魏王太子,得意忘形,搂着辛毗的脖子说:“辛先生你知道我有多高兴吗?”辛毗告诉女儿辛宪英,辛宪英由此认为魏国运不昌。

曹操令都护曹洪进军下辩,命辛毗与曹休参曹洪军事,又下令说:“昔日高祖贪财好色,而张良、陈平纠正他的过失。现在佐治和文烈身上的担子不轻啊。”回军后,辛毗担任丞相长史。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故,太子曹丕继位为魏王。当时孙权表面归附魏国,曹丕打算派侍中辛毗、尚书桓阶前往东吴,与孙权进行盟誓,并请他把儿子送来,但孙权辞让不受。之后,侍中辛毗与桓阶等人上书曹丕,劝他代汉称帝。曹丕早有此意,不久就威逼汉献帝退位。曹丕建立曹魏,辛毗也因此被赐爵关内侯,继续任侍中之职。

当时朝廷商议修改正朔问题。辛毗认为:“曹魏遵循舜、禹禅让的传统,顺天应民。至于商汤、周武,以战伐得天下,才决定改正朔。孔子说:‘用夏朝的历法。’《左氏传》说:‘夏历合乎正统的天数。’何必要向相反方向修改呢?”曹丕听从了辛毗的意见。

辛毗为人直率,屡次进谏曹丕。有一次,他随曹丕打猎射雉鸡,曹丕说:“射雉乐哉!”辛毗却说:“于陛下甚乐,而群下甚苦。”曹丕不作声,以后亦减少打猎了。

随军伐吴

黄初三年(222年),曹丕命上军大将军曹真出兵伐吴,以辛毗为军师,进攻东吴的军事重镇江陵。江陵久攻不下,后因长江涨水,魏军才撤军北归。这时,辛毗被封为广平亭侯,仍任侍中之职。

后来,曹丕准备御驾亲征,出师伐吴,辛毗劝道:“吴楚之人,险僻难驭。以道德取胜,他们自然臣服;如果道德衰败,他们自会叛离。这种情况并不始自今日,古人就把他们视为心腹大患。而今陛下拥有天下,那些对您不敬的人,能长久么?从前南越尉佗称帝,公孙述号称天子,结果时间不长,要么臣服,要么被杀。为什么呢?正是因为违背大道,所以不会长久保全。而拥有大德,则无人不心悦诚服的。方今天下刚刚有所平定,土地空旷,人口稀少。即便决定好庙算之策,到出兵时还是要心怀忧虑,而今庙算之策都没做好,臣实在不见其利。先帝多次率领精兵南下,但只是打到江边就返回。而今,军队并没有比过去增多,但还要效仿过去一样出师,是不易取胜的。现在的上策应当是,依照范蠡的办法,休养生息,让百姓安居乐业;依照管仲的成法,治理国事;再效法赵充国的屯田方法,申明孔子的安抚远方的政策。如果这样,十来年以后,现在的强壮之人,那时仍年轻力壮,儿童也已长大,到时人都可以参战,百万居民,都深明大义,官兵都竭力为国奋战。到时用兵,则无往不胜了。”曹丕说:“按照你的意思,我还要把敌人交给子孙解决?”辛毗回答:“过去周文王把商纣交给武王来对付,正是深知时势。如果时势不利,可以容忍一时。”曹丕不从,依然领兵伐吴,结果望江兴叹,无功而返。

