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16 09:54
《阳谷县志》编修肇始于明成化年间,明嘉靖十五年(1536)印行,其后又历经数次增补、重修。旧志现存最早的版本为清康熙十二年(1673)阳谷知县王天壁《重修阳谷县志》。康熙五十五年(1716),知县王时来再次重修《阳谷县志》。
清光绪年间,阳谷举人孔广海悉心采访,汇集成“采访稿”数卷。日伪占领时期,伪县长董政华主持将王时来《阳谷县志》各卷之后分别附上孔氏“采访稿”,1942年在济南铅印出版,名曰《重修阳谷县志》。1968年3月台湾成文出版社将其影印出版。1935年阳谷县长杨霁峰主持重修《阳谷县志》,至1937年志稿初就,因抗日战争起而未能付印。聊城档案馆存有手稿,其第一册(1~3卷)亡佚。
新编《阳谷县志》工作始于1982年6月,先后搜集资料2000万字,于1991年10月出版。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个别章节上溯至有历史记载或考古资料时,下限为1987年。志书前有凡例、概述、大事记,后设附录,正文部分设: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工业、交通·邮电、商业、城乡建设、财政·金融、经济管理、党派·社团、政权·政协、劳动·人事、公安·司法、军事、文化·体育、教育·科技、医药卫生、社会、人物,共20编。
阳谷县位于山东省西部,聊城市南端,黄河之北,南与河南省台前县为邻。今阳谷县地春秋时属齐国柯邑及薛陵邑,汉于境内设东阿县,隋开皇十六年(596) 析置阳谷县,取原东阿县界故阳谷亭为名。其后历代沿设至今。县城于宋景德三年(1006)迁至孟店,即今址,全县总面积1048平方千米。全县均为黄河泛滥平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缓倾。因历史上黄河多次在境内改道、冲决,泥沙淤积,加之风力搬迁作用的影响,逐步形成了微度起伏的缓冈、缓平坡地、浅平洼地三种微地貌类型相间的现代平原地形。 有黄河、金堤河、徒骇河等7条河流,均为南北或西南、东北流向。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干湿季变化明显,年均降水约550毫米。1987年,全县总人口647016人,其中汉族人口占99.7%,回族、壮族、满族、蒙古族、苗族、布依族、朝鲜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0.3%。阳谷土层深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历史上蚕桑业发达,誉满华夏的“阿缟”即产于此地。以阿城阿胶井水熬制的阿胶,历来为中成药中之上品,《神农本草》、《本草纲目》等医学典籍均有记载。阳谷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王伦以“反对额外加征”为号召,发动反清起义,席卷鲁西大地。1928年1月14日爆发的“坡里暴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山东省最早的一次农民反抗活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期间,全县有1620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全县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1978年以后, 全县经济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54013万元,年均递增11.9%。当年全县社会总产值62374万元,人均1241元;人均占有国民收入6 46元。阳谷为传统的农耕区,盛产小麦、玉米、大豆及花生、棉花等。1987年全县粮食单产8040千克,总产量29865.6万千克,分别为1949年的6.2倍和2.87倍。棉花种植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当年全县棉花每公顷产量1020千克(皮棉),总产量2901.2万千克。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中逐步得到优化,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1%,传统干鲜果品有桃、梨、杏、大枣等,其中尤以大枣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熏制而成的乌枣,享誉大江南北,并曾大宗出口至东南亚各国。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加大,小尾寒羊、鲁西黄牛、阳谷黑猪等为重点发展的优势品种。阳谷历史上手工业比较发达,尤以阿城镇的阿胶、张秋镇的木版年画及毡制品最负盛名。阿城阿胶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工业逐步得到发展。1978年以后,更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至1987年底,全县共有一轻、二轻、纺织、化工、机械、电子、医药、建材、食品等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177家,另有村办、 联户办、户办企业3461家,实现工业产值26731万元,较1978年增加1904 7万元,年均递增14.9%。全县有景阳岗陈酿白酒、“贡”字牌阿胶、铁牛牌套筒扳手、“火轮牌”液化石油气钢瓶、箱板纸等10多种工业产品被评为省以上优质产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得到加强。1987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4.5平方千米,规划区为10平方千米,供电、供水、排水、照明等设施配套齐全,县城面貌大为改观。
新编《阳谷县志》对民风民俗的记述有独到之处,通过对不同年代和历史时期人们衣、食、住、行及婚、丧、庆典、娱乐的记述,展示了阳谷的民风民俗及其嬗变。
新编《阳谷县志》1994年获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