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师范学院

更新时间:2024-08-07 16:10

郑州师范学院( Zhe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坐落于黄河之滨,嵩山之麓的河南省省会郑州, 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历史沿革

近代溯源

1927年,郑县初级中学附设师资训练班。

1930年2月,师资训练班改办为郑县师范讲习所,地址为书院街火神庙,作为师范学校单独办学。

1933年7月,郑县师范讲习所改校名为郑县县立初级师范学校。

1934年,郑县县立初级师范学校改名为郑县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

1939年,日机空袭郑州,郑县县立简易乡村师范迁城郊三官庙。

1944年4月,郑州沦陷,学校暂停课;11月,复校于城内文庙。

1948年底,郑县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改名为郑州市立初级师范学校,迁至张家门。

1942年,河南第一行政区联立师范学校于密县创建。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从密县迁至郑州。

1938年,豫陇中学创立于甘肃省天水市。

1939年4月,改名为“国立第十中学”,校设立高中、初中、小学三部。

1943年,国立第十中学增设师范部。

1946年,国立第十中学迁至河南省新乡县更名为河南省中正中学。

1947年4月,河南省中正中学师范部迁至郑州西北郊薛岗村。

1901年,年由李时灿、王锡彤在卫辉府城创建经正书院,为全省第一所改良书院。

1906年,改建为经正师范学堂。

1916年,改称为河南省河北道师范。

1917年,改称为省立第五师范学校。

1930年,改名为省立汲县师范学校。

抗日战争期间为躲避战乱,曾迁校于禹县;抗战结束后,迁回原址。

1947年,省立汲县师范学校暂迁至郑州海滩寺。

三校并立

1949年9月,郑州市立临时师范学校(1948年,河南第一行政区联立师范学校、省立中正中学师范部、省立汲县师范学校合并,地址为海滩寺)与郑州市立初级师范学校合并,成立河南省立郑州师范学校,设高级中等师范和初级师范两部。校址始在张家门,后迁至菜市街、机器窑。

1952年,学校逐渐迁入文化区新校址。

1953年2月,学校改名为河南省郑州师范学校。当年,郑县撤销,郑县短师班并入郑州师范学校。河南省荥阳高级师范学校也于当年并入该校。

1954年,学校改为完全普通中等师范学校。3个幼师班并入当年成立的河南省郑州幼儿师范学校。

1956年,河南省郑州师范学校迁至杜岭街原郑州市第四初级中学校址。

1957年7月,河南省郑州师范学校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学校。

1958年春,整风运动开始。9月,全市城区中等以上学校停课,师生投入大炼钢铁热潮。

1959年下半年,郑州市教育系统开展了“反右倾”运动,对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进一步产生冲击。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郑州师范学校6年没有招生。

1968年8月,学校迁至文化区原郑州幼儿师范学校校址。

1978年3月,农业路幼儿园划归郑州师范学校,作为师范学校的附属幼儿园。

1978年12月28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同意恢复和增设一批普通高等学校的通知》(〔78〕教计字第1427号),批准在郑州师范学校大专班基础上建立郑州师范专科学校。

1981年7月11日国家教育部印发《关于增设天津理工学院等二十六所高等学校的通知》(〔81〕教计事字第157号),批准筹建河南经济学院。

1982年5月10日河南省教育厅向省政府行文《关于经济学院筹建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意见》(豫高教字〔1982〕109号),决定河南经济学院在郑州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筹建。同年7月1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对经济学院筹建工作中几个问题的批复》(豫政文〔1982〕127号),“同意郑州师专从今年起停止招生,待现有学生毕业后即行撤销,校产和图书资料、教学仪器等转交给经济学院”

1979年1月,郊区“五·七”师范学校(1974年成立)改名为郑州师范郊区分校。

1980年3月,河南省教育厅同意郑州师范校址迁至郑州师范郊区分校。

1981年,郑州师范学校由郑州市直接管理。

1982年,郑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将郑州师范郊区分校改建为郑州师范学校。

1985年,河南省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筹建,河南省教委豫教师字(1989)58号文批复,同意建立河南省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河南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和郑州师范学校是一个机构,两个牌子。

