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8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禧,字斯道,法名道衍,号逃虚老人,又称独庵老人、懒阁翁。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元末明初政治家、高僧、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

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

姚广孝是长洲人,家族世代行医。1348年(至正八年),年仅十四岁的姚广孝剃度出家,法名道衍。后来,姚广孝拜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

1375年(洪武八年),朱元璋诏令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姚广孝以通儒僧人的身份被明太祖召入京师,但却没被授为僧官,只获赐僧衣。1380年,经僧录司右觉义来复、右善世宗泐推荐,入天界寺,谋一僧职。

随侍燕王

1382年(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明太祖挑选高僧随侍诸王,诵经祈福。当时,道衍得到僧录司左善世宗泐的举荐,并与燕王朱棣相谈甚欢,便要求随朱棣前往北平。姚广孝到北平后,任庆寿寺住持,时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驾崩,建文帝继位,并实行削藩之策。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继获罪,被废除藩国。姚广孝密劝朱棣起兵,朱棣道:“百姓都支持朝廷,怎么办?”姚广孝答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后来,姚广孝向朱棣推荐相士袁珙、卜者金忠,使朱棣逐渐下定决心。朱棣暗中拉拢军官,勾结部队,并招募勇士。而姚广孝则在燕王府后苑训练兵马,还修建厚墙环绕的地穴,打造军器,用饲养的鹅鸭来掩盖声音。

靖难建功

1399年(建文元年)六月,燕王府护卫百户倪谅告发朱棣谋反,朝廷下令逮捕燕王府官属。都指挥张信暗中向朱棣报信,朱棣便决定立即起兵,并以诛杀齐泰黄子澄为名,号称奉天靖难。姚广孝则辅佐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

同年十月,朱棣袭取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南军主帅李景隆趁机围攻北平。姚广孝指挥将士守卫城池,击退南军的进攻,又在夜间将士兵用绳子吊出城外,与朱棣的援军内外夹攻,大破南军。李景隆、平安相继败退。

1400年(建文二年),朱棣围困济南三个月,难以破城。姚广孝让人传信给朱棣,道:“将士已经疲惫了,还是班师吧。”朱棣于是退回北平。后来,燕军又在东昌(今山东聊城)战败,大将张玉战死,朱棣再次退军。

当时,朱棣本打算稍作休整,但在姚广孝的极力劝谏下,继续进军,击败盛庸,攻破西水寨。后来,姚广孝对朱棣道:“不要去攻打城池,应迅速直取京师。京师兵力单薄,一定能攻克。”朱棣采纳他的建议,在淝水灵璧连败南军,并渡江进入京师。

辅佐朝政

1402年(建文四年),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姚广孝被任命为僧录司左善世。成祖即帝位后,授道衍为僧录司左善世。

1404年(永乐二年),姚广孝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复姓为姚,赐名广孝。明成祖每次与姚广孝交谈,都称他为少师,而不直呼其名。

后来,明成祖命姚广孝蓄发还俗,被姚广孝拒绝。明成祖又赐他府邸、宫女,姚广孝仍不接受,只是居住在寺庙中,上朝时便穿上朝服,退朝后仍换回僧衣。他到苏湖赈灾时,前往长洲,将获赐的黄金全部分发给宗族乡人。

此后,明成祖往来于南京、北京之间,并几次征伐蒙古,姚广孝都留在南京,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1407年(永乐五年),姚广孝又奉命教导皇长孙朱瞻基

病逝

1418年(永乐十六年),姚广孝病重,不能上朝,居住在庆寿寺中。成祖数次前去探视,赐金唾壶,并问他有什么要求。姚广孝说道:“僧人溥洽被关在牢里已经很久了,希望能赦免他。”溥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当初,成祖进入南京,有人说建文帝装成僧人逃走了,溥洽知道这件事,有人则说建文帝藏在溥洽家里。皇上便以他事为由禁锢溥洽,而命给事中胡濙等到处寻找建文帝的下落,一直都找不到,溥洽被下狱已有十余年。直到这时,成祖答应了姚广孝的请求,马上下令将他放出来。姚广孝叩首拜谢。

