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1 09:10
阿非利卡人,旧称“布尔人”,是南非和纳米比亚的白人种族之一。以17世纪至19世纪移民南非的荷兰裔为主,融合法国、德国移民形成的非洲白人民族、说阿非利堪斯语(又称南非语,也有人将其译为南非荷兰语),多数信仰基督新教,少数信仰天主教,根据2001年的统计,人数约为250万。
1602年,六十家荷兰商行合伙成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联合省议会赋予它垄断东印度贸易的专利权。根据尼德兰联合省议会的授权,东印度公司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组建自己的船队、可以独立地对外缔结条约协议,可以对外宣战、媾和。荷兰东印度公司迅速垄断了西欧和香料群岛之间的往来贸易,经营东印度群岛的胡椒、肉桂、豆蔻、丁香等商品,以及中国和日本的茶叶、丝绸、瓷器、漆器。荷兰商船队的单次航程通常需要八九个月,穿越印度洋和大西洋两个大洋。为了补给淡水、蔬菜、水果和新鲜肉类等给养,需要在中途建立若干供应站。1598年,荷兰人占领了西印度洋一个湿热的火山岛,以当时的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执政官——毛里茨·奥兰治亲王的名字,将其命名为毛里求斯岛。荷兰人在这里建立了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商船供应站。但是由于岛上鼠害猖獗,以及偏离当时的主要航线,毛里求斯岛的生产和供给能力已嫌不足,荷兰人决定在好望角建立一个更大规模的中途补给站。
1652年4月,荷兰船长扬·范里贝克(Jan Van Riebeeck)载着第一批153名荷兰移民抵达好望角的桌湾,建立了南非的第一个荷兰殖民地——开普敦。这些移民都是东印度公司的雇员,根据东印度公司下达的指令来种植作物、饲养牲畜,产品由东印度公司定价收购。不久,一些荷兰雇员为了摆脱东印度公司对他们的控制,开始向内地移民。不久之后,更多的荷兰人和受迫害的法国胡格诺教徒前来定居。他们以开普敦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将商船补给站扩大为开普殖民地。开普敦取代了毛里求斯,成为来往于两大洋的船只最重要的中途补给基地。1710年,荷兰人正式抛弃了毛里求斯岛,全力经营开普殖民地。
为了建立向商船供应产品的农场和牧场,荷兰移民从好望角向内地迁移扩张,圈占土著人的大片土地,驱赶当地的土著黑人劳动,自己成为奴隶主。这些荷兰、法国和德国移民的后裔逐渐形成统一的种族,操夹杂法语、德语、马来语和科萨语的荷兰文方言,被称为布尔人(Boer,意为“农民”),但其自称为阿非利卡人(原意为非洲定居者)。至19世纪中叶,定居在南非的荷兰移民后裔数量已经达两万一千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欧洲白人定居者中达24%。
1795年,法国军队入侵荷兰,建立了巴达维亚共和国,成为法国的一个附庸国。英国随即占领了法国和荷兰的众多海外殖民地。在流亡英国的荷兰政府同意下,开普殖民地也被英军占领。1802年,因拿破仑在马仑哥战役中获胜,奥地利被迫同法国签订和约,反法联盟瓦解。在这种局势下,英国也不得不与法国签订《亚眠和约》,英国撤出马耳他,不干涉荷兰、德意志、意大利的内政,承认法国在欧洲占领的领土,撤出在海外占领的殖民地。开普殖民地也归还给巴达维亚共和国。不久,英国重新同法国开战,于1806年卷土重来,再次占领了开普殖民地。在1814年—1815年的维也纳和会上,英国在向荷兰支付了六百万英镑的补偿款后,把开普地区据为己有。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有三十多万复员的士兵和水手涌入国内的劳力市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英国决定向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南非组织移民。