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1 11:37
1958年,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全省第一次文物普查时,于武夷山市(原崇安县)兴田镇城村的东南侧,发现了这座保存较为完好、距今2100年以前的汉代闽越国古城址。
1959年秋冬之际,福建省文管会组织考古队,对该城址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考古发掘。在北部马道岗高坪上,发掘了大型房屋建筑基址一座,开掘探方(沟)20个,揭露遗址面积共计864平方米。发掘者将考古收获进行了整理,以福建省文管会名义发表了《福建崇安城村汉城遗址试掘》一文(《考古》1960年第10期)。通过此次考古发掘工作,确定了城村古城的年代应为汉代,定名为“崇安城村汉城遗址”,并且基本搞清了此城的大小范围、平面形制及城墙的构造和城内部分道路情况。
1980年,当地农民为了开山种茶,准备在城内进行开垦。县文化部门闻讯后,立即向省里汇报。省里决定组织考古队对该汉城进行全面的测量和重点发掘。为此省博物馆组织了一支3人考古队进驻城村,成立“福建省博物馆汉城工作站”。
1980年11月,考古队试掘了城村汉城城外西部元宝山遗址一处,实际发掘面积为20平方米。
1981年8月,首先对高胡南坪的一组宫殿遗址(定名为甲组建筑群基址)进行了试掘,发掘面积300平方米,发现了高胡南坪甲组建筑中的主体建筑,殿堂建筑西部。
1981年10月,在城村东南的门前园遗址的村舍间发掘探方(沟)7个,面积为100平方米,此次考古发掘表明了城村门前园遗址是城村汉城外围的一处大型汉代建筑群遗址。
1981年11月至1982年1月底,继续发掘高胡南坪甲组建筑基址,发掘面积共计2100平方米,完成了一号殿堂基址的考古发掘工作。
1982年8月至1985年12月,在高胡南坪建筑基址周围进行了扩展发掘,面积共计9200平方米,最终完成了高胡南坪甲组建筑群基址的整体发掘工作。
1984年12月至1985年1月,为了了解城墙的年代与结构,在东城墙南段发掘探沟两条,实际面积125平方米。
1985年至1988年,发掘了城村汉城东城门外北侧的北岗建筑基址,发掘面积共计3500平方米。在发掘范围内发现了由三组建筑结构基本相同、联成一个整体的大型建筑基址,定名为“北岗一号建筑基址”。在一号建筑基址的西侧又清理出了二号建筑基址。
1986年,对汉城东城门遗址北侧的门墩进行了初步清理保护;1986年至1991年间,对其进行了正式考古发掘,面积800平方米。
1996年5月至6月,为保护修复受损的东城门,对其进行了细部清理,基本了解了东城门的建筑结构和形制。
1994年秋至1996年1月,在下寺岗发掘了一处建筑遗址,定名为“下寺岗一号遗址”,发掘面积1266平方米。
自1996年至2000年,考古队对城址外围进行了大范围的考古调查、勘探,在勘探中还采用了先进的地磁探测和铲探相结合的手法,探明在城外郭区的遗址分布面积约4.5平方公里,其中主要有官署区、一般居住区、手工业作坊、窑址、道路等。并对遭破坏的砖瓦窑进行抢救性的局部发掘。在郭区外发现4处墓葬区,其中最大一处墓葬区位于城郭北部,分布排列绵延2公里多,考古队对其中5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了解了部分大、中型墓葬的形制结构。
2001年11月,对位于城址北面的牛山墓进行了考古发掘,该墓有覆斗状封土,平面呈“甲”字形,全长近32米,宽约9米,封土至墓底深约14米,规模宏大,为闽越国时期的贵族墓非,是国内少有的“人”字椁墓葬形制。
2003年11月,对新亭园墓葬进行了发掘,共清理了4座,皆带封土堆,有墓道,平面呈“凸”字形,为闽越国时期的一处贵族墓地。
2004年至2009年,由于侧重于大遗址的保护,仅对个别墓葬或者受到破坏的遗址点进行了少量的抢救性发掘。
2023年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国家文物局在武汉举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场工作会,对南平市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内的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进行授牌。
城村汉城遗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约860米,东西宽约550米,面积约48万平方米。现地面上还保存着较好的墙垣,实测周长2896米,墙面宽4~8米、基宽7~28米、残高3.5~8米,城墙全部夯筑而成,依山势起伏,蜿蜒曲折。墙外围除天然深谷和洼地外,一般都有城壕遗迹,宽6~10米、深5米左右。城址的西南角处于城内的最高处,上有一园形台基,高出城墙约4米,直径10~14米,土台中央有一园坑,直径1.1米,深3.5米,内含有瓦片、灰烬、红烧土和木炭,当是一处瞭望报警的烽火台遗址。探明的古城门有两座,位于城址的南半部,“王殿垅”的两端,它们东西遥对,直道相通。城门内铺有鹅卵石路面与城内主要干道接连,并有进、排水设施。
城址内探明大型建筑群基址4处,冶铁作坊遗址5处,民住区15处,以及排水系统、古道路等多处。城外西、南面山坡发现九冶炉遗迹,在“元宝山”试掘,出土了各式铁器21件,其器形和陶器与城内出土的器物相同。
