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进

更新时间:2024-10-21 14:14

陈向进,十一届民盟中央委员、十二届民盟中央委员、考古经济学资深研究者、著名陶瓷价格评估师、陶器“双料混炼”技术首提者,陶雏器(广州)文化研究事务所首席研究员,是陶器从无到有中间产物、中国陶器起源研究之“陶雏器”的命名者。近年来他一直专注从事甑皮岩陶文化研究,在挖掘与传播万年桂陶文化的路上不遗余力。他开展的史前文化与当代经济融合工作有望突破“史前文化社会关注度不高”的瓶颈,明确提出陶器起源经历过一个陶器雏形的发展阶段。他的研究成果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桂林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院等国家级、省级、市级考古专业研究机构联合出具考古研究成果综合意见书,他的考古研究成果载入中国博物馆协会史前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史前遗址博物馆》丛书向社会普及。

人物简介

“让文物活起来”,为深度挖掘以甑皮岩遗址为代表的桂林史前文化的内涵与精髓,自2014年起,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考古研究团队与民盟中央委员陈向进团队联合开展研究工作,共同形成桂林“万年智慧”“万年智慧圣地”等考古研究成果。“万年智慧”“万年智慧圣地”现在已经成为桂林市一张古老而崭新的文化名片。

文化房产资产化

2014年以来,以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陈向进及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原馆长周海为代表的史前考古工作者、经济学工作者等多学科专家联合开展研究,创建考古成果经济转化ADOS模式,研究出“文化房产资产化”一种全新的考古经济转化模式,桂林史前考古有望实现重大经济突破。桂林市有望开创中国文化房产经济先河,有望为政府财政创建一种全新的考古文化房产收入模式,构建国内经济大循环投资新业态。

万年桂陶研究

庙岩洞穴遗址考察

2013年4月19日,民盟中央委员陈向进在民盟桂林市委相关人员陪同下,到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李家塘村的庙岩洞穴遗址进行调研考察。此次调研是为了考证广西陶器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定位。

1988年,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庙岩洞穴遗址发现制作年代超过15000年的陶器,是迄今世界上所知年代最早的陶器之一,在中外考古界引起巨大轰动,“庙岩陶器”由此名闻天下。庙岩洞穴遗址现为桂林市文物保护单位。

甑皮岩陶雏器研究

2016年,陈向进联合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馆长周海先生共同发表陶器起源研究论文《甑皮岩首期陶双料混炼工艺及陶雏器初探》、《陶雏器——桂林甑皮岩首期陶》,对甑皮岩遗址出土的陶雏器双料混炼工艺进行初步探索。2016年2月至6月,陈向进与甑皮岩博物馆的考古专家共同形成甑皮岩首期陶是陶器从无到有起源阶段中间产物的共识,认为在陶器产生前经历过一个陶器雏形的发展过程,认为‘双料混炼’是甑皮岩首期陶的主要技术工艺,甑皮岩首期陶既是特殊的陶器,也是特殊的泥塑器,是陶器的雏形。决定将甑皮岩首期陶命名为‘陶雏器’,这个称谓必须可以同时包含特殊陶器、特殊泥塑器、陶器雏形这三个基本的特点。

“双料混炼”及“陶雏器”

陈向进是陶器“双料混炼”技术首提者及“陶雏器”称谓提出者,“双料混炼”是指利用一种自然泥土与另一种材料(土壤、石料、贝壳或其他材料)以骨肉相融的方式,按照一定比例配比,加适量水互相羼和,经过一定方式混练后,形成具有一定粘结力及抗烧炼能力的坯料,用其塑制的器物可承受一定程度的高温烧炼甚至炼而不裂的工艺;“陶雏器”则是采用双料混炼工艺制作,通过一定方式成型,未经烧制即可承受一定程度火烧不开裂,具有一定用途,在使用中不断经受火烧并形成一定致密度,尚未完全陶化的夹砂泥塑器。

2016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桂林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院等“五方单位”共同出具《关于“陶雏器”研究成果的综合意见》,一致认定:甑皮岩首期陶属于甑皮岩先民使用双料混炼技术制作成的陶雏器;甑皮岩首期陶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陶雏器,是特殊的泥塑器,也是特殊的陶器,是陶器的雏形,对研究陶器起源具有重大意义。