移民到开普的英国人很快便在数量上压倒了已经移民到这里一百多年的南非荷兰人。这时的英国在全世界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要将帝国的所有殖民地变成英国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而开普殖民地的经济基础,是建立在布尔人牧场主免费获得大片土地、并对当地黑人实行奴隶制度这种落后的经济形态下的,显然不符合英国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19世纪30年代,英国人宣布开普殖民地的土地为“皇家土地”,不再允许布尔人农场主们免费占据、开发,而实行土地拍卖制度,同时限制布尔人向奥兰治河以北移居,此外,英国还在1834年宣布废除开普殖民地的奴隶制度,并用严格的殖民地官吏任用制度取代了布尔人的传统自治议会。英国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在南非宣传的“人人平等”思想招致抱有种族主义思想的布尔农场主的反感。他们表示:“如果让奴隶享有与基督徒平等的地位,那么我们宁愿离开。”
1836年春天,大批对英国殖民政策感到不安和不满的布尔人农场主们抛弃了自己的牧场、房子,驾着牛车,赶着牲口,带着全部家当和奴隶,离开原先居住的赫克斯河谷和布立德河谷(在开普敦附近),开始向南非内陆地区的大迁徙。大迁徙断断续续持续了四年,参加大迁徙的布尔家庭组成若干个自卫民团。牛车既是运输工具,又是家,又是礼拜堂。夜间迁徙者把牛车围成首尾相接的圆阵,组成防御工事,提防当地的祖鲁人和科萨人的进攻。这次迁徙被称为“大迁徙”(Groote Trek)。
迁出开普的布尔人迁徙者分为两路,一路向东北的纳塔尔地区前进,在民团司令官安德列斯·比勒陀利乌斯(Andries.W.J.Pretorius,老比勒陀利乌斯)的指挥下,在血河之战等战役战胜了当地的祖鲁人,于1840年在纳塔尔地区成立了纳塔利亚共和国,首都为彼得马里茨堡。1842年,英国人以布尔人同受英国保护的土著酋长国交战为由,在德班港登陆,于1843年包围了彼得马里茨堡,吞并了纳塔利亚共和国。当地的布尔人不愿意接受英国的统治,在老比勒陀利乌斯的带领下,再次向西边的内陆高原地带迁移。
第二路布尔人迁徙大军则向北,一部分越过瓦尔河,与从纳塔尔向西迁徙的布尔人会合,建立了几个名为“共和国”的小殖民区,如莱登堡共和国、温堡共和国。通过同当地部落和土著王国的战斗,这些小殖民区最终在1849年合并,建立了南非共和国(Zuid Afrikaansche Republik),又称为德兰士瓦共和国,德兰士瓦的意思为“越过瓦尔河”。其首都被命名为比勒陀利亚,以纪念带领布尔人摆脱英国统治的老比勒陀利乌斯。老比勒陀利乌斯以布尔人的代表自居,出面和英国人谈判,德兰士瓦共和国的独立在1852年获得了英国的承认。一年之后,老比勒陀利乌斯去世,其子马蒂乌斯·比勒陀利乌斯(Martius Pretorius,小比勒陀利乌斯)出任德兰士瓦首届总统,最终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德兰士瓦国家。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另外一部分布尔人留在了奥兰治河以北、瓦尔河以南的地区,他们建立了自治政府,接受纳塔利亚共和国的领导,在纳塔利亚共和国灭亡后,这里的布尔人于1844年宣布独立,并在1854年同英国签订《布隆方丹协定》,建立了独立的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Republik Van Die Oranje Vrijstaat),首都为布隆方丹。小比勒陀利乌斯几次试图吞并奥兰治自由邦,统一布尔人国家,但是因德兰士瓦内部的权利斗争而未能实现,所以南非得以维持两个布尔人国家长时间并存的局面。