1949年,郑州专区在荥阳西关筹建了郑州专区师资轮训队。

1950年冬,师训队迁至县城西北十华里许的成皋县东史村小学北院。

1951年9月,在师资轮训队的基础上,利用原成皋中学旧址,成立“河南省荥阳高级师范学校”。

1953年秋,郑州专署将成皋、荥阳、巩县、密县、登封、郑县、中牟7县的初级师范合并,集中到成皋县东史村,利用“河南省荥阳高级师范学校”校址成立“河南省成皋初级师范学校”,直属郑州专署文教科领导。

1954年,“河南省成皋初级师范学校”停止招生,校址交荥阳县使用。荥阳县在暑假后调荥阳中学、马固完中初中三年级各2个班到师范学习,成立“荥阳县第五初级中学”。

1956年,在“荥阳县第五初级中学”的基础上成立“河南省荥阳师范学校”。

1960年,“河南省荥阳师范学校”下放给荥阳县领导,学校更名为“荥阳县师范学校”。

1963年10月,把开封一师(开封师专)的全体教师和教学设备全部迁到荥阳东史村,与荥阳师范合并,恢复“河南省荥阳师范学校”。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生成立了红卫兵战斗队等组织,开展了大串连,停课“闹革命”。

1968年7月,荥阳师范学校迁中牟,与中牟农校、开封师范合并,改名“五七”专科学校。

1971年,“五七”专科学校解体。荥阳师范、开封师范迁至开封老府门,改称开封地区师范学校。

1984年,开封地区师范学校升格为开封师专。

1975年,郑州市教育局决定在东史村原师范旧址开办“郑州师范荥阳分校”。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后,恢复组建河南省荥阳师范学校。

1980年3月,河南省教育厅下文同意荥阳县师范改为郑州师范荥阳分校。

1984年4月,河南省教育厅通知荥阳师范改名为“郑州市荥阳师范学校”,直属郑州市教育局领导。

1985年,经郑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荥阳县政府同意在县城东建立新校址,于1989年暑假全部搬入新校。

1994年3月,经河南省教育委员会教师字(1994)90号文件批复,“郑州市荥阳师范学校”更名为“郑州第二师范学校”。

1958年,郑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创办。

1959年暑假,郑州师范学校和荥阳师范学校的函授部并入郑州教师进修学校。

1960年6月,郑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在郑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基础上建立,校址郑州市盐店后街。

1962年12月,逢国家为平衡国民经济负担而对全国高校、中专等学校进行大规模压缩调整,学校停办。

1978年5月,经市革委(1978)29号文件批准,郑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在南阳路原郑州市第四十二中校址恢复筹建。

1980年12月,经河南省政府予政(80)223号文件批准,河南省郑州教师进修学院正式恢复建立。

1983年3月,河南省郑州教师进修学院全部迁入陇海西路校址。

1985年5月,经郑州市政府郑政(85)128号文件批准,河南省郑州市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郑州教育学院

合并办学

2001年,郑州第二师范学校并入郑州教育学院

2002年3月,教育部教发函[2002]53号文件批准在郑州教育学院与郑州师范学校合并基础上建立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8年1月,市政府第98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以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主体申报设置郑州文理学院。

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郑州师范学院在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成立。

2012年9月2日,郑州师范学院清华园校区挂牌。

2023年11月10日上午,郑州师范学院第三附属小学揭牌仪式在荥阳市举行。

2024年1月31日上午,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揭牌仪式在惠济区举行。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设立21个二级学院和1个教学部,开设51个本科专业、17个专科专业。

学科建设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设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了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

师资力量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98人;具有博硕士学位的教师110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教学名师等27人。郑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共通过9人:其中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地方级领军人才4人、地方突出贡献人才4人。

