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05 11:55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原邯郸大学)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首批优质校建设立项单位、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
1983年6月,学校前身“邯郸职业大学”建立。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83年6月,当时名为“邯郸职业大学”,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专科院校。
1984年11月更名为“邯郸大学”,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为本校题写校名。
1985年9月,迁至邯郸市渚河路东头,即今渚河路141号。该址为1985年确定的学校校址。
1987年,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发展服务计划联系中心(简称APEID联系中心),成为全国15个APEID联系中心成员中唯一的一所职业大学。
1991年9月,邯郸市广播电视大学与邯郸大学合并,主要办学地址在渚河路141号。
1993年7月,邯郸市广播电视大学与邯郸大学分开并迁往他处;邯郸大学与原邯郸市委党校合并组成新的邯郸大学。
1997年,根据国家关于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指示精神,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按照河北省教育委员会统一要求,更名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1998年,学院被推举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华北分会会长单位。
2002年,学院被教育部和财政部确定为首批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
2003年,学院在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2007年,学院被确定为省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
2008年,成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就业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
2010年,被教育部和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
2013年,通过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验收,同年蝉联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单位。
2016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立项单位。
2022年3月,入选河北省第二批鲲鹏产业学院院校名单。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设有13个系,开设高职专业34个。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有教师620名,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194人;专业课教师中新获批双师素质的教师182人;有省三三三人才12名。学院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2门,省级精品课10门,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2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获批河北省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立项7项。
2021年,学校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项,近三年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项500余项。《政校企榫卯合作双循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被省教育厅推荐参评国家教学成果奖。
截至2020年6月,学校有邯郸市技术研究中心3个。
据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老师发表各类论文100余篇,完成科研项目30余个。
据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50余万册,报刊600种,数据库10余个。
据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大唐移动共建了投资200余万元TD-LTE重点实验室;与河北银隆新能源汽车签署了协议,筹建银隆新能源二级学院;与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联合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共建邯郸知识产权学院;与新兴能源装备公司、长城汽车集团等500强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每年培养输送学生700余人;与阳光集团、美食林集团等企业联办冠名班;与东软集团大连睿创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建设、创业教育在线学习平台建设。
释义:学校校徽为蓝底圆形标识,上部为白色字体的学校中文名称,下部为白色字体的学校英文名称,内圆为月牙及金鱼图形。
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博学笃志 志笃力行:学识通达、见识广博,才可立志、立德,而学识与见识的短浅,就会令人缺乏明确的志向,而志向的不明朗,就缺乏真正有力度的实行。现代社会是信息冲击的时代,很多时候人们在价值观的冲击中人云亦云,或随波追流而不思明辨,或左摇右摆而不抱定决心。所学不真、所学不实;所问不清、所思不明,才会导致所行有偏、所为不定。而“学问思辨”是长期的功夫,遑论王侯将相率土而征战、号令命天下,仍深知“学无涯”的道理。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却往往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而迷失、而任由思绪漂泊。故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行为之始,而终究将行为落地的,是“身体力行”。子曰“力行近乎仁”把正确的理论、智慧的学问切实落到实处、用于实践,并且无论社会洪流如何起伏、人心思变如何动荡, 都坚定不移地把正道去推行、去践行、去受惠于人,这才是有仁有义的做法,这才是博学笃行的完整。“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正是这个道理。
学问思辨 身体力行:所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并不只是单向前进的顺序,而是一种反向促进、循环递进的过程:一者,“学问思辨”而后“笃行”,这正是将所思所学付诸实践的过程。二者,“笃行”而后“学问思辨”,这正是实践之后反思、学习、进步、提高的过程。此二者,正是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知行合一、学用相长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