在1877年—1880年英国统治德兰士瓦的三年期间,布尔人的民族情绪高涨,德兰士瓦和开普两地的布尔人联合起来,于1880年在开普敦成立了民族主义组织——阿非利卡人大会(Afrikander Bond),并且在独立的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也发展了分会。布尔战争期间,英属开普殖民地和纳塔尔省的阿非利卡人居民普遍参加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军队,或为其游击队提供帮助。
布尔战争结束后,英国采取与阿非利卡人和解的政策。1906年,在扬·克里斯蒂安·史末资将军的努力下,德兰士瓦获得自治地位,1907年奥兰治河殖民地也获得了自治地位,恢复了奥兰治自由邦的旧名。1909年,为了统一南非的殖民地财政、关税、铁路,英国国会通过了“南非法案”。1909年9月20日,英王爱德华七世批准了议会提出的建立南非联邦的法案。1910年5月31日,由开普、德兰士瓦、奥兰治自由邦和纳塔尔共同组成的南非联邦(Union of South Africa,Unie Van Suid Afrika)成立,南非成为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一样的自治领地。为了妥协旧英属殖民地和新吞并各行省之间的利益关系,南非联邦的首都也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分别设在开普敦、比勒陀利亚和布隆方丹。此时居住在南非四个殖民地的阿非利卡人已有60万人,远远超过英裔白人的数量。他们具有相同的文化、宗教(加尔文派改革教会)和语言(由荷兰语演化而成的阿非利卡语);英布战争大大促进其民族认同的心理状态的形成,南非联邦的成立则使他们合并成为单一国家。经历了长期演化和认同过程,在布尔战争之后,南非的荷裔移民后裔终于形成为一个统一的阿非利卡人民族。南非联邦成立后,原来各殖民地中的阿非利卡人政党很快结合成单一的政党——南非党,由路易·博塔任主席。在1910年9月的南非第一次普选中,南非党得到阿非利卡人农场主的一致支持,击败英裔的联邦党,在1911年11月正式成立南非联邦政府。
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结束后,在一部分阿非利卡人当中出现了扩大种族范围的倾向,鼓励以阿非利堪斯语为第一语言的南非和纳米比亚籍有色人种宣布自己为阿非利卡人。在阿非利堪斯语中,黑人、印度人等非白人人种被称为“kleurlinge”,而这些操阿非利堪斯语的有色人种则被称为“bruine afrikaners”(棕色阿非利卡人)或“bruinmense”(棕色人种)。他们在种族隔离时期的南非也被称为混血人种,或巴斯特人(Bastera,意为“杂种”),纳米比亚的雷霍博斯人(Rehobothers)与其来源相同。
南非和纳米比亚的混血人种出现于18世纪下半叶,是迁徙到南非内地的布尔农民与祖鲁、科萨、纳马等土著民族妇女通婚的结果。他们操阿非利堪斯语,起荷兰名,信仰加尔文教派。在南非和德属西南非洲,混血人种曾与布尔人一同展开对黑人的战争,作为报酬,他们被允许保留自己的土地。
考虑到南非殖民时期和种族隔离时期不同种族间的严格界限,白种阿非利卡人的这种态度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进步。但是操阿非利堪斯语的有色人种并不认为自己与白阿非利卡人属于同一种族,因为经过漫长的隔离,他们已经发展出了完全不同的种族文化。同时,“阿非利卡人”这个词语的种族主义背景容易令人产生不愉快的联想。这些人倾向于用更加中立的形容词格“阿非利堪斯人”(Afrikaanses)来称呼自己。
阿非利卡人与布尔人
有相当一部分阿非利卡人仍然用“布尔人”这一称呼。这些人大多是居住在原英属开普省范围之外的布尔共和国公民后裔,他们的祖先包括1690年迁出荷兰东印度公司开普领地的布尔人和1836年“大迁移”的布尔人。“阿非利卡人”的叫法在1930年代得到南非联邦政府(当时为英国自治领)的鼓励,因为这个称呼不会使人联想到著名的两个布尔共和国,因此有一种“民族统一”的语感。但是那些坚持拒绝与英国人和解的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后裔则坚决拒绝自己被称为“阿非利卡人”。他们认为自己的祖先比留在英国殖民地的阿非利卡人更加珍视自由,在遇到殖民企图时奋起抵抗,因此不应与那些甘受英国殖民统治的阿非利卡人划为同一民族。