教学建设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拥有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1项,教育部卓越教师培训计划改革项目1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0个,省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1个,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0门,省级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7门,省高等学校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优秀课程2门。

学校是国家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和中西部项目承担者、河南省新课改培训者和小学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河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援疆项目培训基地、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河南总执行机构。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2项,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立项6项,承担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4项、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133项,获得省教学改革成果奖9项、省教师教育成果奖19项。

国际合作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与美、英、加、俄、印等9个国家的20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大学、韩国Hanbit精神康复医院三所机构共建行为与认知科学国际联合实验室,并被认定为郑州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加拿大皇家学院等3所高校成立汉语言文化交流中心,承担了郑州市与巴西若茵维莱市教育交流项目。每年选派教师赴海外进修学习,组织多批次考察团到境外交流访问。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成立了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研究院(天中智库)、河南省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研究院、心理学(行为与认知科学)国际联合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工程研究中心、软件科学研究中心、教育与心理科学研究中心、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8个校级科研机构,建设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省级创新平台(基地)2个,省级外籍科学家工作室1个。

研究成果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项。

截至2022 年底,学校各级各类项目立项145项,国家级课题3项,分别是:赵明宇博士的《多铁性 iMXene 材料新型磁电耦合机制理论研究》课题、史金磊博士的《“单原子催化剂”催化活性描述符的机器学习研究》课题、张玮博士的《峨眉髭蟾雌性的配偶选择策略及其进化机制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教育部青年项目1 项,省级项目38项,地厅级项目102项。

学术资源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89万余册、电子图书260.7万余种、中外文数据库57个。

郑州师范教育》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郑州师范学院主办,面向社会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发师范教育各学科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刊物主要栏目有马克思主义学习与研究、哲学研究、经济管理、文学艺术、高等教育研究、学前教育研究、特殊教育研究、语言文字研究、文学艺术、中原文化、学科与教学论、生物技术、基础数学、物理学研究等。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徽志为圆形。徽志中心由黄河水变形的郑州师院首字母(ZZSY)及建校年份“1949”组成。中间环形上方为校名英文全称“Zhengzhou NormalUniversity”,下方为郭沫若题写的校名。

徽志的图形之寓意一有黄河之水之意,郑州地处中原,又是河南的省会,位于黄河之畔,黄河水养育着郑州这片沃土,因此又称为“母亲之河”。坐落于河南省郑州市的郑州师范学院如“母亲河”般孕育着莘莘学子们,培养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同时借黄河之水奔腾之意,象征着郑州师范学院腾飞正当时,风劲好扬帆的发展。黄河水变形为郑州“zz”的首字母和院的首字母“y”,复形亦有师“s”的变形,即有“ZZSY”的首字母之意。标志中心白色圆形与主图形亦有天与地之意,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理念。

徽志中心白色图形与主图形亦有天与地之意,也有中原思想文化传达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庸尚和的生活哲学,隐含着“日新”的变革进取精神。此标志基本图形为圆形,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具有生生不息、绵延不息、循环往复的宇宙精神和生命特征。

徽章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工为红底白字,学生为白底红字。

文化精神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其包含了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引“格物致知”期望广大师生要努力追求真理、获取真知、脚踏实地、学以致用。

明德尚善: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就是彰显德行,先完善内在德智的修养,然后推己及人;“尚”为推崇、崇尚之意,“尚善”即为崇尚良好的道德。引“明德尚善”二字,意在期望广大师生修身养性,彰显自己心中美好的德性,并为此日日省察于己,敦品励行,自新其德,达到内心清明高尚的境界,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贯彻落实。

“格物致知、明德尚善”是学院对广大师生在求知和道德方面提出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师生在追求学问的道路上潜心问道,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屈不挠;另一方面要求师生在研究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学院育人目标的实现。

