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须静

更新时间:2023-08-30 21:12

郭须静(1890——1933),字厚庵,笔名天问,城郊乡郭湾村人。李大钊受聘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郭须静即应邀前往充当李大钊的助手,为把北大图书馆办成宣传新文化的阵地做出了贡献。

人物生平

自幼就学于村塾。1904年入唐县县立小学堂读书,约于1907年入河南省法政学堂。1909年考取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与李大钊结为好友。

革命事迹

1910年共同参加要求清政府实行宪政的罢课运动,1911年又一起参加河北革命党人发动的辛亥革命。1913年孙中山反对袁世凯窃国,发动“二次革命”。郭须静投笔从戎,立即到江南参加黄兴讨袁军事行动。冬,李大钊东渡日本前写下了《南天动乱,适将去国,忆天问军中》的诗作,以“连天烽火独思君”的诗句表达二人的深厚情意。袁世凯称帝,他与李大钊一起积极参加反袁斗争,组织、推动反袁事宜,并烛其奸宄,屡屡于报端发表反袁文章,招来袁氏势力忌恨,险遭杀害。避难于河北昌黎,才得幸免于祸。1917年12月李大钊受聘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郭须静即应邀前往充当李大钊的助手,为把北大图书馆办成宣传新文化的阵地做出了贡献。

他密切注视“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发生与发展,与在开封的冯友兰、徐旭生等保持联系,积极为河南《心声》杂志撰稿,翻译一些外文著述。

出国留学经历

他目睹国家现实,认为“政象紊乱,社会贫枯,皆由生产落后所致,遂萌研习实业之志”,决心走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道路。7月,郭须静考取河南省公费留法学生资格。12月到巴黎,选攻农学,希图振兴中国农业。

不久,款资中断,郭须静只好休学,以农圃劳动自养。多方搜读园艺学等书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互为印证。后进凡尔赛园艺学校,以勤工俭学,苦读精研,坚持到1923年毕业。为中国引入西方近代园艺科学的奠基者之一。

归国之后

1924年学成归国,回到河南。在开封主持河南省农业专门学校(校址繁塔寺),负责筹建开封龙亭中山公园。同时执教于中州大学农学院,参与组织制定河南省农事实验场发展计划。同时他还兼任汝南园艺学校教师。

1927年5月,冯玉祥主豫,大办社会教育机构。7月,郭须静受河南省教育厅委托,筹建河南省博物馆(今河南省博物院)。

1928年初,郭须静辞去在河南的各种职务,受上海劳动大学聘请,担任该校农学院院长。1928年秋,他到南京担任中央大学农学院园艺教授、园艺系主任。1930年秋任南京特别市公园管理处主任,规划建设五洲公园(今玄武湖公园)、莫愁湖公园等。

1932年,郭须静任国民政府实业部林垦署技正。1933年夏经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备委员会主任于右任聘请,任园艺场筹备员,负责勘定校址,筹划场地,具体实施“西农”筹建工作。他常常忍饥挨饿,不顾艰难困苦,日夜兼程,加紧进行筹建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终因劳累过度,于9月27日突患脑溢血症,猝然病逝于武功县城。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的一生是追求进步的一生,是为祖国农学园艺学教育而献身的一生。

社会评价

于右任、邵力子等主持郭须静的后事安排,将其遗体葬于武功县张家岗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业大学前身)西侧头道原上,以纪念他对筹建“西农”的贡献。其葬地则成为“西农”公墓。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