第一次布尔战争,1880年12月16日至1881年3月6日,是英国与南非布尔人之间的一次小规模战争。
1876年,英属纳塔尔省总督谢普斯通(Sir Shepstone)于前往德兰士瓦共和国进行游说,劝其接受英国统治。由于财政困难,以及面临与东边祖鲁人王国的大规模冲突,德兰士瓦共和国接受了归并英国的要求。1877年4月,英国发表声明,德兰士瓦共和国成为英国殖民地,任命谢普斯通爵士为行政长官。德兰士瓦总统伯格斯辞职。
1879年祖鲁战争之后,英国消灭了祖鲁王国,解除了布尔人面临的最大威胁。由于英国人统治德兰士瓦共和国的三年期间,并没有着手改善中下层布尔人的生活条件,也没有增加投资、改善当地的财政、经济和政治生活,反而允许英国商人进行土地投机、向布尔人补收以前欠德兰士瓦共和国的税款,引起了布尔人民广泛的不满情绪。
1880年9月,为了从土著手中收缴金伯利钻石矿以工资形式发放到黑人劳工手里的大量枪支,在英国保护国巴苏陀兰(今莱索托)发生了“缴枪暴乱。”英国驻德兰士瓦的主力部队南下镇压暴乱,留在德兰士瓦的英军总数不超过三千人,只驻守在比勒陀利亚、吕斯滕堡、莱登堡、斯坦德顿等几个重要城镇,防务空虚。该年12月16日,五千多不满英国治理的布尔人聚集在帕尔德克拉尔举行国民大会,宣布进行武装反抗,恢复南非共和国。推举在布尔人当中德高望重的保罗·克鲁格(S.J.Paulus Kruger)、皮埃特·茹贝尔(Jacobus “Piet” Joubert)和小比勒陀利乌斯(Martius Pretorius)三人为首领。同日,新组成的三人政府将南非共和国的独立声明送到了比勒陀利亚驻军的手中,英国人拒绝接受,下令各地驻军火速增援比勒陀利亚。
1880年12月17日,布尔人市民和英国驻军的冲突在波切夫斯特鲁姆爆发。12月20日,驻扎在莱登堡的英军第94团两个连驰援比勒陀利亚,在布龙克霍斯特干河(Bronkhorst Spruit)遭到布尔民团的伏击,第一场战斗打响。由于布尔人采取了游击战的战术,在交战中,英军247人中有77人阵亡,157人受伤,布军只有2人死亡,4人受伤。
1881年1月,增援的英军部队从纳塔尔殖民地出发,向德兰士瓦进军。英军司令科利将军(Sir George Colley)率这支千余人的援军,西进德兰士瓦。在纳塔尔与德兰士瓦边境的朗峡(Laing's Nek)受到茹贝尔将军的阻击。英军有93人被打死,133人受伤,54人被俘,科利本人也在山顶被击毙。布军方面只有1人阵亡,5人受伤。
1881年3月6日,英国和德兰士瓦军队签订停战协议,8月3日双方又签订了《比勒陀利亚协定》。该协定规定,保证德兰士瓦可以建立在英国女王宗主权下的完全自治的政府,英国保持三项特权:控制德兰士瓦对外关系;保持对德兰士瓦同非洲部落关系的控制权;战时英军有权借道德兰士瓦。
第二次布尔战争,1899年10月11日至1902年5月31日,英国与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之间的战争。
1884年,探矿专家在德兰士瓦共和国的比勒陀利亚和瓦尔河之间的一个偏僻牧场上,发现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威特沃特斯兰德金矿(简称兰德金矿,Rand)。随后在这座金矿上建立了约翰内斯堡。来自金矿的利润和税收使德兰士瓦共和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同时也加剧了与英国的摩擦。
1890年,德兰士瓦政府宣布定居在约翰内斯堡的外国侨民要缴纳全额的赋税,但不得享受参加总统和立法会(Volksraad)选举的权利,除非在德兰士瓦住满14年并归化国籍。此外,所有的外侨都不能担任政府公职,其子女不能上政府资助的学校。这一法律遭到了英国的抗议,因为德兰士瓦的外侨大多是英国人。德兰士瓦同英属南非殖民地之间的贸易战和关税壁垒、德兰士瓦对国内英资矿业公司的高额税收和经济限制,是19世纪晚期德兰士瓦同英国之间关系紧张恶化的三大主要原因。