广西博物馆原馆长蒋廷瑜介绍,甑皮岩发现的陶雏器应该是陶器从无到有起源阶段的中间产物,甑皮岩第一期陶器是运用双料混炼工艺制作的陶器雏形遗存,是一项发明创造,蕴藏着万年前桂林先民非凡的智慧。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珍介绍,甑皮岩首期陶属于夹砂陶,考古工作者多年以来都是从材料组成、表现特征等方面分析甑皮岩夹砂陶,陈向进从制作技术的视角提出“双料混炼”,扩展了考古人的思维,“双料混炼”是考古学与土木工程学科结合的成果。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馆长周海表示,“双料混炼”是陶器起源研究的一个新认识、新发现。

万年智慧圣地

2001年至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桂林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院以及中国民主同盟广西区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组成“五方单位”,对甑皮岩首期陶进行了专题考古研究,一致认为:甑皮岩首期陶双料混炼工艺已经具备了制造技术的基本特点,彰显甑皮岩先民在一万两千年前已经发明创造并掌握了双料混炼技术,双料混炼技术是万年前人类的科学技术发明,桂林是具有万年历史的人类智慧圣地。

甑皮岩首期陶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陶雏器”,是陶器的雏型,是陶器研究史上的重大发现。双料混炼技术是万年前人类的科学技术发明,桂林甑皮岩遗址蕴藏着桂林先民的高智商与大智慧,桂林在一千多年科举选才体制中,状元、进士人数高居广西榜首,广西历代科举70%状元及50%进士出自桂林。地灵人杰的桂林以及甑皮岩考古研究成果体现了桂林是名符其实的智慧圣地。

陈向进认为,“万年智慧圣地”是罕见的历史文化资源,它极大地丰富了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是山水甲天下之外桂林市又一个高品质“名片”。甲天下的山水与智慧圣地完美结合,可以成为独步天下的旅游资源。

中国公共考古•桂林论坛

2019年11月,在第七届“中国公共考古•桂林论坛”大会,陈向进作题为《路桥人与甑皮岩——公共考古助推桂林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报告。

智慧圣地文化传播

2017年1月23日,民盟中央委员、桂林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特聘研究员陈向进一行来到桂林阳朔县高田镇龙潭村,开展“万年智慧圣地”文化传播活动,让“智慧圣地”文化品牌进一步获得桂林市民认识,增加文化自信。

龙潭村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三百多年来产生了6位进士。村庄有大量保护完好的明清时期古建筑,不少古宅门前悬挂“进士”牌匾,是桂林市比较有代表性的进士村。

陈向进一行在与龙潭村与村民代表座谈,了解进士村文化,介绍万年智慧圣地文化,向进士家族赠送采用万年前桂林甑皮岩智慧先民发明的“双料混炼制陶术”制作的坭兴陶艺术品。

师从邓敦伟

陈向进是著名陶瓷价格评估师,师从中国坭兴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人物邓敦伟。邓敦伟作为坭兴陶的第一个“科班人”,在坭兴陶领域颇具成就:他成功将古代人物画作品与坭兴陶工艺创造结合,开了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坭兴陶艺术创作的先河;他尤其擅长画关公,在陶艺界人称“关圣邓”;他创作设计了一批高达2米并雕刻有《三国演义》《水浒一百零八将》《红楼梦》《西游记》等主题画作的坭兴陶大花瓶。

走到美国

美名远播海外却“养在深闺人未识”

广西的制陶有着无比辉煌的历史。早在15000年前,广西先人就已经掌握了制陶工艺。清代末期,坭兴陶进入鼎盛时期。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国茅台和坭兴陶桂陶就获得了金奖。

