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5 13:34
松阳银猴因条索卷曲多毫,形似猴爪,色如银而得名,松阳银猴茶为浙江省新创制的名茶之一。产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浙南山区,银猴山兰、银猴龙剑、银猴白茶、银猴香茶等名茶系列品质优异,饮之心旷神怡,回味无穷,被誉为“茶中瑰宝”。
浙江松阳产茶历史悠久。宋代苏东坡诗道:“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液今何有。”明代占雨曾以“春色漫怀金谷酒,清风雨液玉川茶”的妙句描绘当时松阳茶叶的品质。据《松阳县志》记载:1929年在西湖博览会上,松阳茶叶荣获一等奖。如今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松阳名茶相继诞生,松阳银猴以别具一格的品质风格,夺得松阳名茶之魁,经省多次名茶评比,正式定为浙江省名茶,并获得名茶合格证书。
松阳银猴采制技术精巧,品质优异。在国内国际茶事大赛中多次获奖,2002年获绿色食品认证,2003年获浙江省名牌产品。目前已建成以银猴茶为主的生态茶基地4700公顷,无性系良种率达85%。松阳银猴系列名茶远销德国,畅销杭州、上海、江苏、安徽、山东、北京等20多个省市。
松阳银猴产于松阳县瓯江上游古市区半古月“谢猴山”一带,产地境内卯山、万寿山、马鞍山、箬寮观,群山环抱,峰岭逶迤,云雾缥渺,溪流纵横交错,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7.7℃,无霜期达240天,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1511毫米,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茂木苍翠,山下溪流纵横,瓯江蜿蜒其间,生态环境优越,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形成银猴茶品质提供了先天条件。
银猴茶采制技术精巧。开采早,采得嫩,拣得净是银猴茶的采摘特点。清明前开采,谷雨时结束,采摘标准:特级茶为一芽一叶初展;1~2级茶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通常,炒制一公斤特级银猴茶,需采7万个左右的芽叶。采回的芽叶应剔除杂物,保持芽叶完整、均匀一致。鲜叶进厂后经6~7小时的鲜叶摊放,方可炒制。
炒制工艺主要分头青、揉捻、二青、三青、干燥等五道工序。炒制特点是:高温杀青,揉炒结合,慢速轻炒,边炒边整,烘焙足干。
头青即杀青:在锅径69厘米的斜锅或远红外电炒锅内进行。当锅温达150℃左右,投入摊青叶400~600克,以抛炒为主,结合闷炒,做到抛得开,带得轻,捞得净。达到蒸发水分,钝化酶活性,杀匀杀透、清香显露的目的。历时7分钟左右。
揉捻:经摊凉后的杀青叶进行手工轻捻,揉至茶汁稍溢,成条率达95%以上为宜。揉时2~4分钟。
二青:是造形的关键工序。当锅温100~90℃,投入揉捻叶,开始采用揉捻手法,使条索进一步紧结,并散发一部分水分,然后降低锅温至70℃左右,进入造形过程,整个造形过程采用抖、抓、搓、捞四种手法,边炒边做形,塑造条索紧结略弯的外形,历时15分钟左右,起锅摊凉。
三青:三青是定形和提毫工序。通过慢速翻动轻炒,在固定形状的基础上,使其条索继续紧结弯曲,白毫显露,炒至八成干,起锅摊凉。三青锅温80~60℃。历时15~20分钟。
干燥:分初烘和足烘二个过程,初烘烘温75℃左右,烘至九成干,起烘摊凉15~20分钟,使水分分布均匀再行足烘,足烘烘温65~50℃,烘至香气透发,手捻即碎,含水量8%以下,起烘摊凉装箱。
成品条索粗壮弓弯似猴,满披银毫,色泽光润;香高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清澈嫩绿;叶底嫩绿成朵,匀齐明亮。1986年被评为浙江省优胜名茶之一。
松阳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县境四周群山起伏,境内有平坦开阔的松古坌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冬暖春早,气候垂直差异明显,非常适合茶叶生长。史载三国时即已形成规模,至明清,产茶名声愈盛。加上该县是传统农业县,农民精耕细作,有传统的种植茶叶的习惯,茶叶生产技术基础好,非常适宜发展茶叶生产。
松阳政府把茶叶作为主导产业时,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调研,并把它放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区域进行比较。浙江省是中国茶叶大省,只要在浙江省确立茶叶的地位,在全国就有地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的各种健康保健功能被重新认识,同时,茶叶种植有利于生态建设,有利于改善环境,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确立把茶叶作为松阳农业第一产业后,作为欠发达地区,虽然茶叶生产有一定基础,但茶叶加工企业、茶叶营销企业规模小而少,而广大的茶农由于受资金、能力等限制,对于如何提高茶叶生产效益的办法不多,对政府在茶叶生产中的导向和扶持作用期望值很大,依赖性很强。为此,松阳政府从三方面入手,推进茶叶产业化。
