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2 14:28
《青溪》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通过细腻描绘青溪的景致,展现了其清幽、素淡之美,同时寄托了诗人自身的心境与追求。开篇四句以游历青溪起笔,强调了对青溪的喜爱;中四句具体描绘青溪的多样景致,通过动静对比与通感手法,展现了溪水与山林交融的清幽与寂静;后四句表达了对青溪清幽素淡的认同,并以希望垂钓青溪的愿景作结,暗含了仕途失意后的淡泊归隐之情。全诗自然流畅,清淡素雅,情景交融,韵味隽永,展现了王维诗歌的独特魅力与深远意境。
青溪⑴
言入黄花川⑵,每逐青溪水⑶。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⑷。
声喧乱石中⑸,色静深松里⑹。
漾漾泛菱荇⑺,澄澄映葭苇⑻。
我心素已闲⑼,清川澹如此⑽。
请留盘石上⑾,垂钓将已矣⑿。
⑴青溪:沮水支流,在今陕西勉县东,《水经注》记载此水“其深不测,泉甚灵洁”。
⑵言:语首发语助词,没有实际意义。黄花川:在今陕西省凤县东北,似与青溪相通。
⑶逐:沿着。
⑷趣途:行走的路程。趣,通“趋”,奔走之意。
⑸声:指溪涧之水声。
⑹色:指山林之秀色。
⑺漾漾:水波流动的样子。泛:漂浮。菱荇:泛指生于水中的草本植物。菱,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生于泥中,叶浮于水面,果实为菱角,可食。荇,荇菜,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生于泥中,叶浮于水面,嫩绿可食。
⑻澄澄:水清澈静止的状态。映:映照。葭苇:芦苇。葭,指初生时的芦苇。
⑼素:向来。闲:悠闲淡泊。
⑽澹:恬静,淡泊。
⑾盘石:指平稳的大石头。
⑿垂钓:东汉严光曾在富春江畔隐居垂钓,后常以“垂钓”代指隐居。将已矣:就此罢了。这里指以此终老。
我每当来到这黄花川上,总喜欢追逐青溪的流水。
溪流随着山势千回百转,加起来行程还不足百里。
水流冲击乱石一片喧闹,苍翠的松林却幽静无比。
漂浮的水草随水波摇荡,水中映着芦苇一派澄碧。
我的心早已是恬静安闲,就像这澄澈见底的青溪。
就在溪边这垒垒大石旁,让钓竿陪伴我度过余日。
此诗大约是王维初隐蓝田南山时所作。一说此诗作于开元十九(731)或二十年王维入蜀途中。王维曾不止一次循青溪入黄花川游历。这一段路程虽长不及百里,但溪水随着山势盘曲蛇行,千回万转,颇为蜿蜒多姿。王维另有一首《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蹬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也说那里的山路“危径几万转”,可与此诗的“随山将万转”对看。
末四句写诗人对青溪的感受,兼写喜爱青溪的原因。“我心素已闲,清川淡如此”。原来,在王维眼中,青溪之所以吸引他,乃在于它的清幽、素淡,换言之,王维是将青溪作为自己理想人格的一种象征的。心境的恬淡空明,与溪水的清澈澄净,在这里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因而诗人最后要说:“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在这里,诗人暗用了东汉严光垂钓富春江的典故,也想以隐居青溪来作为自己的归宿了。景与情合,境与人一,的确水乳交融,难分彼此。这固然说明诗人对青溪的喜爱,更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后自甘淡泊的心情。这一点,写来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这首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均不刻意为之,表面上看似不着力,而读来韵味隽永醇厚,平淡而有思致。前人评“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是最恰当不过的。
明代钟惺、谭元春《唐诗归》:钟云:(“随山”二句)亦是真境。谭云:“喧”“静”俱极深妙。“如此”字奇。
清代黄周星《唐诗快》:右承诗大抵无烟火气,故当于笔墨外求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