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22 19:17
靖江话属于吴语。先说靖江话的特点,靖江话和靖江的猪肉脯、金波酒一样,具有独特的风味。
(一)靖江话具有浊音。
靖江话中有许多发音时声音颤动的声母。如果你用手指按着喉头用靖江话读“抱/bau31/、乏/vɑʔ[34]/、道/dau31/、助/dzu31/、造/zau51/、桥/dʑiau223/、绍/ʑiau31/、跪/ɡui31/、豪/ɦau223/”这些字,手指就会感到有轻微的震动。它们各是一个浊音声母的代表。靖江方言具有全套的浊声母,这是隶属于吴语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区别于普通话的一个基本特征。
靖江人绝不会把“照相”说成“照像”,也不会把“地”写成“的”,就是因为“像”和“地”是浊音声母,“相”和“的”是清音声母,在靖江话里读音不同。
非吴语区人学说靖江活,往往会把“水稻/dao31/”说成“水到/tao51/”,“喜剧/ɕij334dʑiɑʔ[34]/”说成“洗脚/sij334tɕiɑʔ[55]/”。书报上常把该用“说道”的地方写成“说到”,就是因为那些作者的母语里声母不分清浊的缘故。
(二)靖江话没有卷舌音。
靖江话没有卷舌音,不分平翘舌,“诗/sɿ433/人”、“私/sɿ433/人”无别,“木材/zæ223/”、“木柴/zæ223/”不分。
(三)靖江话区分尖团音。
靖江方言尖团音分清,不会把“老酒/tsiu334/”说成“老九/tɕiu334/”,“妻/tsʰij433/子”说成“欺/tɕʰij433/子”,更不会以“泰星/sin433/”用作“泰兴/ɕin433/的谐音。
(四)靖江话“n”、“L”不混。
不会像南京人把“脑子”说成“老子”,也不会像扬州人“篮子”和“男子”不分。
(五)靖江话“胡”“吴”不分,“黄”“王”不分。
但靖江话“吴”、“胡”不分,“王”、“黄”不分。如果问一位先生:“您贵姓?”他说:“敝姓wang。”你定会追问一句:“三横王还是草头黄?”此外,靖江话“川”与“圈”、“书/ɕyʮ433/”与“虚/ɕyʮ433/”分别同音,这既不同于苏州、无锡话,也不同于泰州、泰兴话,是靖江话的又一独特之处。
(六)靖江话不分前后鼻音。
“人民”的“民”与“光明”的“明”同音,“树根”的“根”与“耕田”的“耕”同音。靖江人学说普通话,往往把“丰收”说成“分收”,就是由于“en”、“eng”不分的缘故。靖江话韵母方面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将”、“尖”同音,“枪”、“千”同音,因此,人们说到“十年”,总要改说成“十载”,以免“年”与“娘”同音造成听觉上的粗俗。
(七)靖江话韵母。
有人有喜庆之事,亲朋好友在电视里为他点歌祝贺,往往不用“贺”字,就是因为靖江话“贺/ɦou51/”与“祸/ɦou51/”同音。靖江话“楼”、“头”、“偶”、“侯”等音节中间有一个介音:“I”,靖江侯韵字除精组和影组声母之外都带有i介音,是靖江话韵母方面的一个特点。
(八)靖江话具有七个声调。
我们试以“通”、“同”、“统”、“痛”、“洞”、“秃”、“毒”这七个字各作一个声调的代表,用靖江话读,它们的高低升降是各不相同的。靖江话里有两个短促的声调,如:“秃”和“毒”,这叫入声。普通话没有入声;扬州话有一个入声,即“秃”与“毒”同音;沙上话也有两个入声,但“毒”的声调比“秃”的声调略高,与老岸话正好相反。
(九)靖江话声母韵母较多。
靖江话有29个(一说31个)辅音声母,比普通话至少多7个;有54个(一说50个)韵母,比普通话多十几个。靖江话有567个由声母和韵母组成的基本音节,比普通话多161个。这样,音节多,同音字相对减少,语音的表述也就更为清晰。
声母表:
韵母表:
阴平—433—江天飞高
阳平—233—来前忙同
上声—334—懂纸小远
阴去—51—对去叫画
阳去—31—事洞卖夜
阴入—55—黑各说处
阳入—34—欲六白石
再说靖江话的形成。靖江话似江南话(吴语)而地域又不在江南;靖江在江北而所讲的话又不是江北话(江淮官话),这一独特的语言个体是怎么形成的呢?让我们结合靖江历代移民的情况,分三个阶段进行分析。
初有人烟时期。靖江成陆之初,吴大帝曾派人在此牧马,牧马的军士,便是靖江最早的先民。那时靖江的语言大概以“军语”为主;即使军语,也该属于吴语,因为那些兵士大多是祖籍吴郡的孙权从江南招募而来的。如靖江最早名为“牧马大沙”,之所以被后人讹读为“白马驮沙”,就是因为吴语中“牧”与“白”谐音、“大”与“驮”谐音(同音不同调)以至相合相代的结果。
江淮流民时期。这一时期靖江隶属泰兴县,尚且是一个小沙洲。靖江最早有案可稽的移民,是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岳飞“渡江淮流民于阴沙”。传说靖江的朱、刘、陈、范、马、陆、郑、祁八大姓氏,就来自于那批移民,其中包括来自邳州宿迁等北方地区的移民(祁姓等)。那批移民的语言是徐鲁话和淮南方言。北宋时期淮南方言和吴语已经有很大区别(见高邮本地人陈造的《布谷吟》:“浙风淮俗隔江水,意解禽言乃如此”),但这批移民的人口并没有超过土著,所以方言也被同化。
