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14 09:53
酃(líng)县,春秋战国时为庞邑,为楚南重镇、中国最古老的郡县之一,是钟武侯国、湘东王国、湘州、湘东郡行政中心。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治所在今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为衡阳市城建发源地之一,西汉时为钟武侯国都城,东汉末年至隋朝为湘东郡治,辖今衡阳市区、衡南县、衡东县、攸县、安仁县、茶陵县、炎陵县、株洲县南部、永兴县东北部一带。
酃(líng)县,春秋战国时为庞邑,为楚南重镇、中国最古老的郡县之一,是钟武侯国、湘东王国、湘州、湘东郡行政中心。西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置,为衡阳市城建发源地之一,治所在今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辖今衡阳市区、衡南县、衡东县、攸县、安仁县、茶陵县、炎陵县、株洲县南部一带,西汉时为钟武侯国都城,东汉末年至隋朝为湘东郡治。至东晋末并入县治在衡阳市湘江西岸的临蒸县。
酃县县城位于衡阳市珠晖区和平乡湖东村(原为酃湖乡湖东村),地处衡阳市耒水河畔,西依苗圃、六绪诸山,北临耒水,南望酃湖,东、南面为一望无际的耒水冲积平原。城址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平方公里,四周围以黄土夯筑的城墙,城外设护城河。酃湖地区系冲积平原,地势较低,每到雨季,低洼的地方积水形成了多口内湖,非常壮观。酃,从“雨”从多“口”从“邑”,故名“酃县”。酃县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民居彼,人资以给酿酒,甚醇美,谓之酃酒。
《水经注》云:“(耒水)又北过酃县东,县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民居,彼人资以给酿,酒甚醇美,谓之酃酒,岁常贡之。湖边尚有酃县故治,西北去临承县十五里”。清同治《衡阳县志》亦载:“汉高祖五年置酃县,其县治设于此”。这些记述都勾画出了酃县故城历史及周边环境。
酃县,公元前202年设立。三国时期,以湘江为界,东属吴国,西归蜀国。蜀国在衡阳市湘江西岸蒸水入湘处(今草桥旁)置临蒸县,吴国酃县依旧,并于酃县设湘东郡,取湘水以东之意。晋代统一三国,于公元395年把酃县并入临蒸县,湘东郡也随之西迁临蒸县。酃县存世600年。到了隋代,统一废郡改州,湘东郡与衡阳郡合并,改称衡州,县称衡阳。1991年5月,酃县故城遗址列为衡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列为湖南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自南宋起沿用七百余年之“酃县”,为“衡州茶乡之尾”,至宋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始析茶陵之康乐、霞阳、常平三乡设酃县,先后隶属于衡州、衡州路、衡州府、衡阳道、衡阳市,至1994年又因“邑有圣陵”炎帝陵而更名为炎陵县。酃县与炎陵县历来隶属于衡阳,在上古时代同为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重要活动地区,在春秋时称“宠”(即“宠”)或“庞”(见谭其骧《中国古代地图》、《史记·越世家》等)。《说文》曰:“宠 ,尊居也,从门龙声。”从字形结构和《说文》的解释看,“宠”、“庞”和“酃”,都是神灵之域,被称为雷电之神的居地,亦即龙的居地。而结合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生平来看,炎帝是因龙感应而生,故又称神龙氏,实则是龙图腾的化身。正因为此,他活动过的这一地区被称为“宠”、“庞”和“酃”是很有道理的。炎帝神农氏的崩葬之地“茶乡之尾”,与汉代之“酃县”同为炎帝神农氏重要活动地区,在南宋建县时故借用被称为“龙的居地”的古“酃县”之名。
