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28 15:33
阿莲区位于中国台湾省高雄市北部,东临田寮区,西临路竹区,南接冈山区,北隔二仁溪与台南市归仁区、关庙区为界。本区除东面的大冈山外,地势大致平坦,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适宜农耕。原属高雄县,2010年12月25日高雄县市合并,改为高雄市阿莲区。
阿莲区位于台湾高雄市北部,东邻田寮区,西邻路竹区,南接冈山区,北隔二仁溪与台南市归仁区、关庙区为界。
本区除东面的大岗山外,地势大致平坦,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适宜农耕。原属高雄县,2010年12月25日高雄县市合并,改为高雄市阿莲区。
位置:东经120.19度 北纬22.53度
面积:34.61平方公里
户口数:8667户
总人口:(2005年6月) 31159人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区长:陈东海
下辖行政区:12里276邻
民意机关:阿莲区公所
邮递区号:822
阿莲区座落于高雄市北端,全区面积大约三十五平方公里。 大岗山位于区的东面,海拔高度三百一十二公尺,是一座由珊瑚礁石灰岩所形成山丘。 嘉南平原是台湾西部的主要平原,土壤肥沃,盛产农作物;阿莲区全区十个村落訧在嘉南平原上,因此农业也就成了区里的主要经济命脉。阿莲区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
阿莲区位居大岗山下、二仁溪畔,北隔二仁溪与台南相望,西与路竹区毗邻,南接冈山区,东连田寮区,邻
近台南、高雄两大都会区,由于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好山好水适合种植蔬果,区内盛产番石榴、枣子、蕃茄、小玉西瓜、龙眼等农产,因而赢得「水果之区」的称号。 除了盛产水果,阿莲区更具丰富人文与自然资源。如大岗山为台湾佛教四大法派之一「大岗山法派」的大本山,拥有数座知名古刹寺庙与道场、石灰石采石矿区和军事设施等多样景观,集观光、休闲、宗教、农产多元功能,区内也保存有不少百年老树、古厝等建筑,另有二座平地吊桥。
阿莲区位于高雄平原东北端,东经120度19分23秒,北纬22度53分03秒附近 ,区境位于二仁溪与阿公店溪之间,东隔大、小岗山与田寮区为界,西与路竹区接壤,北以二仁溪与台南市关庙区、归仁区为界,南与冈山区接壤。
地形上属高雄平原与新化丘陵的交界地带,除东侧的大、小岗山为隆起的珊瑚礁地形,地势稍高外,均属地表平坦的平原地带,系嘉南隆起海岸平原的一部份。大部分地区在海拔25公尺以下,包括大湖台地及二仁溪、阿公店溪的冲积平原,地势大致由东北向西南低降。区境内除大岗山外,以东北角后寮仔、大埤两部落地势较高,约海拔25公尺左右,而玉库、潭底、嘉兴里西侧一带是地势较低漥之地。大岗山位于本区东侧,形成高雄平原北端的屏障。大岗山是从平原突起的一座台地状方山,南北长约4公里,东西宽不到2公里,西南部海拔最高达312公尺,山顶之台地面由西向东缓倾,台地东侧有石灰岩陡崖,崖下之头嵙山统呈缓坡面,与二仁溪高50公尺之河岸段丘相接。
阿莲区地表主要由二仁溪和阿公店溪冲积而成,土壤多为砂页岩坋质壤土,极细砂质壤土所组成,土质肥沃颇适宜农作。区境内大部分为拟盘层土,即所谓的「看天田土壤」,由坋质壤土、坋质黏壤土组成。但因土质粘重,间常杂有石灰结核,表层耕土只有16公分左右,下有极微细的黏土胶结盘层,不仅透气性差,渗透性亦不佳,排水不良。干季时,底部结盘甚坚硬,表面容易龟裂,耕作不易,锄犁难以着力。石灰岩黄壤分布于大、小岗山边坡,是珊瑚礁石灰岩经风化侵蚀所形成的坋质壤土。此一土质颇适合释迦、龙眼、芒果果树的生长。
