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30 09:13
其航道滩险有碍 11 处,牛车盘至双江口河道弯曲,河宽35米,最大洪水期可驶入小木船 。从湘潭市雨湖区鹤岭镇晶鑫村至岳麓区许家洲 42 公里,河床宽约 80 米,航道宽约 5 米,每年可通航 4~6 个月,洪水期可航行 6~20 吨机帆船 。从含浦街道九江庙至颜家桥,由于河道裁弯取直,河床没有挖至航道深度,所以一般中水及枯水期通航困难 。
每年端午前后,靳江河沿岸各乡镇都会举行划龙舟比赛。清幽碧透的靳江水中,桨声阵阵,龙舟竞渡 。
靳江
《太平御览》卷六十五·地部三十载:〈湘州记〉曰:靳江,水在新东县西八里,水出衡山县界紫嘉山,东流入湘江二百八十里,昔楚大夫靳尚所封之地,因以名之。
明《一统志》载:靳江在善化县西二十里,一名瓦官水口,一名剑江。源出湘乡大凫塘,东北流经宁乡麻山,南七十里又东北入善化县界至黑石头注入湘,过楚大夫靳尚墓前,因名。
嘉庆《宁乡县志》:〈水经注〉湘水北会瓦官水口,湘浦也。〈九域志〉长沙有靳江。〈通志〉靳江即瓦官水,一名剑江,发源湘乡万岁塘,入宁乡二十里至麻山过楚靳尚墓前入湘。〈湖南舆图〉有建江港。〈康熙邑志〉剑江系界水,又有建江桥。〈乾隆邑志〉建江“建”字误。麻山有周氏庄,庄后有大夫靳尚坟,高广莫量,下穿为牛羊穴,坟前三里为靳江桥,故疑“建”字误考。〈通志〉蜀汉时,长沙郡属吴(注:增置建宁县,今湘潭北地也)。按靳江经罗仙峰至湘潭碑头市,南为湘潭地,北为宁乡地,与建宁之义合;靳江亦名建江,实以此是“建”字不误,转似“剑”字误矣!江从麻山下至韶湖会小河,亦名双江口。过大屯营,穿麒麟山、狮子山二山麓至烧塘(汤)河,经湘潭碑头市,由善化洋湖一歇洲入湘。凡二百余里。
光绪《善化县志》:靳江,县西十里,一名瓦官水口,源从湘乡万载塘,经宁乡麻阳过楚大夫靳尚墓前出湘。〈水经注〉湘水北会瓦官水口,即此东封长沙郡,故县治。一名靳江。
光绪《湘潭县志》:靳水,水经注所谓瓦官之水也以为湘浦,则图末审耳。水出湘乡罗仙寨,东流三十余里至宁乡麻山靳尚墓前,水所由名矣。
建江
同治《宁乡县志》:建江在县东南六十里湘水鱼湾市,上游有建江港,即建水入湘处也,源出湘乡两头塘。案山自两头塘过峡,右支起罗仙峰,由高露山至栲木岭达潭邑结湘潭城为湘仑;左支由两头塘逶迤北行至邑之皂角冈,由东而南达善化界止于湘滨为岳仑,建江绵亘其中。康熙志所谓建江是“界水”是也。「〈前志〉引〈通志〉」蜀汉时,吴增置建宁县,今为湘潭县北地。建江经罗仙峰至碑头市,南为潭地,北为宁地,与建宁之义合,是名为建江。或以靳尚坟在江浒,遂谓江以靳尚得名,且谓“建”乃“靳”字之误。夫地以人传靳,何人而以之名江?不蔑清流耶然。〈通志〉一名剑江,盖因河水发源两头塘,经罗仙峰一带直下八区湾、双江口等处,水路约百余里,滩高水浅,怪石离奇,如刀剑。然居其地者均目为剑江,殆以形似者欤。
靳江上官屋场
民国《宁乡县志》:靳江桥东一里有大湖塘,相传楚靳尚宅在其侧,俗称上官屋场。《乾隆通志》:“彼靳尚、梁松,祠墓犹存,胡为人望之而若浼也。”廖树蘅有《屋场诗序》,曰:“靳水出湘乡万岁塘,十里入宁乡。受麻山水始渐大。其地有靳尚墓,水因此受名。”前年有人于墓前掘地得古鼎,形制诡异,置暗室有光,静中隐隐作笙竽声,以为怪异,投之溷中,光响遂绝。江岸有废墟,土人称为上官屋场,至今田垄犹袭花园、库厩之称,当即尚之宅基,诗以纪之。春风十里闻鶗鴂,恶木森森围废宅。至今犹被上官名,山水蒙羞湔不得。上官当日最工谗,断送君王入武关。湘上菟裘营窟穴,水边薋菉害芝兰。年深蚁蛭无人识,碧涧荒榛闪寒日。惟凭父老说依稀,阶墄池台余旧迹。青山一角翠烟荒,云是穷奇骨所藏。土人发地得古鼎,云雷滃郁含宫商。焉知不是殉葬物,便房同闭三千霜。我来正值清和节,古翠新阴满林樾。研毫江馆纪遗闻,留与他年补梼杌。张兴慧过靳尚墓云:“人去几千年,荒凉靳水边。江头一杨柳,击吊屈原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