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楚大道

更新时间:2023-11-15 20:09

雄楚大道,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境内道路,位于中山路武昌火车站与栅栏口之问路段,东西走向,于1990年修建。区境内西起中山路匝道,东接丁字桥路,该段道路长l661米,宽17—22米,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人行道宽2—4米;余段经洪山区直达关山。

简介

雄楚大道(Xiongchu Dadao),属于城市一级主干道,长12公里,,宽50米,水泥质地路面,产权归属于武汉市民政局。始建于1955年,为碎石路面,1976年改修为沥青路,无路名。1983年以位于晒湖之南,命名晒湖路。1995年扩宽、延伸,沿南湖北侧至关山。因是干道,以雄楚为专名,规范通名为大街,原晒湖路更名纳入,1995年12月18日更名雄楚大街。2004年6月18日更名为雄楚大道,更名后的雄楚大道西起武昌区中山路,向东经丁字桥路、珞狮路、卓刀泉南路、虎泉街、民族大道、关山大道、光谷大道,高新大道止。2008年12月23日将“关山大道”至“光谷二路”的一段纳入更名。雄楚大街命名后,社会普遍反映该路名不顺口,为尊重群众习惯,并以与武昌区政府,洪山区政府及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协商,将“雄楚大街”改为“雄楚大道”。

地理位置

雄楚大道起于武昌中山路梅家山立交下,止于高新大道与佳园路口。途径武昌、洪山、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三个行政区。

观光旅游

沿途有多所高等院校如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还有著名的光谷广场,是武昌地区(武昌区及洪山区)新城区的一个象征。

命名争议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这条路刚刚开工建设之时,人们口头传称的名字是“楚雄大道”。倡名“楚雄”的肯定是一位熟知楚国历史的高人!他使用的是楚国的国名,加上楚国十六位君王姓氏,即“楚熊”,只不过以谐音“雄”字取代了“熊”字。

说起“楚雄”,自然会让楚人联想到三千多年前的古人。楚国第一代君王熊绎,史称:楚熊绎。熊绎,芈姓,熊氏,名绎,熊狂之子,祝融氏分支鬻熊一支的后裔。公元前1042年,周成王时代,成王举用文王、武王功臣的后代,于是熊绎受封为楚君,赐“子男”田地。后熊绎子熊艾继任为楚君,代代相传。楚熊绎之前3辈和其后11个楚国君王,均号“楚熊”。

不知后来确定地名的人作何考虑,把“楚雄”二字换了个位置,改成了“雄楚大道”。铺天盖地的路名、站名、建筑物名、企业公司名、武汉地图等等将人们已经念习惯了的名称又生生地改了过去。当然,十多年过去了,好多的人还是改不过口来,也还有一些小地名和建筑使用的是“楚雄”这个名称。

这条路定名后,人们纷纷揣度:大约是“楚雄”没有“雄楚”好听的缘故吧?但究竟为何要改?谁也不知就里。因古代没有网络和微博,没有可能象把“紫阳路”改为“张之洞路”之前在网上发布信息,广泛听取市民的意见。那时人们的议论难以上达,上面说改,你不改行吗?

楚雄”——有多么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楚雄”命名,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楚国的历史,楚国的渊源,楚国的文化,楚国的人物......而以“雄楚”命名,我们能联想到些什么呢?

遗憾得很:“楚雄”变“雄楚”,这一字之改不打紧,改掉的却是楚国三千年的历史文化!

不过,一个明显的原因是——“楚雄”一词与“楚雄彝族自治州”重名,产生严重歧义,变成好像“南京路”一样的借名,尽失“楚地雄强勃发”之意。

雄楚大道改造工程

雄楚大街西段改造工程,于2013年6月底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底通车。雄楚大街西段(梅家山立交—楚平路)全长6903米,主线设计为城市快速路,全程高架,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地面辅道等级为城市次干道Ⅰ级,双向8车道(含BRT走廊),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其中,BRT走廊设置在高架桥桥墩内侧,净宽达11米。工程范围内将设9对BRT车站,每个车站处均设置一个高度至少为10.9米的人行天桥,工程全线共设人行天桥19座,人行地下通道两座。

该工程属武汉二环线部分,明年底将与鹦鹉洲长江大桥及两端接线同步建成通车,届时,全长48公里的二环线将全线贯通。现规划,一环线、二环线南段向北收缩,原本规划的鹦鹉洲长江大桥是一环线,现在成了二环线。修改后的规划,雄楚大道西段是二环线一部分,与鹦鹉洲长江大桥连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