刚亮公直

黄初七年(226年),魏文帝曹丕病故,曹叡继位。辛毗进封为颍乡侯。当时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深得魏明帝宠信,他们专断朝政,朝中大臣纷纷投靠。辛毗却不肯趋炎附势,凡事秉公而断,从不假以词色。他的儿子辛敞担心辛毗遭到谗言陷害,便对辛毗说:“如今刘、孙用事,众人巴结唯恐不及。大人还是稍稍有所屈尊,和光同尘,要不然他们一定该诽谤您了。”辛毗严肃地说:“当今皇帝虽然说不上聪明,可也不是个昏庸顽劣之辈。我立身行道,自有自己的标准。就算是我与刘、孙二人不和,顶多不让我做三公而已,还能有什么危害!哪有大丈夫为了三公的头衔而摧毁自己的气节呢?”冗从仆射毕轨上表说:“尚书仆射王思是个很勤奋精明的旧臣,但是他的亮节计谋比不上辛毗,应让辛毗取代王思的职位。”曹叡为此事询问刘放、孙资。二人说:“陛下任用王思,就是因为看中了他的实干精神,不看中虚名。辛毗确实有高风亮节,但性情刚直专断,陛下应慎重考虑。”结果曹叡没有起用辛毗为尚书仆射,而是出任卫尉。

曹叡大修宫殿,百姓劳苦。辛毗上疏劝谏道:“我听说诸葛亮讲武治军,孙权到辽东买马,似乎要扩充实力。‘备豫不虞’,是古来就称道的善政。而今大兴土木,加之连年粮食歉收。《诗经·大雅》说:‘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愿陛下以国家为重。”曹叡说:“东吴、西蜀还未消灭,这里则大兴土木,正可以给那些邀取名誉而敢于直谏的人提供机会。帝王的首都,应当让老百姓分担责任,共同修筑,省得后世再劳民伤财。这是萧何为汉朝国都规划的基本策略,而今你是大魏重臣,应当理解这点。”曹叡又想削平芒山,在上面建造高台楼观,站在那里可以望见孟津。辛毗上谏说:“天地有其本来的面貌,该高的让它高,该低的让它低,而今反其道而行之,既不符合天理,又劳民伤财,民众苦不堪言。再说,如果大河泛滥,洪水为害,丘陵都夷为平川,还怎么防御它呢?”曹叡这才罢手。

持节止战

青龙二年(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大举伐魏,曹叡命大将军司马懿率军抵抗。两军对垒,司马懿以逸待劳,诸葛亮屡次挑战他都置之不理。后来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女人穿的衣服,以此来刺激他出营作战。魏军众将都以此为耻,要求出战。司马懿上书要求出战,被曹叡拒绝。曹叡唯恐众将不听调度,就派辛毗为大将军军师,持节赶赴魏军大营,遏制诸将行动。将领们都因辛毗素以刚正、执法严明而不敢轻言战事。司马懿屡次请求出兵,都被辛毗严辞拒绝。蜀将姜维对诸葛亮说:“辛佐治仗节而到,敌人不会再出战了。”诸葛亮说:“司马懿本就没有战心,他坚持请战,是为了向部下示武。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如果他认为能够打败我,怎会千里请战呢!”

两军在五丈原对峙三个多月,诸葛亮操劳成疾,病逝军中。魏军班师回朝后,辛毗归任卫尉。辛毗去世后,明帝赠他谥号为肃侯。

多年后,辛毗配享魏文帝庙。

轶事典故

辛陈杜赵

辛毗与同郡陈群杜袭赵俨并知名,号曰“辛、陈、杜、赵”。

辛毗引裾

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想从冀州迁徙士家十万户到洛阳。当时连年干旱,蝗灾肆虐,中原大地发生了严重的饥荒。群臣都认为在饥荒之年不宜这样做,魏文帝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担任侍中的辛毗坚决反对,再次劝谏,想让魏文帝收回成命。魏文帝十分生气地对辛毗说:“我不想和你谈论此事。”辛毗从容地说:“陛下既然不认为臣不肖,让臣随侍左右。密室之议,朝堂之论,为臣都应该切问应对,拾遗补阙,陛下怎么能不同臣下商议?何况臣所谈论的并非个人私事,事关社稷安危,臣不能不说。”魏文帝无言以对,站起来要回后宫,辛毗拉住他的衣襟不放,魏文帝用力夺回衣服,悻悻回宫。过了一会儿,他火气稍消,又出来责问辛毗:“佐治,你为什么要苦苦地同我作对呢?”辛毗诚恳地说:“在这种饥荒年月,强行把他们迁徙到河南,没有粮食来救济他们,这样会使他们心怀怨恨,失去人心,因此我不得不力争陛下收回成命!”最后魏文帝下令,迁五万户,这不能不说是辛毗力争的结果,虽如此,仍是巨大的人民迁徙,给迁徙人民带来极大的困难。隋代的杨契丹就画有《辛毗引裾图》,唐代文学家——李翰在收集古今各类的典故而编纂《蒙求》时,也因此而特意收录了“辛毗引裾”的这一典故。