据衡阳考证的最早的城池为在耒水与酃湖之间那片酃湖町上屹立了六百多年的酃县古城。
酃县,一座与酃湖手足情深的古城,因其所在地濒临耒水流域那片一望无际的冲击平原,所以,这一带又叫酃湖町。早在旧石器和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了人类。春秋时期,酃湖町就成了古越人的水上乐园。酃湖一带就已经有了一座部落城池、地方治所。
文献史料考证,越族是生活在长江以南的一个古老的民族。最早来到酃湖町的古越人,是被某个部落追赶驱逐而从长江逆流而上经洞庭入湘江的一支南越蛮流。
庞邑位于现在的衡阳市区东部。春秋时期,楚、秦、晋等诸侯国为了加强对兼并得来的地域和灭亡小国的控制,便开始在自己的辖地设县。楚国最早,于楚文王元年(前689)就开始设县了,强大程度仅次于秦国,一边四处拓展自己的疆域,一边对新掠夺霸占而来的区域设置新县,实施强权统治,并重点对具有战略意义的交通要冲实施县制管理。庞邑之所在,其地理位置更是得天独厚,其南扼南粤之地,北通楚都要道。尽管杂处衡阳湘南地区的越人秉承了先祖蚩尤、三苗剽悍不羁的尚武族性,对楚人入侵衡阳湘南领地曾进行过长时期的殊死抵抗,可终因楚国的过于强大而寡不敌众,只有无奈地成为楚国的臣民。
楚人进入湘南之后,庞邑就成了楚国重要的粮食产地,《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越王无彊时,兴师伐齐。齐威王派使者游说越王放弃讨伐齐国而专攻楚国。齐国使者对越王说:“复雠、庞、长沙,楚之粟也;竟泽陵,楚之材也。越窥兵通无假之关,此四邑者不上贡事于郢矣。”这段话的意思是,雠、庞、长沙三邑为楚国重要的粮食产地和出产木材的重要基地,只要越国控制了无假之关,这些地方就再也不能为楚国提供粮食和木材等物资了,而这些丰富的物产也就属于越国了。
齐国使者游说越王无彊攻打楚国是公元前334年以前。庞邑至少在楚威王六年(前334)以前就是楚国的县治了。“庞”,即庞县。庞县不仅是楚国设立在湘南地区的县治,更是楚国在其南部建立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军事要塞。
原来相对落后的农耕文明,由于庞县的设置、楚国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播,这片湘南沃土的生产和经济也相对有了更好的改善和推进,从而也为日趋繁荣的商贸活动奠定了更好的物质基础。尤其是濒临湘江最大支流的耒水,更成了庞县在当时以水路为主的总要交通航道。以至于当时的庞县,每天的商贸活动都异常的繁忙,导致楚国不得不在庞县设立税关,配置专门的官员负责稽核、征收过往商贾的商税。一个由农耕文化滋养壮大的地域,最终过度为衡阳湘南耒水之滨、酃湖波涛中的商贸重镇。
楚怀王的弟弟、时任楚国大司马的鄂君,不仅掌管着楚国的军政和军赋,还是一个财大气粗的“官商”。他出去从事商贸活动,总是要随身携带着他的哥哥、楚怀王赐给他“鄂君启节”。这“鄂君启节”是一块专供鄂君进行商贸活动时使用的免税符节,用青铜铸就,有舟节、车节之分,上面都刻着错金铭文,载着进入汉水、长江、湘、资、沅、澧等水系及这些水系沿途所设的关卡地名。比如经湘水则是“入耒,庚鄙”。“入耒”即进入耒水;“庚”则是经过的意思,“鄙”就是酃湖一带的庞县辖地,也就是后来的汉高祖刘邦在衡阳江东酃湖町所设的酃县所辖之地。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刘邦置酃县,县治设楚国庞县故地,借助庞县昔日的灵气,从“人杰地灵”中取一个与“灵’字谐音的县名,加上所选的地方通过画师画下来正好像一个篆体”酃“字,于是将县名定为酃县。
