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2 00:27
防御阵地,是指军队为防御敌人进攻所占领的阵地。有野战防御阵地和坚固防御阵地。是隐蔽自己、杀伤消耗敌人,完成防御任务的重要条件。
为进行防御作战而构筑的阵地。阵地的一种。根据工事坚固和完善程度,分为野战防御阵地和坚固防御阵地。隐蔽部队,杀伤、消耗敌人,是完成防御作战任务的依托。早在中国夏代,一些部族就在居住地周围构筑封树、土墉,用以防御,后逐步发展成环形、独立的城邑。春秋战国时期,城池阵地体系被广泛采用,在险阻地区沿隘路构筑关塞或障壁式长城;在旷野地区构筑壁垒实施防御。14世纪后,随着火器广泛用于战场,中国出现了由卫城、所城、墩台、烽堠和障碍物组成的海岸要塞防御阵地。16世纪,欧洲出现了能容纳数门火炮的圆台堡式要塞阵地和棱堡式要塞阵地。19世纪初,随着后装线膛枪炮的大量使用,中国建立了由警戒炮台、海口炮台、翼侧炮台和木排、铁链、桩砦、水雷等障碍物组成的海岸炮台式要塞阵地。在欧洲,野战条件下,除构筑掩体、堑壕外,还构筑预备队工事和掩蔽部等,工事的作用明显提升。1885年中法战争中,中国军队依托以半地下的地营群为骨干,以交通壕相连接,并辅以鹿角架和地雷的坚固防御阵地,有效地抗击了法军的进攻。20世纪初,野战防御阵地进一步发展。日俄战争时期,俄军构筑了由掩体、掩蔽部、铁丝网组成的有一定纵深的野战防御阵地,并开始区分前进防御阵地和主防御阵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坦克、飞机的出现,和机枪、火炮大量用于战场,防御阵地发展成由1~3道堑壕组成的阵地,后又出现了由2~4道阵地组成的防御地带,并出现了斜切阵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沿国境线建立了以永备工事和坑(地)道为骨干,并辅以野战工事和防坦克、防步兵障碍物的坚固防御阵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坦克、火炮、飞机的大量使用,防御阵地纵深明显增大,形成多地带大纵深的防御阵地,主要防御地带通常由3道阵地组成,并构筑有连防坦克支撑点、营防坦克枢纽部、团防坦克地域和炮兵阵地、坦克发射阵地,设置有大纵深的障碍物。阵地编成内出现了警戒阵地、中间阵地、反空降阵地等新的成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武器装备的迅速发展,防御阵地的纵深明显增大,防御工事更加坚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防御阵地一般正面较宽、纵深较浅,通常由散兵壕、散兵坑、机枪掩体和竹钉障碍物等组成。抗日战争时期,防御阵地主要是临时构筑简单的阻击阵地。冀中平原抗日军民创造了以地道网为主体,与地面和房上战斗工事相结合的防御阵地。解放战争时期,防御阵地纵深加大,阵地编成进一步发展。1948年11月,华东野战军在徐东阻击战中,在正面5千米、纵深7千米的地幅内,建立了4道防御阵地和炮兵阵地、警戒阵地,构筑了防坦克壕,设置防坦克障碍物,并构筑了假阵地。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了以坑道为骨干,与野战工事相结合的支撑点式的防御阵地,阵地编成包括基本阵地、预备阵地、炮兵阵地等,有的还构筑斜切阵地、侧方阵地、防坦克阵地和防空降阵地。充分利用地形,构成以防坦克为主的支撑点式、纵深、梯次的阵地体系;便于抗击敌方地面、空中的连续突击,能割裂敌方战斗队形;便于隐蔽和机动;便于抗击敌方炮兵、航空兵的火力突击,并能防敌核化生武器的袭击;加强各种伪装措施;力求有天然障碍作依托;通常选择便于观察、发扬火力和隐蔽的有利地形作为阵地前沿。防御阵地编成,须根据敌情、地形、任务等情况确定。连的防御阵地由各排支撑点和火器发射阵地组成。营防御阵地,通常由前沿支撑点、纵深支撑点、迫击炮阵地、坦克发射阵地、弹药所、给养所、救护所等组成。师防御阵地通常以营防御阵地为基础组成区域式防御阵地体系。由前方阻袭区、前沿防区、纵深防区和后方防区组成,并在防区内建立警戒阵地、坚守阵地、炮兵阵地、防空兵阵地、侧方阵地、伏击阵地、反机降阵地,以及诸兵种预备队配置、展开地域和指挥所等阵地。各阵地成不规则的布局,能独立作战,并互相衔接。防御阵地通常须构筑工事、设置障碍物和进行伪装。工事要能充分发扬火力,便于人员机动,力求坚固、低下、隐蔽、疏散,打藏结合,并配有防核化生等武器袭击的设施。障碍物设置须构成以防坦克、防步兵、防直升机为主的障碍物配系。对工事和障碍物进行伪装,必要时设置假工事、假阵地。坚固防御阵地还须构筑坑道或地道及其他永备工事,并完善坑道内的通信、指挥、战斗、防护和生活设施。未来信息化战争中,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要求防御阵地进一步提高抗击立体攻击的能力;阵地内战斗、隐蔽等工事之间及其与障碍物之间的结合将更加紧密;阵地布局样式将增多,控制范围将增大。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