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镠铁券

更新时间:2024-09-11 14:11

钱镠铁券,唐朝铁券,中国国家一级文物,唐乾宁四年(897年)唐昭宗李晔赐与彭城郡王钱镠,后存于钱氏后裔手中,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事记

文物特征

铁券形状呈覆瓦状,铁质,纵29.8厘米,横52厘米,厚2.14厘米,重约132两,约为6寸照片的10倍大。

金书铁券

文物鉴赏

铁券铭文,《四库全书全唐文》有记载。内容是:

维乾宁四年岁次丁巳,八月甲辰朔四日丁未,皇帝若曰:咨尔镇海镇东等军节度、浙江东西等道观察、处置营田招讨等使兼两浙盐铁制置发运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中书令,使持节润越等州诸军事兼润越等州刺史,上柱国彭城郡王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一百户钱镠,朕闻铭邓骘之勋,言垂汉典;载孔悝之德,事美鲁经。则知襃德策勋,古今一致。顷者董昌僭伪,为昏镜水,狂谋恶贯,渫染齐人。而尔披攘凶渠,荡定江表,忠以卫社稷,惠以福生灵。其机也氛祲清,其化也疲羸泰。拯於粤於涂炭之上,师无私焉;保馀杭成金汤之固,政有经矣。志奖王室,绩冠侯藩,溢於旂常,流在丹素。虽锤繇刊五熟之釜,窦宪勒燕然之山,未足显功,抑有异数。是用锡其金版,申以誓辞。长河有似带之期,泰华有如拳之日,惟我念功之旨,永将延祚子孙,使卿长袭宠荣,克保富贵。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承我信誓,往惟钦哉!宜付史馆,颁示天下。

铁券伤痕的来历

铁券右下角有一处明显伤痕,这涉及铁券失而复得的一段奇特历史。钱氏后裔曾于南宋德祐二年(1276)失落铁券,直到元代才由渔夫打渔时从黄岩南泽库深水中捞出。渔夫试其材质是否为金,就用斧轻砍,发现是铁,留下了砍击之痕。

关于渔夫网得铁卷的年代有几种说法。钱氏老谱记为南宋咸淳元年(1265),有的记为元至元二年(1336)。经多方考查,倾向于元至顺二年,即公元1331年。

文物价值

钱镠铁券是记载唐末五代十国吴越国历史的重要文物。钱镠是一代明君,为唐昭宗剿灭地方叛臣做了巨大贡献,这个文物也是吴越钱氏与唐皇李氏君臣友谊的见证。

钱镠铁券是中国现存于世的最早铁券实物,非常珍贵。一千多年来,它历经战乱,忽隐忽现,除个别时段外,一直由钱镠后裔收藏。1951年始由浙江嵊州市长乐镇钱氏后裔将铁券献给人民政府,由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保管。鉴于铁券的重大历史文物价值,1959年已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从1959年至1999年钱镠铁券一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通史部公开展出。2000年后中国历史博物馆扩建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品重新登记调整。

保护措施

自唐昭宗乾宁四年(897)赐给钱镠铁券至今,钱镠铁券经历了一段漫长的保存过程。

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王钱镠之孙忠懿王钱弘俶宋神宗赵顼下旨调阅铁券,后仍归钱氏后裔,直至庆系第六世孙钱景臻成为驸马,铁券移藏於驸马府内。宋靖康元年(1126),金兵入侵中原,景臻之子钱忱奉母命携铁券南迁江南。南宋绍兴元年(1131),钱忱全家迁浙江台州。绍兴四年,宋高宗赵构把台州临海城内的美德坊赐给公主居住。钱氏家族从此在临海定居下来,成为台州的一个名门望族,自此铁券长留台州临海达767年之久。2015年临海市有一个钱氏家族纪念馆,馆中还陈列着一个钱镠铁券的复制品。

临海市博物馆

清代康熙年间,铁券转藏于第27世孙钱日耀家。乾隆二十七年(1762)春,乾隆第三次南巡行宫杭州,下旨调阅铁券。武进士钱选由台州携铁券去杭跪献。乾隆很高兴,作诗、作铁券歌,并赐紫檀柜一座,给钱选藏铁券。

嵊县长乐乡钱氏族人以原价购回。钱氏子孙为庆祝铁券回家,请戏班整整演了十天。从此铁券由长乐乡钱氏三房轮流保管,每逢正月初二,由三房房长监护,吹吹打打,用轿子将铁券从藏券处抬到钱氏宗祠供钱氏后裔观赏。

据嵊县县志记载,1938年,长乐镇被日军占领。长乐钱氏族人为防铁券丢失,将其藏在钱赓麟家的深井中。2005年,钱赓麟子、81岁的钱文汉老先生回忆起70年前父母保存铁券的情景:先涂油,再封蜡,用棉线缠好,最后用蜡再封一次,把包好的铁券沉到深井中。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11月从井中取出,铁券完好如初。

1951年,长乐钱氏后裔将铁券献给人民政府,由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保管。鉴于铁券的重大历史文物价值,1959年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