三国吴太平三年(258),会稽王孙亮在长沙郡东部为湘东郡,西部为衡阳郡。湘东郡治地在衡阳酃湖町,郡治设在酃县县城。酃县,既是县治之所,又为郡地之都,郡、县治所同城。
吴国在衡阳设湘东郡的同时,又析酃县、烝阳县地置临烝县,并将治所设在现在的衡阳城西的湘江西岸。这样的历史变迁,使处于湘江东和湘江西岸的两座县城在发展中的优劣很快就有了分晓。在古代,水路就是当时从事商贸运输最重要的路径,而酃县却就独占了这种交通优势。然而,酃县的优势在某个特定环境下又成了一大缺陷。由于酃县处于耒水流域的酃湖町冲击平原地带,只要发大水,就会受到洪水的冲击,而当时的防洪水利设施落后,所以,只要连日下雨,必遭洪灾危害。加上当时的战乱,除了水,就别无天险可倚,只要外敌入侵,城池必破无疑。而湘江西岸的临蒸县却成了天然的后来者居上,它不仅凌驾于蒸水、耒水、洣水之间,而且南北驿道也穿城而过,水路和陆路都四通八达,而且还被四周的群山环抱,易守而又难攻。因此最终一个晚酃县几百年意外”降生“的小城一点一点地长大,最终长成了中南地区重要城市衡阳。
正因为“酃”字的这一特殊含义,衡阳流传着很多与“龙”密切相关的地名传说。其中最富神话色彩的一个传说就是龙王井的故事——
相传远古时代,有一次山洪暴发,到处是一片汪洋,县南九十余里的龙潭,有九条龙乘着山洪水势向北游来,其中一条小龙,因迷恋县城一带的风光,在这里逗留了一些时光。当它寻找同伴打算离开的时候,又被峻峭的笔架峰挡住了去路。山洪慢慢退去,小龙无法藏身,它只得施展神力,穿地而入,到衡阳的酃湖而出,再游入湘江找到它的伙伴同归东海。从此,小龙的入地之处就成了一口泉眼,被称为酃泉或醽醁泉,俗称“龙王井”。这也是龙王井之水与衡阳酃湖之水相通的由来。酃泉之水冬暖夏凉,清甜可口,用泉水酿出来的酒醇香纯和,回味绵长,被称为“醽醁”,曾被当成贡品朝奉宫廷。清人李朝事曾以诗歌咏古酃县八景之“醽醁泉香”,诗曰:“醽醁泉源寄市城,澄清不受物嚣樱。金望仙露欣同质,玉涧芳流可并声。受福已知占井汲,濡膏靡尽羡渊泓。个中不减湘兰味,肯教时人识米精。”
古城遗址简介
衡阳酃县古城遗址,为衡阳市和湖南省存续时间最长的一处古城址、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衡阳市郊酃湖乡酃湖町,西汉置酃县。1952年,省文物工作普查队在酃湖之旁(今衡阳市珠晖区和平乡湖东村境内),发掘酃县故城遗址。城址呈长方形,南、北、西三面尚存原土城墙痕迹,周长约1800米。残高约4米。城址东面为老茶亭,南为胡家台,西靠排渍站,北频耒水,面积20万平方米。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衡阳为酃县,县治设于此。《水经注》称:“耒水北过酃县,县有酃湖……湖边尚有酃县故治”。城址内有陶片,汉代铜瓦板瓦,陶器有盆、壶、罐、钵,另有铁剑、铜渣等。1956年,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5月,列为衡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酃县遗址西面、北面残存高低不一的城垣和低洼的护城河;城墙的夯土层中,夹有绳纹板瓦、筒瓦和印纹硬陶残片;存有筒瓦、板瓦、瓦当、和盆、罐、壶、钵等陶器残片;城西的象山上,几乎等距离地突兀着三座小山峦,似埃及尼罗河畔的金字塔一样,站在山峦上便可俯瞰整个城池;城址东面的耒水河岸边现留下一大缺口,为当时东城外的一座码头,起着县邑商业与军事物资的吞吐功能。
酃县故城遗址的保护范围:以遗址外缘为起点,四向各至10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100米处,保护范围为22万平方米。酃县故城是衡阳市区发现最早的一座古城址,它拉开了衡阳建城的序幕,是衡阳城市之根,是衡阳城市之魂,对于研究衡阳市的演变史和发展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2017年5月至7月,衡阳市文物局酃县故城遗址文物调查勘探队,对遗址范围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