墓葬区主要分布在城外,于南面的福林岗发掘了一座土坑竖穴墓,出土红色硬陶器九件,器物有钵、罐、瓿、蒜头壶,其年代应属西汉。
城内高胡坪是汉城的中心建筑区,根据发掘暴露的迹象,这是一处大型宫殿建筑,有正殿、侧厢、大院、天井、排水道等。柱础石排列有序,有单块的,更有四块一组,中间为柱洞的深埋柱础结构。地层内红烧土、木炭、灰烬层层迭压,可能是焚于大火。倒塌后的土坯墙砖排列整齐,墙基痕迹清晰。墙壁分土坯砖墙和篱笆草拌泥壁两种,砖墙均抹上草拌泥和白灰面,局部白灰面发现有赭红色壁画边框痕迹。沿着正面房檐的地铺砌一条几何形花纹砖用以散水及走路。
城村汉城遗址出土大批遗物。生活用器以陶器为主,经复原的达2500多件。其中有一大部分器皿,如匏壶、瓿、提筒、瓷、缸、罐、钵等,具有地方特色且与岭南的“南越式”陶器比较接近,可称为“闽越式”;另一部分,如鼎、盒、香熏、釜、甑、盆、盘、盅、盂等,与内地出土的同类器物相同或相接近,显然受楚汉文化的影响。纹饰上,印纹多方格纹、菱纹和绳纹,刻画纹以水波纹、弦纹、篦点纹最常见,还有网纹、锯齿纹、栉纹、三角形纹、圆圈纹等,常见以两种以上纹饰组合的图案。陶器中刻印有陶文,以隶书为主,少数或为篆书,或介于篆、隶之间。见文有“官长”“乾官”“官黄”“官经”“官信”以及姓氏名字等。
高胡坪甲组建筑基址和北岗建筑基址出土了大量建筑材料,有板石、简石、石当、土坏砖、长方形铺地砖、空心砖、陶器、陶井圈等。瓦当为圆形,多饰有葵式卷云纹和卷云箭头纹,少数文字瓦当印有“乐未央”“常乐万岁”“常乐”“万岁”等阳文篆书。板石、简石表面饰有绳纹和弦纹,内各拍印乳丁纹,部分戳印有标识工匠的姓氏与符号,有胡、马、黄、林、夫唐、气结、莫、狼、屋、居等40余种。
遗址内出土铁器丰富。其中农具有镢、臿、五齿耙、镰、犁、锄等,手工工具有斧、锛、凿、锤、削等,兵器有刀、矛、剑、钺等,以及钩、环、钉等杂器。
遗址出土的铜器为数不多,主要是兵器,有弩机零件、铁铤铜镞等。青铜弩机零件有廓、栓、望山、牙、悬刀等几个部件,其中5件栓上刻有“河内工官”等铭文,此种弩机当是西汉中期由中原地区输人的。生活用具有铜钟、铜铎、铜镜、鎏金铜筒、盖弓帽等。其中残蟠螭纹铜镜直径约25厘米,是战国时期至汉初之间的遗物。
城村古时叫“古粤城村”(古粤城村赵氏家谱),或称“王殿村”(嘉靖建阳县志)或称“粤城”(王宝仁《建阳县志》),现城村南面一门楼上还保存有“古粤”题额,说明历代该古城都传为闽越王所建的“古粤城”。南朝人萧子开所撰《建安记》记载:“越王筑六城以拒汉”,建国以来的考古发现证实史书的记载,这六城就是今浦城县境的汉阳、临浦、临江;今建阳县的大潭;今邵武的乌坂和今崇安的汉城。
城村汉城遗址是福建省迄今所发现的现存面积最大的一处上古时代的遗址,在中国来说也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完整的闽越国城邑遗址。城村汉城遗址的发现和文物的出土,填补了中国城市发展史和城市考古南部山地类型汉代地方诸侯王城实例的空白,为汉代诸侯王城遗址的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和唯一的实物资料。城村汉城遗址不仅是福建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大型古代城址,也是中国仅有的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古城,特别在同时期的大型遗址中,在西汉王朝分封的诸侯王城中,也是唯一保存下来的王城遗址,因此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是一处不可多得的重要的古文化遗产。
1961年,城村汉城遗址被公布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11月20日,城村汉城遗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999年,城村汉城遗址作为武夷山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入列《世界遗产名录》。
2006年12月,城村汉城遗址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确定的100处重要大遗址名单。
2006年,《武夷山城村汉城遗址总体保护规划》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的审查批复,并于2007年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实施。
2013年12月,城村汉城考古遗址公园列入国家第二批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2021年10月12日,城村汉城遗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2022年12月,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城村汉城遗址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
乘坐“武夷山市区-城村古汉城遗址”旅游客运专线,至城村古汉城遗址站下车,即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