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义厚

更新时间:2024-02-21 10:46

陈义厚(1899-1935)字慈仁,成武县孙寺乡徐楼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先入山东省立第六中学学习,后转入北平医学专门学校。北平医专毕业后,参加冯玉祥部队,在鹿钟麟处任军医官。陈义厚思想解放,经常写信教育女儿不要缠足,劝其父亲利用自家的条件多资助村里的贫困户。

人物生平

出生于较富裕农民家庭。小学毕业后,考入山东省第六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医科大学,在校时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决心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运动中去。大学毕业后,曾在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任军医官。

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红五军团后,任军团卫生处处长。

1932年11月,任红五军团卫生部部长。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战场救护工作中,组成了师绷带所——野战医院——兵战医院——后方医院——总医院关联性的救护体系,及时抢救了伤病员。

1933年8月,任军委总卫生部红军卫生学校校长,亲自制定教学计划、学习制度,组织创办《红色卫生》杂志,指导红军卫生医疗工作。他领导红军卫生学校,从成立到1934年10月长征时,共培养军医班学员181名,调剂班75名,看护班300名,保健班122名,研究班7名。这些学员毕业后分配到红军各部队医院,成了红军卫生工作的骨干。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他奉命留在原地坚持斗争,任中央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参加游击战争。

1935年春,敌军向中央苏区大举进攻,积极组织将一大批伤员分散安置在群众家里。在指挥部队疏散转移时,遭受敌机轰炸,不幸牺牲。

人物经历

“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政策和红军反“围剿”胜利的影响下,该军广大官兵在参谋长赵博生(共产党员)、董振堂、黄中岳等人率领下,于1931年12月14日在宁都起义,编为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五军团。陈义厚任红五军团军医处长。

1932年,军医处改为卫生部,陈义厚任部长。是年,陈义厚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春,陈义厚率领红五军团卫生部参加了第四次反“围剿”的战场救护工作,组成了从绷带所--野战医院--兵站医院--后方医院--总医院的关联性救护体系,为及时抢救伤员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任红五军团卫生部长期间,积极贯彻中央军委总卫生部提出的“一切为了伤病员,一切为了指战员健康”和“预防第一”的方针,在五军团大力开展以消灭痢疾、疟疾、下肢溃疡等常见病为重点的群众卫生运动。

1933年8月,陈义厚任红军卫生学校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艰苦创业,自编自印讲义教材,自己动手搜集、制造各种标本、模型和挂图,通过多种渠道,充实教学设备,先后建立了图书室、模型室、试验室,促进了教学。红军长征前夕,卫生学校共培养医护人员686名,为红军各部队补充了卫生技术力量。陈义厚对病员诚挚热情,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医术精益求精。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是中央苏区医疗技术水平最高的医院。陈义厚在艰苦的战争条件下,挤时间编写了《诊疗手册》、《药物学》、《处方学》等书,还创办了《红色卫生杂志》。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时,为了管理留下来的8000多名伤病员,成立了中央苏区卫生部,由陈义厚负责。

1935年春,陈义厚在指挥部队转移时,遭敌机轰炸,壮烈牺牲。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