湖东寺遗址位于衡阳市珠晖区和平乡湖东村,酃县故城遗址东北。据考古专家介绍,关于湖东寺的历史,文献记载中只有寥寥数笔。据载,湖东寺始建于唐,兴旺于元明,曾有九进十一横的规模。元末明初,该寺曾两度毁于战火,并两度修复。至清顺治时,寺内尚有殿宇四进,僧房30间。如今,和平乡湖东小学院内留有石柱十根、石刻楹联两副,其一联云“式是南邦,已向熊湘留揭去;惟兹东土,曾从雁寺渡江来”。
为确定这座千年古寺湖东寺的位置,勘探队在酃县故城东面进行了大面积的调查勘探,重点就是自湖东小学以东临近耒水的区域。湖东小学空地的东面现存有一座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的湖东寺,青砖黑瓦。专家分析认为,今之湖东寺与古时之湖东寺应有若干联系,唐代的湖东寺可能离此不远。此后的勘探中,在附近发现有少量青砖和唐代黄釉瓷残片,上模印花纹。根据以上调查勘探信息,推测唐代湖东寺的位置约在湖东小学和英发学校附近。
酃县故城遗址保护的历史沿革
(1)1952年湖南省文物普查时发现酃县故城遗址,在遗址内采集有大量的汉代筒瓦、板瓦、瓦当和盆、罐、壶、钵、豆等陶器残片,以及铜“五铢”钱、铜渣、铁剑等。
(2)1959年酃县故城遗址被衡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1991年5月酃县故城遗址重新被衡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4)2011年1月酃县故城遗址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为以遗址外缘为起点,四向各至10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为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100米处。
酃县故城遗址的文物构成
根据衡阳市区的文物调查和考古发掘资料,酃县故城遗址应由酃县故城城址本体和与城址相关的墓群共同组成。
①城址区。据最初的文物调查资料记载,酃县故城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9万平方米,四周围以黄土夯筑的城墙,城外设护城河。遗址东面、西面及北面仍保存有城垣(残高1—4米),西面和南面保存有护城河(宽约25米)。然据现今的考古发现,酃县故城城址应由大城、小城组成,早期所发现的城址仅为小城,为酃县城址遗址的一部分。
②墓葬区。据考古调查、发掘资料,与酃县城址相关的墓群主要分布在城址周边,有西面的苗圃、六绪墓群,西南面的五马归槽、凤凰山、玄碧塘、公行山墓群,东南面的天子坟,东北面的蒋家山、茅坪、茶山坳墓群。其年代最早为春秋晚至战国早期,最晚的是茶山坳墓群、为三国、两晋至南朝,主要墓葬时代是战国、西汉、东汉。
酃县故城遗址的历史与文物价值
酃县故城始建于西汉高祖五年,辖今衡阳市区、衡南县、衡东县、攸县、安仁县、茶陵县、炎陵县、株洲县南部一带。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改国号新。地皇四年(23年),长沙国后裔钟武侯刘望举兵讨伐王莽,自称皇帝,兵败身亡后葬于和平乡蒋家山。墓葬封土成椭圆形,长13米,宽11米,高6米,当地俗称天子坟,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汉末年以湘江为界,湖南东属孙权、西归刘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衡阳为孙吴管辖。吴太平二年(257年)孙亮析长沙郡西部都尉辖地置衡阳郡,郡治湘南县(今衡阳市衡阳县);析长沙郡东南置湘东郡,郡治酃县。
