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民歌

更新时间:2022-09-14 00:58

陇东民歌是流传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平凉市部分地区的传统民歌,也称庆阳民歌。陇东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特别是在陇东革命根据地时产生的《绣金匾》、《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和《军民大生产》等曲目,使陇东民歌唱红了全中国,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在中国民歌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属于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甘肃省东部的庆阳等地,习称陇东,古称北豳。周祖不窋及其子鞠、其孙公刘三代,曾在叫的陇东(主要在庆阳)创业和“教民稼穑”,豳民众缘此历经了从渔、狩、牧、游到定居农耕的划时代转折,生产飞速发展。发达的文化与民众先进的生活息息关联,诞生了许多反映周先祖功勋和民众劳动生息的歌谣。相传由大文学家、思想家孔子亲自删定的《诗经》(实为民歌集)就集中再现了陇东民间歌谣,其中《豳风·七月》、《大雅·公刘》、《小雅·采薇》等篇目,就艺术地记载了陇东民歌。这里又是古代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历经800余年的古义渠国,曾在这里建都,雄霸四方。其时,民歌已进入宫廷,成为上层统治者的享受娱乐品。

随着时代的变迁,陇东民歌不断吸收各种文化元素,通过碰撞、交融,并与当地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相磨合,形成了一种有自己特色风格情调、艺术趣味的艺术之花。代代滋生,又口耳相传,真实地记录着庆阳人民在各个历史阶段中的真情实感,并是他们评判社会、追求理想、愿望,认识生活的总谱。许多传统民歌因从内容上难以确定它产生的具体历史阶段,属“无朝代”民歌,但从它采用的音乐曲调来看,很是古老,如[倒推船]、[剪靛花]、[哭长城]、[五更]、[悲宫]、[西凉调]、[送情郎]、[刮地风]等都是13-17世纪时元明时期的老曲牌。

传承发展

陇东民歌具有一脉传承性,而在句式、语言、词藻的运用上,时代的印记十分彰显。《诗经》句子凝练,内韵深刻,雅气十足,以四字句为主。到乐府时代,依然承继了前代的这般句式。到南北朝时期,这种绵亘的陇东民歌体,又有所突破,普遍成了约有长短的句子。随着白话文运动的启始和普及,从汪庭有、孙万福们起,陇东民歌口语的痕迹深重,通俗的味道更浓郁。

陇东民歌,蕴涵了三种内容,一是生活的艺术写照、反映;一是朴素情感的自然流露;再一类便是爱之烈的激情表达。公元17-20世纪初的清、民两代,陇东民歌极为兴盛,并逐渐有了书面记录,民间一些闲散文人、民间艺人偶尔有手抄本。《林则徐禁鸦片》、《打老袁(袁世凯)》、《刮民党》等时政歌谣层出不穷,反映劳动人民平凡生活的歌谣更加广泛。

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陇东地区,大小军阀相互混战,争夺地盘,加上地方土匪势力的危害,陇东人民更加痛苦不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到陇东地区后,人民群众被压抑的情感得以发泄。反映到民歌上,人民群众以鲜明的阶级性,饱满的热情颂唱革命,颂唱中国共产党;以刀与剑的尖锐与激愤控诉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一直传唱不衰的《绣金匾》、《军民大生产》、《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就是这个时期人民群众的杰作。并成为陇东民歌发展史上的一座引人注目的里程碑。

陇东民歌的艺术风采吸引了众多的知名人士的视线。20世纪40年代,周扬、贺敬之、艾青等文坛前辈为培养它的健康成长,作出了辛勤的关怀和扶持。马可、李焕之、张寒晖、柯仲平、清宇一批作家、音乐家、评论家来陇东采风,与民间艺人一道挖掘、整理、创造,使其思想性、艺术性都得到了一定的升华,成为祖国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部分珍贵的遗产。

遗产保护

新中国成立后,陇东民歌受到地方政府部门及文化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一些有识之士进行采访、记谱,为它的留存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1980年以来,文艺工作者对陇东民歌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搜集整理,结集成卷入曲者计有3000余首。未人曲者也约占整体的一半,数以千计的陇东民歌登上了“大雅之堂”,有的被载人文林书海,有的被电影、电视荧屏所利用,有的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亮相闪光,有的在各级民间文艺演出中获奖,它的艺术魅力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感受,所欣赏。

表现内容

作为一种民间音乐,陇东民歌,包罗万象,囊括了劳动人民的一切生活层面,人民性极为强烈。从内容上划分,可分为时政歌、劳动生活歌、婚姻爱情歌、祭祀歌、庆典歌、历史传说歌等等。许多歌子在内容上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他”的复杂状况,因此这是个大致的区分,要想作出科学的、准确的门类区分,是难以办到的。因而,这正是它色彩斑斓的一面。

体裁形式

从体裁形式上分,主要是小调,其次是信天游。

小调

小调长于叙事,兼顾抒情,大多有人物,有故事情节,有场景,甚至有时间、地点,歌子有长有短,长的一二百行,短的一般为四行一首,少量的为两行或三行一首,如“袁世凯,好大胆,民国三年当洪宪”即为最短的民歌。句式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十言的,还有各种长短句相间的。词格各有不同,《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传统戏曲的唱词节奏各有借鉴运用,反映了陇东民歌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的特点。长短句打破了结构上的工整,灵活自如,更利于老百姓随口叙事抒情。小调常被人称为“俚巷之曲”,庆阳、西峰、镇原、宁县等地流传较多。

信天游

信天游大多流传在环县华池合水等北部山区,篇幅相对短小。每首几句,十来句,二十来句不同。每段两句,上下句结构;语言开采角度极为灵活多变,韵脚转化自如;在七字句、十字句的基础上,可随时增减字数,风格浪漫自由。信天游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常用比兴修辞手法,上句联想渲染,下句点出实意,抒情色彩浓厚。信天游尤其善于表现爱情题材,它高亢而宛转,粗中见细,情感缠绵。乡人常把它称为“野调调”,其实,这个“野”字,并无贬低之意,正是高昂、粗犷的歌唱风格的反映。

劳动人民与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山头上、田野里、农家的炕头上、绣房里、磨窑里都是他们自由的演唱场所。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一领众合等。骂皇帝,赞英雄,唱古今,传奇闻,诉自己,皆是有感而发。

从陇东民歌的整体看,有曲者约占一半。它的发展衍变也很迅速。人民常用“旧瓶装新酒”的方法,使之与时代同步。如脍炙人口的《绣金匾》,是在传统情歌《绣荷包》的曲调上填上新词的,《咱们的领袖毛泽东》是在传统民歌《光棍哭妻》的曲调上装上新“酒”的。陕北艺人创造的《东方红》,从陇东民歌中也可找到它的两代母体—《骑白马》、《煤油灯》。

陇东民歌除陕甘宁边区时期极少的可知作者而外,其他几乎—全为无名氏。人民群众不断对它进行口头加工修改、锤炼,使之逐渐成为艺术品。一首歌子,如不符合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不符合当地的语言特色,人民不经任何人的允许,随口就改了,不管你文凭有多高。因此,它显示出土生土长的浓郁的地方特色,故被人赞之为“又老又好听”。

非遗信息

遗产级别: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批准文号:甘政发〔2008〕43号

批准日期:2008年6月13日

遗产类别:民间音乐

序号:4

遗产编号:Ⅱ—1

项目名称:陇东民歌

申报单位:平凉市崇信县庆阳市环县庆阳市华池县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