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01 11:29
清时,为宋川里。
民国元年(1912年),为后宋里。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为后宋乡。
1950年7月,建为包峪、龙兴、蛇崖乡,属杨坝区。
1953年7月,增设集昌乡、秦河乡。
1955年6月,设叶坝区,龙兴乡改为叶坝乡,集昌乡分别并入叶坝、包峪乡。
1957年7月,包峪、叶坝和蛇崖乡的部分并入龙兴乡,属杨坝区。
1958年7月,秦河乡并入龙兴乡;同年10月,组建龙兴公社;同年11月,改为隆兴公社,龙坝公社并入。
1961年6月,分为隆兴、龙坝公社。
1966年10月,改为先锋公社。
1973年6月,复名隆兴公社。
1983年12月,隆兴公社改隆兴乡。
2002年10月,白露窑、牛家庄、黑崖山村分别并入杨沟村、苜蓿榃(tan)、集昌坝村。
2018年,隆兴乡撤乡设镇,改为隆兴镇。
2011年,隆兴镇下辖叶家坝、王坝里、集昌坝、符家湾、谈家坝、前岭里、八房坪、四房里、包峪寺、杨家沟、木林沟、倒流水、化马坪套、化马湾里、蛇崖寺、马家沟、对河子、苜蓿榃、余家19个行政村:下设6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3年6月30日,隆兴镇辖19个行政村:苜蓿榃村、集昌坝村、符家湾村、王家坝村、叶家坝村、谈家坝村、倒流水村、木林沟村、杨家沟村、四方里村、八房坪村、前岭村、包峪寺村、化马坪村、化马湾里村、对河子村、蛇崖寺村、马家沟村、玉家村,镇人民政府驻叶家坝村。
隆兴镇地处武都区东北部,东与龙坝乡相接,南与鱼龙镇相连,西与安化镇为邻,北与西和县太石河乡接壤,距武都城区53千米,区域总面积144.61平方千米。
隆兴镇地处西秦岭,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山峦起伏的山地地貌;境内最高峰韭山位于西部白露窑,海拔2708米;最低点位于东部秦家河河谷,海拔1350米。
隆兴镇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6℃,1月平均气温2℃,7月平均气温24℃;平均气温年较差22℃;生长期年平均240天,无霜期年平均260天,最长达280天,最短为23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908.9小时,年总辐射106.6千卡/每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00天(一般为1月24日—11月25日);年平均降水量66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7月最多。
隆兴镇境内河道属西汉水流域;最大河流秦家河,由西至东流经境内杨家沟、包峪寺、集昌坝、王家坝、叶家坝、谈家坝、蛇崖寺村,长15千米,流域面积142.3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2立方米/秒。
隆兴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金、锑、铁等;境内野生动物有鹿、草麝、崖羊、锦鸡、金钱豹、蓝马鸡等。
2011年,隆兴镇总人口10412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4人,城镇化率1.2%;另有流动人口126人。总人口中,男性5628人,占54%;女性4784人,占46%;14岁以下1306人,占12.5%;15—64岁7574人,占72.7%;65岁以上1532,占14.8%。2011年,隆兴镇人口出生率7.85‰,人口死亡率3.44‰,人口自然增长率4.4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2人。
截至2018年末,隆兴镇户籍人口为10310人。
根据武都区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隆兴镇常住人口为6217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1.14%;常住人口中,0-14岁934人,15-59岁3570人,60岁及以上1713人。
2011年,隆兴镇财政总收入140.4万元,比2010年增长1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8万元,比2010年增长12%。2011年,隆兴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535元。
2011年,隆兴镇实现农业增加值1980万元,比2010年增长7.5%,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25%。隆兴镇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2011年,隆兴镇生产粮食5728吨,人均550.1千克。隆兴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核桃、中药材等。2011年,隆兴镇核桃种植面积2万亩,产量200吨;中药材种植面积0.8万亩,产量987吨。隆兴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隆兴镇生猪饲养量2440头,年末存栏2350头;家禽饲养量8500羽,上市家禽3000羽。畜牧业增加值219万元,占农业增加值的11.1%。截至2011年,隆兴镇累计造林0.6万亩,其中防护林0.5万亩,经济林0.1万亩。
2011年末,隆兴镇有商业网点56个,职工108人。2011年,隆兴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250万元,比2010年增长5.9%;乡集贸易成交额960万元,比2010年增长4.5%。
2018年,隆兴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个。
2011年末,隆兴镇有1家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520万元,比2010年增长11%;各项贷款余额2350万元,比2010年增长3%。
2011年末,隆兴镇有小学5所,在校生979人,专任教师50人,隆兴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28人,专任教师2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末,隆兴镇有农业技术推广站1家,农业机械管理站1家,畜牧兽医站1家,林业工作站等农业服务体系机构1家;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5人。
2011年末,隆兴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45平方米;村文化活动中心19个,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农家书屋19个,建筑面积280平方米,藏书1万余册。2011年末,隆兴镇有体育场地5处;1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5%。2011年末,隆兴镇农村卫星接收电视入户率98%。
2011年末,隆兴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0个,其中乡有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19个;固定资产总值13万元;专业卫生人元53人,其中执业医师33人,注册护士2人。2011年,隆兴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100人次,出院病人1250人次。2011年,隆兴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50/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4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5%。
2011年,隆兴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25户,人数34人,支出7.8万元,比2010年增长4.9%;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4人次,支出680元;隆兴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41户,人数2488人,支出219.5万元,比2010年增长12%;农村五保分散供养80支出18万元,比2010年增长20%;农村医疗救助49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93人次,共支出14.8万元,比2010年增长16.3%;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1.2万元,比2010年下降15%。
隆兴镇有县级公路1条,即X490县道,长29千米。截至2023年,隆兴镇19个行政村通村道路已全部硬化。
隆兴镇因纪念宋代名将宗泽,在状若卧龙的小山岗上建龙兴寺,其地称作龙兴,后为表示兴隆之意改为隆兴,由此得名。
隆兴镇有高山戏等民俗文化。
2020年,隆兴镇被评为“甘肃省级文明乡镇”。
2021年,隆兴镇被评为金融先进集体。
2022年,隆兴镇被评为司法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