西晋太康年间,湘东郡下辖七县:酃、茶陵、临烝、利阳、阴山、新平、新宁,郡治酃县。永嘉元年(307年),于湘东郡设湘州。
东晋咸和三年(328年),撤湘州,湘东郡改属荆州。孝武帝太元二十年(395年),省酃、利阳、新平三县,湘东郡移治临蒸县。
根据史料记载,酃县故城自西汉初年设立一直沿用到东晋太元二十年,是衡阳市和湖南省境内存续时间最长的一处古城址。酃县故城拉开了衡阳市建城的序幕。
本次调查勘探结果显示,酃县故城遗址由大城和小城组成。大城范围为北临耒水,西近二环东路,南至衡州大道,东傍湖东小学。小城位于大城内西北,现存夯土城墙和护城河。
酃县故城面貌
1、大城
①形状和四至。大城大体近长方形,长约1050米、宽约950米,大城破坏较严重,仅能从外围护城河判断出城址轮廓。
大城西面护城河保存完好,为南北向直线分布,北段宽约31米,南段宽约20-22米;西护城河内侧(东面)有部分城墙夯土留存,宽度约17米。南面护城河为多个窄条状小塘断续相连,部分地段已被人工填平,为东西走向略外弧,宽约20-30米,深约1.4-1.8米。东面护城河已全部毁平,地表看不出任何遗迹,且部分区域有房屋等现代建筑。经勘探,东面护城河为南北走向略外弧,宽约30-40米,深约1.2-1.8米;护城河内侧(西面)见有黄灰色城墙夯土,宽度约17米,残深约0.2-0.3米。大城北面临耒水,为天然屏障。
总之,大城的护城河分布为西面非常清晰,保存较好;南面为断续分布,基本可连出位置;东面则根据勘探结果可勾画出轮廓。
②文化层堆积。大城内破坏严重,仅东面偏北区域有文化层留存,见有战国、两汉时期陶片。其它区域多未见文化层,或为湖相冲积层,或为表土下直接进入黄色纯净土层。
2、小城
①形状和四至。小城位于大城内西北,与大城共用西面的护城河。小城平面为长方形,长约350米,宽约250米,设有城墙和护城河。现小城西北、南面、东面有部分城墙留存,西面、南面护城河清晰。
小城西面有护城河,为南北走向直线分布,宽约31米,深约2.6米;内侧见有城墙夯土,宽约13-15米。小城南面有护城河,基本为东西向直线分布,宽约32米;内侧见有城墙夯土,宽约12米。小城东南处城墙和护城河略呈弧形,护城河宽28-32米,城墙宽约12米。小城东侧城墙清楚,为南北走向分布,宽约15-17米;其外护城河(东面)因当地建混凝土搅拌站被破坏,但参照早期地图大致可复原其位置。小城北面紧临耒水,本次勘探时该处未发现有城墙夯土。结合小城西北城墙位置和走向,我们认为北面城墙被耒水冲刷严重,估计原有北城墙约在今耒水河岸北面约5-10米位置。
②小城内文化层堆积。小城内文化层堆积丰富,分布特点为东边丰厚、西边略薄。在小城东南角的水塘处发现有较多板瓦、筒瓦,其附近文化层较厚,钻探时亦多发现陶片。小城东北面文化层厚度不一,据钻探数据,部分区域仅有30-40厘米,深的地方可达1.7米,一般厚度为70厘米。综合以上勘探结果,大致推测小城东南有较重要的建筑遗址,可能为官署、衙署区域;东北面文化层深浅不一,或说明有较重要的遗迹分布。
③城门。根据本次勘探结果,我们估计小城内可能设有三个城门。小城西面护城河清晰,没有明显被打断的地方,暂时假设无城门。小城北面偏东处有一处明显的南北向缺口,可与耒水相通。经勘探,缺口残长约70,宽约20-25,深约1.8米,其内多为淤土,估计这里原是一处水门。小城东面居中处有一段土质异常,非常紧实,内夹杂有砖石、陶片等,估计为人工夯筑或踩踏形成,该段残长约25米、宽约20米。小城南面偏西处现有一处路面打断贯通的护城河,外通大城,路面宽约20米。现该段路面已水泥硬化,无法勘探确认。但从整个城址的布局来看,小城南面应设有一处城门与大城相通。
3、勘探采集的标本
大城采集标本以泥质陶为主,陶片较厚。其中最多的为灰陶和黑陶,另有少量红褐陶和灰白陶。灰陶多饰麻布纹,红褐陶上见有较细叶脉纹装饰,部分陶片上有细方格纹,器型可辨有陶罐等。时代约为战国、西汉、东汉时期。小城采集标本以灰陶、黑陶、灰褐陶为主,有少量红陶。纹饰有戳印纹、绳纹、斜方格纹等。所见器型有黑陶豆柄、红褐夹砂陶鼎足、灰白夹砂陶壶残片、泥质黑陶罐口沿、灰褐陶盘口壶残片等。时代为春秋战国、西汉、东汉至两晋时期。