根据史藉记载有关阿莲区发展沿革,可概括为明清时代、日治时代、光复以后三期:(一) 明清时代依近来的研究,阿莲区在汉人垦植前,应是原住民「塔佳里扬人」或「大杰巅社」的住地,或更早居于大岗山岩洞的「大岗山人」。这些先民长期在吾乡这片土地活动,留下些许足迹。直到荷兰时期,在大岗山下辟筑「王田陂」,阿莲区为荷属「阿姆斯特丹」农垦区部份领地。郑成功时期,阿莲区渐次有汉人移垦,大抵在二仁溪岸的中路、石案潭、青旗甲及近阿公店的九阄、土库,这些部落庄庙肇基约在同时。阿莲区郑氏时期属于万年县嘉祥里,清时属凤山县嘉祥外里。(二)日治时代本区日治初期隶属台南县,后归于凤山县阿公店厅,阿莲乡正式设治,大抵在大正九年(公元1920年),本乡隶属于高雄州冈山郡,名阿嗹庄,处理庄务的役场初设于庄长住宅,下辖有阿嗹、石案潭、中路、仑子顶、九阄、土库、冈山营七个大字。(三)光复以后战后,国民政府改设「阿莲区公所」,下辖十二街道,阿莲大致分为阿莲街道、清莲街道、和莲街道,后二者盖以清和宫命名,但习惯仍称之「阿莲三街道」。1978年,仑顶村因住户未满二百户,裁并入港后村。1982年,阿莲村因人口众多,分中正路以南地区另设「南莲街道」,故阿莲庄即今之「阿莲四街道」。
阿莲古名「阿嗹」,地名由来有几项说法:第一种说法-阿莲区在未开拓前,到处都是芒果树,阿乌成群,筑巢树间,鸟声不绝,后来移民逐渐垦为耕地,以致阿乌难栖、纷飞而去,因此有「阿乌嗹去」的方言,因此称为「阿嗹」。第二种说法-在台湾省新闻处出版的「台湾地名沿革」记载,从本省一般地名旁附加口字者,多译自土著族地名来看,「阿嗹」有可能是番社译音,再从冠以阿字者多人名来看,或许取开垦者的名字为地名。第三种说法-本地最早住户是在今中正路二巷的瓦部,据传一名土著途经该地,发现有人耕垦,乃上前招呼「阿嗹」,因而得名,原来「阿嗹」系土著称呼「老兄」的译音。第四种说法-山海文化双月刊报导:阿莲或阿嗹地名乃是平埔族西拉雅语「Alien」(阿立安)的音译汉字,「Ali」即是原居台南、高屏平原地区西拉雅人的崇拜祖灵「阿立祖」,而「en」的西拉雅语意是「所在地」,因此「Alien」正是平埔族西拉雅人的「阿立祖神所在地」。民国35年为配合行政区域调整,阿莲区公所区务会议决议命名为「阿莲」。
道教是阿莲区最初的宗信仰,清和宫是本区境内最早建立的庙宇,本区居民除了基督教信从之外,大都属于多神信仰,因此『逢庙必拜』便是长久以来的习惯,也由此可证明乡下人对神明的敬畏与虔诚。大岗山素有『台湾佛山』之称,遍布全山的寺宇,多达十几座,可见本区佛教信仰之盛行。大岗山可说是本区佛教的发源地。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中路教会,中路教会是阿莲区境内最先成立的教会。
和石灰岩的环境有关的植物很多,位于碧水洞旁石灰岩的松叶蕨为台湾现生蕨类中最原始的种类,其特色为孢子囊裸露在外而没有任保护构造,称为裸蕨类,其祖先约三、四亿年前出现,比恐龙出现还早,叶已退化成鳞片状。普遍常见耐盐、耐旱并能分泌酸液溶解且深入石灰岩块的雀榕、山猪枷等榕属植物。另外,因采矿造成的裸露地形,由田寮垩地形侵入了大量的美洲阔苞菊等阳性植物群。柠檬桉、耳荚相思树和相思树构成人工复育林的主体。滨海植物的大萼旋花为旋花科植物中最大型的牵牛花,比较起遍山的白花牵牛或槭叶牵牛而言,在此出现算为稀有。该植物大多集中在以东侧后山往碧水洞的路旁为多,因成份略带毒性不宜食用,一般被误认为民间用药「粉藤」,因而要注意避免。而结白色果实的浆果苋,目前仅少数生长于超峰寺附近的垂直岩壁上,而多子浆果苋数量较多,但多集中于后山往军用洞穴附近之路旁,其稀少和开路填以水泥而阻隔了植物的连续性有关。
初级中学
高雄市立阿莲初中
小学
高雄市阿莲区阿莲小学
高雄市阿莲区中路小学
高雄市阿莲区复安小学
台19甲线
台28线
台39线:高铁桥下台南段道路
进入该区可由台湾高速公路(“省道”3号)下田寮交流道往阿莲方向,行车约3分钟即可达市区。或由中山高速公路(“省道”1号)路竹交流道往阿莲方向,行车约5分钟即达市区,也可由台湾高铁台南站下车,行车至该区市区约8-10分钟。
大岗山
吴厝古宅
超峰寺
清和宫
荐善堂
青旗村兴济宫
石安村三奶宫
光德寺
龙眼
西瓜
番茄
番石榴
枣子
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