历史评价

毕轨:“尚书仆射王思精勤旧吏,忠亮计略不如辛毗。辛毗宜代思。”

刘放、孙资:“辛毗实亮宜,然性刚而专。”

陈寿:“辛毗、杨阜,刚亮公直,正谏匪躬,亚乎汲黯之高风焉。”

何尚之:“清道而动,帝王成则,古今深诫,安不忘危。若值汲黯、辛毗,必将犯颜切谏,但臣等碌碌,每存顺默耳。”

唐德宗李适:“闻诸辛毗,牵裾魏后,则有禽息,竭忠碎首,勉思献替,以平可否。勿谓无伤,自微而彰;勿谓何害,积小成大。”

王夫之:“迨于子桓之世,贾诩、辛毗、刘晔、孙资皆坐照千里之外,而持之也定。”

人际关系

兄长:辛评,曾任韩馥袁绍部下,后跟随袁谭

女儿:辛宪英,素以智著称,旧时曾有歌将辛宪英的智、曹娥的孝、木兰的贞、曹令女的节、苏若兰的才和孟姜的烈并称,皆谓之出类拔萃。

女婿:羊耽,太常卿,太傅羊祜的叔父;

儿子:辛敞,河内太守、卫尉

外孙:羊琇中护军、散骑常侍、甘露亭侯。

外孙女:羊姬,一代经学大家。

相关争议

《魏略》记载,张郃死后,曹叡为之痛惜,临朝叹道:“蜀地未平而张郃身死,之后该怎么办呢!”司空陈群说:“张郃确实是国家依赖的良将。”辛毗心中认为张郃虽然可惜,但他已经死了,不应该在内削弱主上的意志,而示外以不大,于是对陈群说:“陈公,你这是什么话!建安之末时,天下不可一日没有武皇帝。委国祚之后,文皇帝接受天命,黄初之世时,又说不可没有文皇帝。等到文皇帝委弃天下,而陛下龙兴。如今国家缺少的,岂是一个张郃呢?”陈群说:“也确实如辛毗所言。”曹叡笑道:“陈公可以说是善变啊。”

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认为:“拟人必于其伦,取譬宜引其类,故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毗欲弘广主意,当举若张辽之畴,安有于一将之死而可以祖宗为譬哉?非所宜言,莫过于兹,进违其类,退似谄佞,佐治刚正之体,不宜有此。魏略既已难信,习氏又从而载之,窃谓斯人受诬不少。”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辛毗与正史略有不同。小说中辛毗是辛评之弟,初为平原令,辅佐袁谭。袁谭、袁尚交战之际,郭图推荐辛毗为使,赴曹营求和。辛毗也趁机建议曹操讨伐二袁。曹操围困邺城时,令辛毗用枪挑袁尚印绶衣服,招安城内之人。审配大怒,将辛毗家屋老小八十余口,就于城上斩之,将头掷下。审荣与辛毗关系要好,于是主动打开城门。审配被擒后,辛毗力劝曹操将他处死。魏明帝曹叡时,辛毗担任卫尉。司马懿上表请战之时,辛毗料定司马懿不愿出战,上表只是想遏止诸将之心。曹叡于是令辛毗持节至渭北寨传谕,令勿出战。

影视形象

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由马兴跃(《群雄逐鹿》)、秦宝林(《南征北战》)分别饰演辛毗;

1999年电视剧《曹操》:扮演者不详;

2002年电视剧《洛神》:李龙基饰演辛毗;

2012年电视剧《曹操》:扮演者不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