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谦受

更新时间:2024-06-15 17:56

陆谦受(1904~1992)广东省新会人。幼年随父赴英国,1930年毕业于伦敦英国建筑学会建筑学院(Dip.A.A),为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会员(A.R.I.B.A)。1930年回国,任上海中国银行建筑科科长。1935年当选为中国建筑师学会副会长。1949年联合留英归来的王大闳、陈占祥、郑观宣等组成“五联建筑师事务所”。1949年后赴香港。50年代曾以自己的事务所与甘铭、周耀年及李礼元等建筑师事务所合作参与香港大型村屋——苏屋村的部分设计。1992年去世。

个人作品

建筑

著作

建筑思想

他倡导的建筑主张是,一件成功的建筑作品,第一不能离开实用的需要;第二不能离开时代的背景;第三不能离开美术的原理;第四不能离开文化的精神。

作品介绍

金城银行旧址建筑位于河南路17号的金城银行(现为青岛市商业银行)旧址,。平面近“L”形,占地面积802平方米,建筑面积2190.9平方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主入口面对道路交叉口,顶部设一高耸的仿欧洲古典式钟楼形成构图中心,同时起到街道的对景作用。建筑面积依然采取分段式处理手法,一层为凝重的实墙形式,墙面配以竖向方窗,花岗石墙裙采用横向凹缝作为装饰,构勒出建筑基座部分沉稳和凝重的气氛。为了协调这种底部的实面效果,建筑主入口甚至也采用开设一处并不宏大的方形门洞手法,此举使人感到门庭有些局促。正门两侧大面积的实墙上,左右设有青铜壁灯。建筑与道路间的相互关系处理仍为台阶直入大厅形式。立面上将建筑的二、三层作为整体设计,转角处墙面上设五根爱奥尼式柱,顶部为三角山墙,并作了细部处理,整个建筑为全三层纵向沿道路转角水平展开的方式,为打破屋顶部分的立面轮廓,门庭中轴线上部设置了仿欧洲19世纪市政厅式钟楼,高约12米,形成建筑的高潮点。整组建筑给人华丽、俊秀且古典的感觉,属仿欧洲古典复兴式风格,建筑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形式、外墙为黄灰色。

该建筑由中国建筑师陆谦受为主设计,施工图设计者为梁华生,完成于1934年4月27日,建筑建成于1935年9月17日,是青岛银行建筑中另一重要的代表作品。

上海中国银行大厦于1936年建成,1937年投入使用。作为主要设计人的著名华人建筑师陆谦受,特别注意在当时十分流行的西式建筑风格、形式、材料中,努力融入传统民族风格,使它成为外滩“万国建筑”群中最具中国特色的一座建筑。很长一段时间里,四角攒顶、斗拱撑檐的“中”式中国银行大厦与尖顶高耸、带有明显西方装饰艺术派风格的和平饭店北楼(旧称“华懋饭店”,又名“沙逊大厦”)珠联璧合,成为外滩建筑群北段的标志性建筑,也常被作为整个上海市的标志性形象,印入信封、邮票明信片和其他许多宣传品。

这幢大厦一落成就遭遇日本侵华战争,战后又逢多次社会事件,使它的许多细部受到严重破坏。像它的正门门楣上,原有一座非常别致的浮雕“孔子周游列国”———三十多个渔樵耕读、吹拉弹唱、航船打铁、裁衣补锅的大小人物一字排开,表述了“财富源于劳动,金融基于士工”和传播“富民强国”理念的深刻寓意;同时,这些人物又以崇尚“克己复礼”“廉洁自律”的孔子作为核心,突出了金融业崇尚智慧、讲究秩序和规则的精粹理念。可是过去很长时间里,这整个浮雕被厚厚的水泥涂盖着,以致被许多人遗忘。负责保护性修缮装饰工程的著名古建筑保护专家章明及其团队,从原始设计立面图与简单的文字记载入手,通过反复查证,准确地“发现”了这幅浮雕的存在位置。再采取了多次冷缩热胀的方法,终于剥离了所有覆盖物,使“孔子周游列国”重见天日。其他如立面装饰中由高至低变形的钱币型镂空窗框,塔楼上带有“中”字型镂空石雕图案的窗户,装有中国古代“节节高”民族花饰的铸铁隔栅,营业大厅天花板上“八仙过海”的图案,以及大厅两侧那两排各八根用大面淡黄色洞石与局部镶嵌的黑色大理石形成对比与统一的大柱,也无不经过了反复查证、精心测量、仔细修葺,力求恢复原样或原来风格,使整幢大厦由上到下再次焕发出古色古香。

整修过程中,许多构件和材料都是设计团队不辞劳苦,四处奔走才觅得可以乱真的物料。像在东立面主大门两侧,为有别于汇丰银行的大雄狮、欧洲神话人物头像的雕塑,当初设计师就精心设计在大门口安置一对中国独有的聚财、护财神兽———“貔貅”(俗称“辟邪”)大石雕。但这对神物早被砸、迁到其他地方,空留雕塑基座。章明与她的助手们对应老图纸和老照片,确定了原有雕塑的大致形象,再请雕塑专家精心雕刻施工。最后,这对貔貅也“原样”恢复,重新在中银大厦门前威风凛凛地上岗值勤。

同济学派

在中国近代和现代建筑史上,同济大学建筑系占有重要的地位,甚至有学者称之为建筑史上的“同济学派”和“同济风格”。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同济大学建筑系荟萃了众多建筑大师和美术大师,他们的教育背景、教育思想、建筑理念和创作风格组成了百家争鸣、学术繁荣的多元化状态,这里也成了国际建筑文化交流的中心。

同济大学建筑系虽然正式成立于1952年9月,但其前身是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之江大学建筑系,并吸纳了来自同济大学土木系、复旦大学土木系、交通大学土木系的教师,上述这些学校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之江大学的前身是1845年建立的崇信义塾,1867年迁杭州,改名育英义塾,1897年更名育英书院,1906年扩充为大学,1914年正式改名为之江大学。之江大学土木系设立于1929年,1938年开设建筑课目,陈植、罗邦杰、王华彬、伍子昂、吴景祥、陈从周颜文梁、吴一清等建筑大师和学者曾执教于之江大学建筑系。圣约翰大学成立于1905年,前身是1865年成立的培雅书院和1866年成立的度恩书院,两所书院于1879年合并为圣约翰书院。圣约翰大学建筑系成立于1942年,黄作燊、陆谦受、钟耀华、王大闳、李锦沛、陈从周程及、鲍立克、陈占祥、李德华、白德懋、樊书培、王吉螽、罗小未、翁致祥等建筑大师和学者都曾执教。正是这些来自各地的学校和大师们孕育并培养了同济学派。

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络众家之学府也”。同济学派的大师们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和文化背景,无怪乎在“文革”时期同济大学建筑系曾被讥讽为“八国联军”。他们中的许多人学贯中西,有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学识广泛,多才博学,很早就创导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