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5 11:43
清初时期,为黔西州西城里设治地,设塘地和川盐运输线的食宿地。
民国三年(1914年),为黔西县东二区设治地。
民国十六年(1927年),置重新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重新改乡镇。
民国三十年(1941年),镇改乡。
1953年5月,分置重新、文风、新华、龙塘、新龙5乡。
1955年,新龙、文风、新华3乡并入重新乡。
1958年9月,重新乡改公社。
1984年5月,公社改重新镇。
1991年7月,龙塘、石坪2乡并入重新镇。
2011年末,重新镇辖18个行政村:平桥、金华、龙塘、龙虎、桥边、石牛、木山、冒砂、八角、朱家寨、小坡、蜂岩、荆州、头堰、碗厂沟、伏龙、杨家湾、三重堰,下设20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重新镇辖4个社区、1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三重堰社区。
重新镇地处黔西市东北部,东隔乌箐河与金沙县接壤,南与中坪镇、中建乡毗邻,西连定新彝族苗族乡,北接大方县,行政区域面积138.67平方千米。
重新镇境内地势高低起伏较大,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250米,山区面积占82.5%,山间平坝区面积占17.5%。
重新镇多年平均气温13.8℃,年平均降水量1080毫米。无霜期年平均264天。
重新镇境内河道属乌江水系,东北边有乌箐河,西南边有渭河。
重新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倒春寒、伏旱等。
重新镇有耕地面积4.01万亩,其中旱地3.35万亩,水田6654亩。
2011年末,重新镇总人口36937人。另有流动人口6734人。总人口中,男性19971人,占54.06%;女性16966人,占45.94%;14岁以下7790人,占21.09%;15—64岁26126人,占70.73%;65岁以上3021人,占8.1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1213人,占84.5%;有满、苗、彝、白等少数民族5724人,占15.5%。2011年,人口出生率7.28‰,人口死亡率3.81‰,人口自然增长率3.4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68人。
截至2018年末,重新镇户籍人口为40641人。
2011年,重新镇财政总收入1600万元,比上年增长33.3%。农民人均纯收入3677元。
2018年,重新镇有工业企业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3个。
2011年,重新镇生产粮食1.48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烤烟、油菜。2011年,烤烟种植面积1.78万亩,收购烟叶4486万担;油菜籽产量1526吨。
重新镇形成以轻加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2011年,重新镇有矿泉水加工厂1家,砂石加工厂5家,烟叶加工厂1家。
2011年,重新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700万元,比上年增长8.25%。
2011年末,重新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9603万元,比上年增长28.43%;各项贷款余额7032万元,比上年增长18.68%。
2011年末,重新镇有幼儿园1所,在校生283人,专任教师5人;小学16所,在校生3208人,专任教师11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382人,专任教师7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末,重新镇有文化站1个,各类图书室19个,藏书8万多册;文艺宣传队2个。2011年末,数字电视广播服务站1处,18个村(社区)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
2011年末,重新镇有学校体育场地18处,社区体育广场1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0%。
2011年末,重新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个;病床80张。专业卫生人员50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8人,注册护士5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下)完成诊疗3.5万人次。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5%。
2011年,重新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3户,人数30人,支出6.32万元,比上年增长173%,月人均175.6元,比上年增长54.7%;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115人次,支出10.58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51户,人数2113人,支出183.90万元,比上年增长32.8%,月人均72.5元,比上年增长2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5.66万元,比上年增长15%。敬老院1家,床位5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50人。
2011年末,重新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5千米,投递点18个,乡村通邮率8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8000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1400笔。电信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723户,比上年增加76户;移动电话用户7813户,比上年增加253户;宽带接入用户354户。
重新镇境内有720县道经过。
重新镇原名三重堰,因境内三道堰坎联接而得名。清初成乡场,并设过铺。民国十六年(1927年)建镇时,取革文鼎新之意命名“重新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