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5 13:20
镜质体反射率是最重要的有机质成熟度指标,并用来标定从早期成岩作用直至深变质阶段有机质的热演化。
镜质体(在绿光中)的反射光强度对垂直入射光强度的百分比。反射率的测定是根据光电倍增管所接受的反射光强度与其光电信号成正比的原理,在入射光强度一定的反光显微镜下,对比煤光片中的镜质体和已知反射率的标准样的光电信号值而确定。可用干物镜测定其空气中的反射率(Ra),用油浸物镜测定其油浸中的反射率(Ro)。后者测值精度较高、分辨力强,应用广泛。
镜质体反射率最早是由 Hoffmann和 Jenkner在 1932年提出的。当时,他们使用 Berek光度计测定煤中镜质体反射率,并发现测试的结果与煤阶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从 20世纪 60年代开始,在煤的焦化方面,它被用于确定煤的变质程度。并作为用煤岩学方法进行炼焦配煤的一个重要参数,利用这个参数和成分参数进行焦炭强度预测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70年代开始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主要用于确定干酪根的成熟度。近 30年来,镜质体反射率一直是最重要的有机质成熟度指标,并用来标定从早期成岩作用直至深变质阶段有机质的热演化。
1932年,E.霍夫曼和A.詹克讷首先用贝瑞克线隙光度计对煤进行研究,发现镜质体反射率与煤级有关。随着测试设备的改进,反射率的应用不断扩大,成为研究煤的常规指标。煤中各显微组分的反射率都随煤化程度增高而增大,反映其内部芳香稠核缩聚程度增强。但镜质体为煤中主要的显微组分,其反射率随煤级的变化明显,且不受显微组分含量变化的影响,公认为很好的煤化程度指标,烟煤尤其如此。反射率对于研究煤化作用、煤分类、煤质评价、预测焦化产品质量和数量、研究生油气母质的成熟度、地热变化规律等有重要意义,近年又发展成为研究煤田构造应力场的一种手段。
从褐煤到无烟煤,镜质体由均质体向非均质体逐渐过渡,出现类似一轴晶负光性特征,甚至有的还近似二轴晶光性。对一轴晶负光性而言,在任意切面上,可用单偏光入射测得其最大反射率()和随机反射率(),仅在垂直层面切面(平行光轴)上才能测得真正最小反射率(Rmin)。一般在普通光(或部分偏光)中在任意切面上测得随机反射率。由于煤的不均匀性,通常用若干测点的最大(或随机)反射率的平均值做为煤级指标。
反射率测试技术正由手工操作转向自动化测试。
地层中的镜质体是由高等植物木质素经生物化学降解、凝胶化作用而形成的凝胶体再经煤化作用转变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显微组分。它普遍存在于泥盆纪以来的地层中,但在煤和碳质泥岩中含量最高,而在海相碳酸盐岩中含量最低。镜质体与其他显微组分(壳质组和惰性组)相比,在整个煤化作用过程中,能够保持最好的热演化特征。
但在镜质体反射率测定和应用过程中,发现镜质体反射率在一些情况下出现异常现象。BuiskoolToxopeus(1983)研究表明腐殖煤和碳质页岩一般含有两组镜质体(贫氢镜质体和富氢镜质体)。贫氢镜质体具有相对较高的反射率,不发荧光;富氢镜质体具有相对较低反射率,可发荧光。Price和 Burker(1985)、Hutton和 Cook(1980)、朱抱荃(1987)等的研究认为镜质体在具有富氢组分含量高的地层中,或在热演化过程中受到液态烃浸染,都将造成镜质体反射率的异常偏低。因此,油页岩及较佳类型生油岩和富壳质组煤层的镜质体反射率往往比相邻层位的偏低。另外,在岩石中分散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测定应注意区别出再循环镜质体。因为再循环镜质体的反射率一般要高于原地镜质体。
镜质体随着热演化程度的增高,其光学各向异性增强,镜质体反射率的统计范围值也逐渐增大,因此,当镜质体反射率值大于 1%以上时,应尽量多测一些测点,以保证镜质体反射率统计数据的可靠性。由于镜质体反射率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在测定时必须对样品中大量的镜质体进行测定。
镜质体反射率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其一,镜质体反射率是其达到最高温度时以及该温度所持续时间的函数;其二,它具有不可逆性。这两个重要特征是其能够进行古地温推算的重要依据。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古地温推算方法是应用 Kar-weil(1956)通过对煤的模拟实验所建立的有机质成熟度、温度和受热时间之间的关系。对已知时代的地层,只要测定出地层中镜质体反射率,就可以推算出所经受的最高古地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