“虽然‘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有时‘巷子’深了,‘酒’也没有吸引力了。”中国坭兴桂陶界国家注册陶瓷价格评估师陈向进说,就在前段时间,他们环抱坭兴陶的艺术精品“三足鼎”,过安检、上飞机,从南宁启程,分别在广州、洛杉矶、拉斯维加斯、圣地亚哥巴拿马博览会中国馆、企业号航空母舰、圣巴巴拉、蒙特雷、蒙特利半岛、斯坦福大学等地开展坭兴桂陶文化交流活动,“所到之处,都引起轰动,很多人都围过来问这是什么,是不是铜制的?在海外华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现在,坭兴陶虽然跻身“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但始终“养在深闺人未识”。陈向进分析指出,由于坭兴陶市场未得到充分拓展,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随着“八项规定”以及“三公经费”开支的减少,坭兴陶产业从2012年的5亿元迅速下滑,2014年仅有2亿元的产业。其次是人文背景。像宜兴紫砂壶的产地江苏历来就是中国文化氛围最浓厚的地区,景德镇瓷器则出自官窑,历来聚集了全国工艺最出色的工匠。而制作坭兴陶艺的工匠师傅,却由于近两年产业下滑而逐步转型甚至离开。

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缺乏包装宣传

造成坭兴陶“养在闺中人未识”的原因是什么呢?“过去坭兴陶作为送礼佳品,一直不缺客户。但‘好酒’不吆喝,大家不认识它,它就没有市场。好东西销不出去,怎么吸引顾客?”在陈向进看来,广西的坭兴陶文化产业没有发展起来,除了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与坭兴陶的文化底蕴优势没有充分发掘及释放出来有关,也与坭兴陶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有关。

陈向进分析,宜兴紫砂是在特定时期采用特定方式,依托中华传统茶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成功的,宜兴紫砂陶的成功是坭兴陶无法复制的。要把坭兴陶发展成广西的文化支柱产业,需要根据坭兴陶的实际情况来发展,扬长避短,形成坭兴陶的核心竞争力。

“走出去”缘续旧金山

由广西桂陶界与广西考古界共同推选出凝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华宝鼎”坭兴桂陶艺术珍品,由中国坭兴桂陶界唯一国家注册陶瓷价格评估师陈向进一行三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从南宁启程,经过美国多个城市,整个行程一万六千公里,至太平洋时间6月30日抵达旧金山,共同纪念巴拿马博览坭兴百年金奖庆典。

“万里行”活动启程后,先后来到美国洛杉矶好莱坞、拉斯维加斯、圣地亚哥巴拿马博览会中国馆、圣地亚哥“企业号”航空母舰、圣塔巴巴拉、蒙特雷、蒙特利半岛、斯坦福大学等地,开展坭兴桂陶文化传播活动。

国内行

活动发起

“一带一路新丝路·万年桂陶万里行”是一项由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国家注册陶瓷价格评估师陈向进先生、广西博物馆原馆长蒋廷瑜先生、《广西文学》原副主编潘荣才先生联合发起的文化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进一步挖掘广西文化遗产,传承及传播中华民族广西桂陶文化,促进广西坭兴桂陶文化产业振兴发展。

启动仪式

2015年8月18日,“万年桂陶万里行——国内行”在北京启动,今后五至十年的时间,“万里行”将在全国展示桂陶作品。广西有悠久的制陶史,发展传承至今形成了中国坭兴桂陶。

社会活动

郭庶英、张剑书法展

2016年7月23日下午,“水墨情缘——郭庶英、张剑书法展”在民族文化宫国家民族画院开幕,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国家民族画院主办,中国民族艺术馆承办。司法部原部长、96岁高龄的邹瑜先生宣布开幕,国家民族画院副院长、中国民族艺术馆馆长李家宁,八路军研究会会长陈知健少将,著名国画大师、中国书画产业联盟主席石齐,著名书法家崔学路分别致辞。参加开幕式的嘉宾还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著名陶瓷价格评估师陈向进,延安儿女联谊会会长胡木英,原郭沫若纪念馆馆长、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名誉会长郭平英,郭沫若纪念馆原副馆长、中国郭沫若研究会执行副会长蔡震,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吴国强,团中央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党组书记、秘书长陈宗等。首都书画界名家及来自社会各界的300多名书法爱好者参观了展览。展览汇集了郭庶英、张剑母女二人近作66幅,作品真草篆隶诸体皆备,内容涵盖了古典诗词、青铜器铭文、拓片题跋,更突出了共和国老一辈革命家的诗句、格言,郭沫若的论文选句等。形式丰富,富有时代感,知识性、教育性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