厚德博学:“厚德”,出自《易经·坤卦》,原文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大地广袤舒展,气势厚实和顺,所以能承载万物。“厚德”即广厚之德,犹如“大德”,宽厚仁爱的心性与品德,故能载生万物。与此相对应,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博学”,最早出自《论语·子张》,原文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意思是广博学习并且坚持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多思考当前的事情,非博大无以至精深。引“厚德博学”,意在期望广大师生能够将做人做事结合起来,树立良好的做人的德行标准,忠诚于自己的信仰,信以立世,厚己德以厚社会之德;要继承和丰富优秀的知识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博己学以博社会之学。

弘毅创新:“弘毅”,出自《论语·泰伯》,原文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思是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强。弘毅即宽宏坚毅,百折不挠。“创新”,乃合意词,由“创”与“新”组合而成,“创”,在《汉书·叙传下》中解释是“创,始造也。”“新”,在《辞海》中解释是“初次出现,改旧更新”之意。“创新”,意在除旧布新,破旧立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有新的发现和发明。创新不仅仅是对旧事物的改革和增删,也包含着对事物功能上的重新定位及新的价值追求。“弘毅创新”,意在要求师生不仅能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断磨砺自己的毅力,意志坚强,心理素质过硬,能够经得起各种苦难和挫折的考验;亦要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立异求新,锐意创新,不断前进。从学院的发展理念来讲,就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育人目标紧扣时代主题,发展理念与时代同呼吸,管理方法与教育形势同脉搏,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同步伐。

“厚德博学 弘毅创新”意指学院广大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形成良好的风气和氛围:既要有接人待物的宽厚仁爱之心,又要有面对困难时百折不挠、意志坚强的精神;既要有广泛学习的兴趣,又要有冲破束缚、敢于创新的勇气。

严谨治学: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基本要求。《烂柯经》有云:“博弈之道,贵乎严谨”。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严谨治学,严格要求,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遵循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不懈探求科学真谛,严肃谨慎,以实事求是、科学严肃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为人师表:出自《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师表为榜样、表率的意思。不论是在知识储备、语言表达还是在德行人品方面,各位教师都应该以更高的标准来自我要求,方可“为人师表”。

“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是教师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准则,也是教师教学态度的基本表现。教师只有用自己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才能真正实现“以理服人、以德育人”的教学目标。

励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中有言:“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励志,就是树立志向,并为了实现这一志向激励自己刻苦努力,唤醒自己内在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并自始至终坚持不懈。只有这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斗志才是一个人成长的方向,也是成功的前提,更是一个人获得自信、赢得尊严的最佳途径。

慎行:出自《礼记·缁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谨言慎行”一词便出于此处,即君子必须对自己的行为极度负责,一言一行莫不合乎规矩。所以,谨慎做事,踏实做事,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态度做事才能成千里之行,才能竣九层之台,才能把事情做到出色,做到极致。

乐学:源自《论语·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在鼓励学生要善学乐学,乐中启智,以学为乐,寓学于乐。学生学习要培养兴趣,只有把学习当做一种乐趣、追求和责任,才能在学习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所以要倡导学生学而不厌,培养浓厚学习兴趣;教育学生志存高远,为做大事、成大器储备知识,练就才能;培养学生个体旺盛的求知欲及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

善思:源自《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只有善于思考才能不墨守成规,不受以往知识的限制,不至于陷入无尽迷惘。思考是人全神贯注的表现,只有善于思考,才能获得智慧,活跃思想。在学习中也要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积极思考,做到“举一隅而反三隅”。当学习、工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善于反思亦可以让人迸发智慧的火花,将挫折化为进步的阶梯,将困难变作成功的基石,化腐朽为神奇,成大业于坎坷。

“励志、慎行、乐学、善思”是学校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出的道德品质要求和求学之路上的精神状态要求。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郑州师范学院占地面积1001亩,建筑面积58.78万余平方米,有两个校区。

东校区

东校区位于惠济区北大学城英才街16号。

西校区

西校区位于惠济区北大学城英才街6号。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郑州师范学院坐落于黄河之滨,嵩山之麓的河南省省会郑州。

校友情况

学校荣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