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05 21:13
金顶齿突蟾(学名:Scutiger chintingensis)是角蟾科、齿突蟾属两栖动物。体扁平而窄长,头长、宽几乎相等;吻端钝圆,略突出于下唇,吻棱显著;颊部向外倾斜;鼻孔略近眼;瞳孔纵置;无鼓膜;上颌齿较发达,齿长而密集;无犁骨齿;舌大,后端微具缺刻;内鼻孔及咽鼓管孔小。趾间有蹼,背疣长而显著,无鼓膜。雄蟾胸、腋部有两对黑刺团,上臂及前臂内侧均有黑刺。
成体:雄蟾体长42-50毫米,雌蟾体长48-53毫米。体扁平而窄长,头长、宽几乎相等吻端钝圆,略突出于下唇,吻棱显著颊部向外倾斜鼻孔略近眼瞳孔纵置无鼓膜上颌齿较发达,齿长而密集无犁骨齿舌大,后端微具缺刻内鼻孔及咽鼓管孔小。前肢长而较粗,前臂及手长为体长之半指端球状指侧无缘膜,第一、第二指等长,显著短于第四指关节下瘤及内、外掌突均较明显。后肢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鼓膜部位,左、右跟部不相遇趾端球状第一、第二趾外侧蹼达趾末端,第三、第五趾内侧蹼约为趾长之半,第四趾蹼仅为其长的1/3,以窄缘膜达趾端无关节下瘤,蹠部厚而光滑内踉突卵圆形,无外踉突。
皮肤较粗糙颞褶厚,肩部上方或体中部有一对略呈弧形的长腺褶背部后半有排列不规则的长短腺褶和小刺疣(保存不好的标本,疣上黑刺已脱落)胫背面及跗蹠部外缘皮肤较厚。腹面光滑四肢腹面有小疣及分散的黑刺有股后腺。雄性胸、腋部有两对黑刺团。生活时背面及体侧为棕红色,背部杂以金黄色及橄榄棕色的细点头部有一个深棕色的倒置三角形斑沿长腺褶有深色斑自吻端开始向两侧沿吻棱达颞褶有较宽的深色线纹眼前下方有一小块深色纹达颌缘体侧及腿的前后方杂以灰蓝色细点。瞳孔周围为金黄色环,眼球上半杂以金黄色,下半深橄榄棕色。整个腹面有灰棕色的细麻斑和金黄色及银灰色细点。液浸标本棕褐色,深色斑纹均可见到腹面深浅相间的麻斑显著。
第二性征:雄蟾体较小后肢前伸胫跗关节达鼓膜部位,趾蹼较发达胸腺较腋腺略大,均有细黑刺,上臂及前臂内侧和第一、第二指上有细黑刺,第三指黑刺略少繁殖季节后黑刺脱落无声囊,无雄性线。雌蟾胫跗关节仅达肩部,趾蹼逊于雄性。
卵:圆形,卵径3.5毫米左右,动物极灰褐色,植物乳白色。
蝌蚪:体小而扁,第31期蝌蚪头体长13.5毫米,尾长为21.7毫米左右,尾长约为头体长的161%。尾鳍略高,尾末端钝圆鼻孔略近吻端,其周围有一个乳突,眼位头背侧肛孔大,斜开于尾基右侧。口位于吻端下方,唇宽,上唇正中无乳突,下唇中央无缺刻,唇周乳突上有黑色素唇齿行短,齿弱唇齿式为Ⅰ∶3+3/2+2∶Ⅰ,亦有Ⅰ∶2+2/2+2∶Ⅰ者,角质颌强口腔下部第一对舌前乳突为单指状。
金顶齿突蟾外形与宁陕齿突蟾(Scutiger ningshanensis)相近似,但宁陕齿突蟾吻端具有一块近似长方形的蓝色斑块,头部两眼间有一近方形的暗色斑纹伸达枕部。背部皮肤较光滑,有4行断续排列的纵行肤褶;肛两侧有一对银白色的隆起。舌末端几乎无缺刻。
金顶齿突蟾生活于海拔2500-3050米的山区顶部小溪及其附近。成蟾营陆栖生活,白天栖于岸上土穴、泥洞、植物根部等潮湿环境中,夜间出外发出“咯、咯”的呜叫声。蝌蚪栖于小溪水凼或缓流处石下,数量较少。
分布于中国四川(峨眉、洪雅、汶川)。
5月底至6月是金顶齿突蟾的繁殖季节,配对时雄蟾前肢抱握在雌蟾的胯部,卵产在石块底面,卵群呈团状或环状,每只雌蟾产卵130-164粒。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濒危(EN)。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中国特有种。该蟾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其种群数量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