不久,姚广孝病逝,终年八十四岁。成祖废朝二日,以僧人的礼制安葬姚广孝,追赠他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赐谥恭靖,赐葬于房山县东北,还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铭,并授给其养子姚继尚宝少卿的官职。

永乐二十二年,对姚广孝极为尊重的朱棣在北征途中死于榆木川,太子朱高炽继位,是为仁宗。姚广孝曾在“靖难之役”中辅佐为世子的朱高炽坚守北平,后来又实任太子少师之职,辅佐太子朱高炽留守南京监国,朱高炽对姚广孝也是满怀崇敬之情的。朱高炽继位为帝后,再次对姚广孝给予表彰。洪熙元年三月二十日为姚广孝去世七周年纪念日,朱高炽亲自撰写祭文,遣其嗣子姚继致祭,盛赞姚广孝有功于朝,于皇帝朱棣“相与合德协谋,定大难,成大功”,又说“朕皇考太宗文皇帝以大圣之德顺天应人,再安社稷,弘靖海宇,茂建太平,亦皆赖卿等同心同力,以辅成大业”,于是援“古今通规”,“生则同其富贵,殁则陪其祀享”,复加赠姚广孝“少师散官勋爵,谥号悉如旧”,并特命将姚广孝配享明太宗庙庭。配享庙庭,应是姚广孝作为朱棣谋臣的最大荣誉。通观明太祖,太宗开国两朝配享太庙名单中,十六位功勋自中山王徐达以下,皆为出生入死的武臣。以文臣位列功臣配享之次者,仅有姚广孝一人。由此可见姚广孝在明初的特殊地位。

轶事典故

形如病虎

姚广孝早年曾游览嵩山寺,相士袁珙对他道:“你是个奇特的僧人!眼眶是三角形,如同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杀戮,是刘秉忠一样的人!”姚广孝大喜。

赋诗怀古

洪武年间,明太祖诏令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道衍受赐僧服而归。途经丹徒北固山,赋诗缅怀古贤,以抒志向。诗道:“谯橹年来战血干,烟花犹自半凋残。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萧梁帝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同行的僧人宗泐听后,道:“这岂是佛家弟子说的话!”姚广孝笑而不语。

妙解落瓦

成祖起兵之时,突有暴风雨来临,将王府的檐瓦吹落在地。风吹落瓦在当时被视为不祥之兆,因此成祖不禁变色。姚广孝道:“这是吉兆啊!自古飞龙在天,必有风雨相从。王府的青瓦堕地,这预示着殿下要用上皇帝的黄瓦了。”

和尚误矣

姚广孝晚年著有《道余录》,诋毁以往的儒者,知道这本书的人都开始轻视他。姚广孝到苏湖赈灾时,曾到长洲见姐姐,姐姐却闭门不见,便又拜访故友王宾。王宾也不肯相见,只是让人传话道:“和尚误矣,和尚误矣。”姚广孝再去见姐姐,却又遭到责骂,不禁惘然。

人物评价

个人作品

姚广孝曾作为监修官,主持重修《明太祖实录》,又与解缙等人纂修《永乐大典》。

姚广孝年少好学,擅长作诗。他与王宾高启、杨孟载是好友。宋濂苏伯衡也都推举他。

姚广孝的著作主要有《逃虚子诗集》十卷,续集及补遗各一卷,《逃虚类稿》五卷、《道余录》《净土简要录》《佛法不可灭论》及《诸上善人咏》各一卷。

史籍记载

明史·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

墓葬纪念

姚广孝墓塔位于北京房山区常乐寺村北,建于明代永乐年间,为八角九级密檐式砖塔,高约33米。塔前立有明成祖朱棣“敕建姚广孝神道碑”一座,碑立于宣德元年(1426年),高4米,宽1.1米,厚0.33米。

须弥座塔基束腰部分雕寿字纹和花卉,四正面雕假门,四侧面雕假窗。正面门楣之上嵌方石一块,其上楷书:“太子少师赠荣国恭靖公姚广孝之塔”。塔身往上是九层叠涩檐,各角均悬铜铃,风吹作响,声音悠扬。墓塔整体结构匀称,塔身上的花卉图案别致,且雕刻精细。整个塔身轮廓清秀而挺拔,充分体现出明代塔的建筑风格。

2013年3月,姚广孝墓塔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影视形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