第一方面,对内鼓励规模经营,对外打造松阳茶叶知名品牌。县委、县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制定了一整套优惠政策,鼓励扶持茶叶基地建设,茶叶龙头企业创办,茶叶流通和茶叶品牌建设,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奖励上规模的企业和个人,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乡镇也制定了相应的茶叶发展扶持政策,提高了农民种茶的积极性。从2000年开始,全县茶叶面积每年增加1万亩,而且都是名优茶。短短几年时间,面积达到7.8万亩,种植面积和名优茶基地都进入了浙江产茶县的前列。
在提高茶叶种植产业化的同时,松阳政府又集中精力来打造茶叶知名品牌,县政府出资6万元向原商标持有者购买了“银猴”商标,以松阳县1800年的历史文化为底蕴,对“松阳银猴”从外包装设计到广告用语等进行策划,制作了长达15分钟的“碧海云雾香松阳”广告专题片,并在省、市等各类媒体刊登广告,组建县茶艺茶道表演队等形式,全方位提高松阳茶叶的知名度。同时,还参加了杭州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和济南国际茶博会,并在茶博会上举办了“松阳银猴”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活动,分别在杭州武林门广场和济南泉城广场举办了“松阳银猴”万人品茶活动。获得了众多茶叶专家和经销商的赞许,从而在全国主要茶叶消费市场名声鹊起。
第二方面,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建立优质高效茶叶基地。茶叶种植扩大到一定面积后,松阳政府及时把重点由扶持基地建设转到扶持茶叶加工企业上来。产业培育刚开始时,全县共有大小茶叶加工户450多家,上规模的仅20多家。为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必须从提高品质着手,通过组织标准化生产,制定了“银猴”、“玉峰”等茶叶生产标准,积极改进传统加工工艺,鼓励进行茶叶的精深加工。现已有松阳青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松阳白龙茶厂、板桥有机茶专业合作社三家龙头企业,企业自创6个品牌茶获得了有机食品认证。
全县还建立了两个茶树良种母本园和十个“松阳银猴”标准化建设优质高效示范基地,示范面积6500多亩,面上推广达3万亩;茶树良种化建设,每年以1万亩速度递增,2001年荣获“浙江省良种茶之乡”称号和省茶树良种先进县,全县良种率已达90%,无性系良种面积居全省第一位。
第三方面,积极培育龙头市场,建立茶叶销售的梯度市场。茶叶不同于其它农副产品,大部分茶叶采摘后是现摘现卖,加上当地加工户也要解决销售问题,为此,松阳政府把市场体系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培育茶叶龙头市场。
浙南茶叶市场其前身为“松阳茶叶交易市场”,创建于1993年初,随着茶叶交易量的扩大,市场三易其址。2001年底经省工商管理部门正式批准更名为“浙南茶叶市场”,市场注册资金1000万元,交易面积7933平方米。2002年8月,市场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省农业龙头企业。该市场联结松阳及遂昌、武义等周边县市茶园基地9万亩,带动茶农5万户,交易的茶叶品种丰富、价格适中,进场交易的茶叶种类包括条形茶、扁形茶、卷曲形茶、针形茶等各类名优茶,吸引了上海、江苏、安徽、山东、北京、甘肃、黑龙江、内蒙古等大批全国各地的茶商前来交易,知名度不断提高,已初步形成了区域性的茶叶集散中心.
为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市场业主已于2003年开始对市场进行了改扩建,现已投资1500万元的市场一期工程建设已完工,占地面积110亩,将成为辐射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四省产地,面积达30万亩,年交易额超8亿元的浙江省最大茶叶集散中心。同时,积极建立茶叶销售的梯度市场,在全县重点产茶区域建立了9个茶青市场,年茶青交易量达1万吨。目前,该县茶产业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体系,促进了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008年3月16日,中国·松阳银猴开茶节暨茶商大会在松阳隆重开幕。300多位国内外茶叶界的专家、学者、茶叶经销商和流通大户齐聚松阳,就茶叶流通和营销进行交流和探讨,助推茶文化,促进茶产业的发展。
2003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暨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在浦东正大广场七楼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松阳县推荐的“松阳银猴”茶尽显风流,大唱主角,荣获此次中国精品名茶评选结果公布:“松阳银猴”金奖。获得上海市民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