隶属江南时期。元代以后,靖江划归江阴管辖。这时,江阴有人开始移居靖江。如元末江西人刘兴,因击寇有功,受“千户”之封,其子孙即落籍江阴及所属马洲,世为巨族。明代范子惠,系范仲淹的后裔,初居江阴,后其父遇盗沉江,即与兄同涉马驮沙,田园渐广。靖江建县后,隶属常州府,在此后的500多年中,有460年属江南管辖。此间靖江与江南交往频繁,江南来的移民也逐渐增多,这就进一步强化了靖江话的吴语属性,并带动靖江话向现代吴语发展。在靖江,尽管许多地方靖江话与江淮话仅一河之隔,始终改变不了靖江吴语的基本特征。不过自古以来,不断有人从北方方言区迁人靖江居住,靖江话又长期处在江淮方言的包围之中,这也不可避免地掺人了江淮方言的成分,尤其是词语方面,如“脸”不叫“面孔”,“穿衣”不叫“着衣”,否定副词“不”不说“弗”,都与江淮方言相似。
最后说说靖江话的发展。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靖江方言也不例外。如旧县志说“靖语谓尔我曰你些、我些(音近心韵)”,现在本市只有东端的土桥、长安,西端的红光、新丰等乡镇的老年人偶有使用,其他地方都不用了。可见语言的演变,是由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心地带向四周扩展的。
靖江有几个颇具特色的常用词。疑问代词“什么”,靖江称“底高”,仅与常州的“嗲格”、丹阳的“底高”相似,与其他地方泅异。靖江话称“玩”为“象”,这可能是江南“白相”两字用靖江音快读而成,只是其中的“白”字已虚化为与“相”的声母同声部的浊音了。靖江话称“小孩”为“siang”,这也是一个合音现象。据光绪五年《靖江县志》记载,靖江原称“小孩”为“小囡”。“小囡”,语流音变为“小安”,现在靖江有些偏僻地方某些老年人还这么称说。“安”,靖江人发音与后鼻音“ng”相近,因而“小安”快读就成“ siang”了。靖江方言里以“iang”作韵母的原来只有一个“siang”字,可见其来源之特殊!
随着学校普通话教学的加强和广播、电影电视的普及,年轻人所讲的靖江话日益不标准,向普通话靠拢。如“干”字,现在年轻人一般都错读为“gan”,正确读音应当为“灌”;“县”,现在年轻人一般错读为“xian”,正确读音应当为“院”。靖江过去称“祖父”为“老爹/tiɑ433/”,后多称“佬佬”,现在一般称“爷爷”;过去叫“母亲”为“m妈”,称“妈妈”有骂人的意味,现在小孩儿一般都称母亲为“妈妈”了。六七十年代称丈夫、妻子为“老公”、“老婆”显得俗气,现在称“丈夫”为“老公”还有点拗口,称“妻子”为“老婆”就习以为常了。
靖江话处在吴语和江淮方言的交界处。吴语是基础,但由于江淮方言的长期影响,因而形成了“南中有北”的特点。
靖江境内有隶属吴语的老岸话、崇明话和夹沙话,有隶属江淮方言的沙上话、泰兴话、如皋话。
老岸话属于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老岸话主要分布在横港以北,使用人口约5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75%。老岸话是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步形成的。靖江老岸这块土地,约于三国·吴赤乌元年(238年)前成陆,赤乌二年以后,吴大帝曾派人在此牧马。牧马的军士,便是靖江最早的先民。那时靖江的语言大概以“军语”为主,即使军语,也该属于吴语,因为那些兵士大多是祖籍吴郡的孙权从江南招募而来的。元代以后,靖江划归江阴管辖。这时,江阴有人开始移居靖江,如封为千户、籍于江阴的江西梓溪刘氏后裔刘兴的孙子刘海、刘清等就开始移居靖江,创业繁衍。靖江于明成化七年(1471)建县后,隶属常州府,在此后的460多年中,一直隶属江南。由于靖江与江南交往的频繁和江南移民的增多,这就进一步强化了靖江话的吴语属性。
“沙上”成陆以后,富户们纷纷前来报卖沙地,盖建庄房,筑圩耕种。他们的佃农,大多是从扬中岛迁来的,至今仍保持着与扬中人相同的风俗习惯。扬中人迁来靖江,大多是在清嘉庆、道光年间;且人数较多,居住集中。这种板块转移式移民所带来的方言,可以相当统一,容易保留与旧地方言基本一致语音系统。扬中移民的语言,在靖江称“沙上话”,它在靖江沙上地区居于权威地位,从其他地方(尤其是北方方言区)迁入沙上的,一律向沙上话靠拢。如太和镇的北片,有许多人家的祖先是从泰兴迁来的,现在在老一辈的记忆里,水稻的“稻”声母都读“t”。而今天他们和他们的子孙们,说的都是道地的沙上话。
靖江十多万沙上人民所使用的沙上话,与移民主要来源的扬中话基本相同,属于江淮方言中的通泰方言(亦称如泰方言,其最大的特点是古全浊声母字今逢塞音、塞擦音不论平仄一律读送气清音)。由于大江相隔,行政区划不一,因此沙上话与扬中话存在少量词汇上的不同。
崇明人的祖先是明代正德初年由长江口的崇明岛迁来的。在靖的崇明人后裔的语言都向沙上话、老岸话或夹沙话靠拢,现在真正说崇明话的极少。
其他如原越江的泰兴圩、东兴的如皋圩,现在一般交流也不用泰兴话或如皋话了。另外,在江峰村和江防村沿江一带人的祖先,据说是光绪初年来靖驻守天生港、十圩港炮台的原籍十三省的士兵,现在那里还有村子称作炮台圩,但方言却以沙上话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