4、结论
1、从调查勘探所收集的信息分析,小城为当时人群主要活动和建筑区域,可能春秋战国和两汉时期的官署等重要建筑都在小城内。小城的南面和东面应设有城门与大城相通。
2、大城也具备一定的防御性质或功能,但主要是依靠护城河和低矮的城墙。只是在大城的东面偏北区域发现有古人活动遗存,大城南面性质不明,可能有古人活动遗迹。
3、春秋战国、两汉时期大城应是当时人群的主要活动区域,始建年代可能为春秋战国。到三国两晋时期城址范围可能急剧缩小,古人主要在小城内活动,并对城墙和护城河重新加工,形成现在所见的规模或轮廓。
4、酃县故城城址的使用从春秋战国一直沿用到东晋太元二十年,之后迁于湘江西岸的临蒸县,此后城址功能减弱,可能是耒水或酃湖泛滥的原因而逐渐荒废。
公园简介
酃县是衡阳的源头,为衡阳市第一家遗址公园。酃县古城遗址位于衡阳市珠晖区和平乡湖东村、新华村,项目以古汉代遗址文化主题公园为依托,以建设4A级景区为目标,恢复性再现酃县古城面貌和人文景观,配套建设高端地产商业综合体。依托耒水天然回水湾,打造一个集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休闲基地。
发展动态
2017年2月16日,中冶天工南方公司副总经理刘念率考察团实地考察了东风街道农田里片区棚户区改造、酃县古遗址公园建设和茶山坳美丽乡村等项目建设。
2017年5月16日,衡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廖健率衡阳市规划、国土、旅游、文广新局等部门负责人到珠晖区调研酃县古城遗址公园项目。
宋嘉定四年(即公元1211年),酃县另置。关于置县的原因,同治酃县志的《事纪》说:“嘉定中郴州黑风洞寇罗世传及其党李元砺作乱,率众数万,连破诸县。衡州及下辖郴、桂一带多盗薮,李新复起为乱,荆湖安抚使曹彦约督诸军讨平之。四年,以诸洞辽远,难于控制,请析茶陵之康乐、霞阳、常平三乡为酃,隶于衡”。这段描述对酃县置县有个简单的介绍,尽管文字表述遮遮掩掩,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率众数万”、“连破诸县”等词语的表述看出,这是一个很大的事件,这个事件,就是黑风峒瑶民的起义。
关于黑风峒起义,民间留下许多传说故事,史书和地方志均有记载。《宋史》中的宁帝传、蛮夷传、曹彦约传等章节里多次提到这次起义:
“是月(嘉定元年二月),郴州黑风洞寇罗世传作乱,招降之”;
“是月(嘉定二年十一月),郴州黑风洞寇李元砺作乱,率数万,连破吉、郴诸县,诏遣荆、鄂、江、池四州军讨之”;
“是月(嘉定三年六月),池州副都统许俊、江洲副都统刘元鼎与李元砺战于江西,皆不利;曹彦约又与贼战,亦为所败,贼势愈炽”;
“是月(嘉定三年十一月)迫赣州、南安军,诏以重赏募人讨之”;
“(嘉定三年十二月)丙寅,湖南贼罗世传缚李元砺以降,峒寇悉平”;
“(嘉定四年)二月乙卯,李元砺赴诛。壬戌,罗世传补官,寻复叛”;
“(嘉定四年)夏四月丙午,赐黑风洞名曰效忠”。
这些林林总总的信息大致勾勒了罗世传、李元砺起义的过程。
衡州荆湖安抚使曹彦约使出一条毒计,他利用起义军首领罗世传与李元砺的矛盾,从中离间,并许以罗世传高官厚禄,李元砺被架空。此时,起义军的得力干将李新在酃县战死,另一员战将李孟一在广东乐昌被偷袭,也溃不成军。眼看时机已到,罗世传伙同官军埋伏于李元砺营中,活捉了李元砺和他的妻子,连同被灌得醉汹汹二十八个将领,一同“执解宋军”,次年春在吉安处死。起义军因群龙无首,顿时土崩瓦解。这一场长达三年之久,横贯湘、粤、赣三省的瑶民大起义终告失败。
曹彦约身为荆湖安抚使,在平定黑风峒瑶民起义后,并没有满足既定的战功,他想到瑶民居住地山高皇帝远,一旦起事,州县衙门都蒙在鼓里。要实现长治久安,还得加强对这些边远地区的控制。于是,曹彦约向皇上提起奏折,将茶陵军、桂阳县各析分为二邑,置酃县和桂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