布尔人的战争计划是,在英国援军到达南非之前,集中优势兵力,分为两路,一路向东进攻纳塔尔,分割并包围两个主要的英军据点——莱迪史密斯(Ladysmith)和邓迪(Dundee),并占领德班港,获得出海口;另外一路向西南,占领西开普铁路线上英军主力驻扎的两个战略要地——马弗京(Mafeking)和金伯利。同时,在开普殖民地煽动布尔人暴乱,牵制英军兵力,尤其是破坏东西两条开普铁路的运输,阻止增援的英军利用铁路向北挺进。此外,为了防备非洲土著趁开战之机进攻布尔人,由普林斯洛将军(Antonie Princloo)率重兵驻守远离前线的象河流域,防备佩迪人的暴动,800—1000人的民团驻守斯威士兰边境,1000人的民团驻守卡利登河谷的巴苏陀边界。
第一阶段
①塔拉纳山战役
1899年10月12日,由德兰士瓦军队和奥兰治武装部队组成的布尔联军向东开拔。布军总司令皮埃特·茹贝尔将军率领主力部队,从东奥兰治翻越德拉肯斯山,进入纳塔尔殖民地,直扑纳塔尔英军主力所在地莱迪史密斯。10月20日清晨,追击的布军在塔拉纳山(Talana Hill)同驻扎在这里保卫莱迪史密斯外围防线的一旅英军发生了战斗。布军指挥官梅厄将军(Lucas Meyer)利用有利的地势和晨雾的掩护对英军发动了突然袭击。英军损失465人,布军损失145人。
另一支布军由有“西德兰士瓦之狮”之称的德拉瑞将军指挥,在10月11日进入英属贝专纳兰境内,切断了西开普铁路干线,从而阻隔了开普地区与罗得西亚间的联系。德拉瑞将部队分为两路,一路由克龙耶将军(Piet Cronje)指挥,包围马弗京,另一路(主要是奥兰治人)由路易·博塔(Louis Botha)指挥,包围了钻石重镇金伯利。
第三支布军渡奥兰治河南下,吸收了英属开普殖民地的小股布尔人武装,在开普东北地区活动,威胁东西开普铁路线。英军不得不对奥兰治河铁路大桥严密防守,提防布尔人的炸桥企图。西开普铁路线上最重要的铁路枢纽站和军用物资集散地德阿尔(De Aar)也遭到了布尔人的骚扰。为了保护东西开普铁路的正常通行,英国人不得不把4.7英寸的海军炮安装在列车上,在其掩护下慢慢推进,一小段一小段地修复铁路。
②莱迪史密斯会战
1899年10月30日(后来被英军称为 “悲哀的星期一”),莱迪史密斯的四千英军在乔治·怀特中将(Sir George White)的指挥下向布军发动反攻,在尼科尔森峡谷(Nicholson’s Nek)同茹贝尔指挥的布军主力遭遇,英军战败,损失1272人,余部退回莱迪史密斯,旋即被包围。由于莱迪史密斯防守严密,茹贝尔几次攻城不克,于是派出斥候部队深入英军腹地,前至到埃斯特考特(Estcourt)一线,侦察可以用来进行固守的地点。其余的主力部队则在莱迪史密斯周围扎营休整,等待英军海外兵团的到来。
10月底,由英国援军(南非远征军)总司令、曾经在爱尔兰镇压过当地起义的雷德弗斯·布勒上将(Sir Redvers Buller)率领的两万英国部队终于到达开普敦。从11月中旬开始,布勒指挥的英军在东、中、西三条战线上向布军发动反攻:梅休因中将(Lord Paul Methuen)在西线解金伯利之围,弗兰奇中将在中线进攻奥兰治自由邦,布勒将军率领主力部队在东线解莱迪史密斯之围。
布勒上将于12月15日清晨在莱迪斯史密斯西南的小车站科伦索(Colenso)对那里的布军发动进攻,企图强渡图盖拉河(Tugela River),前往莱迪史密斯。布勒指挥的兵力包括英军第二、第四、第五、第六旅,共计16000人,此外还有四个轻骑兵团、由殖民地骑兵组成的三个枪骑兵中队。炮兵则有5个炮兵连,30门大炮,此外还有16门海军的12磅炮和4.7英寸炮。包括骑兵和炮兵在内,布勒的总兵力为22000人。投入科伦索之战的布尔军队包括来自约翰内斯堡、海德堡、克鲁格斯多普、弗赖黑德、乌得勒支等八个地区的民团,奥兰治自由邦的部队,还有约翰内斯堡和斯威士兰的白人警察部队,共计3500人。此外还有一门120毫米德制克虏伯榴弹炮,1门75毫米克虏伯野战炮,2门75毫米法制什耐德-克鲁索加农炮,1门37毫米马克西姆速射炮(PomPom)。由于布军事先隐蔽了炮兵阵地,以及英军统帅的指挥失误导致兵力分散和战术死板,英军在此次战役中遭到惨重失败,阵亡1139人,失踪250人,丢失10门大炮。布尔军队仅仅阵亡8人,伤30人。
在莱迪史密斯会战的同一时期里,英军在西线的金伯利和中线的斯托姆贝格也遭到失败,损失2800多人,在英国陆军史上被称为“黑暗的一星期”。布勒上将因为兵败,引咎辞去英国远征军总司令的职位。
第二阶段
1899年12月17日
罗伯茨勋爵(Lord Frederick Roberts)被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勋爵任命为南非远征军总司令,基钦纳(Lord Herbert Kitchener)为参谋长。由于遭到失利,好战情绪在英国国民中高涨,索尔兹伯里内阁“将战争进行到底”的政策得到支持。
1900年1月10日
罗伯茨和基钦纳抵达开普敦。他们带来了本土的第七军、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的增援部队,以及驻印度和锡兰的三个骑兵分队。到1900年1月,南非战场上的英军增至18万,3月再增至22—25万人,居于绝对优势。此外,还有几千匹军马从英国和澳大利亚运抵南非,增加了英军的机动性。
1900年2月
在权衡了战场局势之后,罗伯茨改变了战略,将主攻方向从纳塔尔西移到中路兵力较弱的奥兰治地区,同时改变刻板的正面强攻战术,采取迂回夹击的策略。西线方向,英军击败布军最凶猛的“黑将军”皮埃特·克龙耶指挥的民团,于2月16日解放被围困数月之久的金伯利。东线英军于2月27日发动攻势,3月3日在多得雷赫特(Dordrecht)打败了布尔人,终于得以解莱迪斯史密斯之围。
消灭了最强悍的克龙耶对其左翼的威胁之后,罗伯茨将主攻兵力转回奥兰治,稳步向北挺进。由于吸取了第一阶段失败的教训,英军改变了战术。在遭到布军伏击时步兵部队不再保持队形,而是就近挖掘战壕,掩护骑兵对布军阵地发动冲锋。在这种战术下,布军在白杨树林(Poplar Grove)、亚伯拉罕牛栏(Abrahams Kraal)等地的阻击接连失败。3月10日,英军第六师和第七师在亚伯拉罕牛栏击败了布军装备最精良的约翰内斯堡警察部队。3月12日,奥兰治自由邦总统马蒂乌斯·斯泰因带领政府和国会官员逃出首都布隆方丹,逃往北方的克龙斯塔德(Kroonstad)。3月13日下午,英军开入布隆方丹。3月中下旬,英军部队伤寒流行,罗伯茨不得不下令就地休整,英军的攻势被迫中断。3月26日,布军总司令茹贝尔在柳树农庄(Willow Grange)之战中再次坠马重伤,次日宣告不治。根据他的遗愿,擅长游击战的路易·博塔(Louis Botha)继任布尔野战部队总司令。
1900年4月底
又有一大批英国援军开到南非。经过兵力调整,在主攻方向上,罗伯茨有八个步兵师(第3、6、7、8、9、10、11师、殖民地师)和第12骑兵师。英军在5月初重新发动进攻。5月12日,罗伯茨的大军攻克奥兰治自由邦的新首都克龙斯塔德。由于接连遭到失败,布尔人的士气一落千丈。在罗伯茨的宽大许诺下,许多在英军后方活动的民团团员纷纷向英国人投降,交出武器,然后返回自己的农场。到5月中旬,仍在战斗的布尔人只剩下了两万多人。
1900年5月24日
米尔纳勋爵在布隆方丹宣布英国兼并奥兰治自由邦。吞并奥兰治之后,英军加紧向德兰士瓦进攻。5月29日,弗兰奇将军指挥澳大利亚骑兵部队,在约翰内斯堡南郊的克利普河击败了最后一支防御部队。5月30日,克鲁格总统乘坐火车离开首都比勒陀利亚。5月31日,罗伯茨进入约翰内斯堡,6月5日清晨开进比勒陀利亚。
1900年9月1日
罗伯茨宣布英国兼并德兰士瓦,并宣称战争结束。9月11日,克鲁格总统得到流亡的德兰士瓦政府授权,抵达葡属莫桑比克首府洛伦索马贵斯,10月19日,克鲁格乘坐荷兰女王威廉明娜派来的巡洋舰格尔德兰号(De Gelderland)前往欧洲求援。
第三阶段
攻占比勒陀利亚之后,罗伯茨的4万部队在原地休整。但英军从开普敦到比勒陀利亚的漫长补给线受到了仍在抵抗的布尔人的袭击。此时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主要城市和铁路线已经被全部占领,布军开始转入游击战。在约翰内斯堡和比勒陀利亚两地,英军还挫败了多起布尔人的暴动企图。
罗伯茨将军于1900年11月29日离开比勒陀利亚,回国接任英军总司令的职务。他将南非军队的指挥权交给基钦纳勋爵,伊安·汉密尔顿勋爵(Lord Ian Hamilton)接任参谋长。
退出城市的布尔军队此时已经化整为零,组成多股游击队。布尔人的游击队在德韦特、德拉瑞、博塔、扬·史末资(Jan Smuts)和詹姆斯·赫尔佐格(James Hertzog)等人的领导下,发挥野战骑射之长,袭击英军交通线,掠取英军给养,歼灭小股英军。1900年12月至1901年4月,布尔游击队在博塔和德韦特的指挥下深入英属开普殖民地作战。1901年4月到9月的冬季战役中,布军游击队对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英军发动多次偷袭,并屡屡得手,俘获大量军火、给养和大炮。1901年9月至1902年5月,史末资和赫尔佐格再次进入开普殖民地。他们率领5000名骑兵,分成若干小股游击队,奔袭千里,深入英军大后方,一直推进到大西洋沿岸和开普敦近郊,迫使英国在开普地区宣布戒严。
为了早日结束战争,从1901年3月开始,基钦纳采取碉堡战术、焦土政策和设置集中营来对付布尔人的游击队。在布尔游击队活动的地区,英军架设铁丝网,将布尔共和国分割成若干绥靖区域,进行分区扫荡。铁丝网的总长度达6000公里。绥靖区内每隔1至2公里设一座木板碉堡,派士兵驻守,凡是有人走近碉堡射程,一律射杀。共设置了八千多座碉堡。在这些绥靖地区内,凡发现布尔农场主帮助游击队,则周围10英里内的农场、房舍一律烧毁。此外,基钦纳还一改以往对战俘的宽大政策,投降、被俘的游击队成员,以及参加过游击队的成年男性公民,一律流放到遥远的印度、锡兰和百慕大战俘营。在开普殖民地和纳塔尔殖民地,凡有响应“拿起武器”的号召的荷裔英国公民,一旦被俘皆判处死刑。
为了彻底消灭游击队的活动基础,基钦纳下令先后将13.6万名布尔人妇女,儿童和老人以及八万多黑人仆役统统从被焚毁的农场上抓走,用敞蓬货车或牛车运到一起,关进集中营。
南非的集中营首创于1900年9月,起初是收容那些家园被焚毁的布尔军人家属的难民营,基钦纳在1901年将其改造为关押所有布尔平民的集中营。南非境内的集中营有50多座,分布在开普、德兰士瓦、奥兰治和纳塔尔的铁路线两侧,以及约翰内斯堡、布隆方丹、德班等大城市近郊。集中营内实行严格而苛刻的配给制度。每人每天四分之三磅玉米面、大米或土豆,一盎司咖啡,两盎司糖,半盎司盐,每周一磅肉(有亲属参加游击队的妇女和儿童得不到肉)。婴儿和六岁以下的儿童每天可以领到四分之一夸脱的牛奶。黑人集中营的情况更糟,但是他们可以得到黑人亲友的接济,也可以在宣誓效忠英国后被释放。集中营的四周环绕铁丝网,凡有试图翻越逃跑者一律射杀。集中营内人口密度极高,帐篷、毯子、衣服和药物奇缺,瘟疫流行,营养不良,死亡率极高,奥兰治地区白人集中营的死亡率在1901年10月曾高达40.1%。
集中营的高死亡率严重动摇了布尔军人的士气,同时也使英国人的形象在全世界面前一落千丈。英国妇女埃米莉·霍布豪斯为集中营的状况所震惊,向国内提交了一份长达15页的报告,描述了集中营内的惨状。霍布豪斯小姐被英国政府宣布为“祖国的敌人”,立即逮捕并驱逐出境。但是她回欧洲后坚持斗争,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在野的自由党以年青的威尔士民族主义者劳合-乔治为首,猛烈抨击保守党和陆军的野蛮政策.瑞士、德国、荷兰、法国、美国派出了视察人员,欧美各国向集中营内的平民捐赠了大量物资。在国际和国内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英国国会不得不派出调查团前往南非。在对基钦纳和集中营官员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后,集中营的配给和医疗条件方得以改善,死亡率迅速跌落到2%。
整个布尔战争期间,死在集中营内的布尔平民共有27927人,其中包括1676名老人,4177名妇女和22074名儿童。
保罗·克鲁格(1825—1904)政治家,德兰士瓦共和国总统。南非最大的国家公园以其命名
扬·克里斯蒂安·史末资(1870—1950)政治家,南非总理,英国陆军元帅
德克勒克(1936—2021),政治家,旧南非共和国最后一任白人总统,推动种族隔离制度的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