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韦特海默

更新时间:2023-05-13 19:18

马克斯·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1880年4月15日~1943年10月12日)是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之一。他出生于奥匈帝国时期的布拉格,去世于美国纽约州新罗谢尔。他早期学习法律和哲学,后转学心理学,在屈尔佩的指导下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然后长期执教并从事心理研究。1933年移居美国,受聘于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1880年4月15日,马科斯·韦特海默出生于奥匈帝国时的布拉格。他的父亲威廉·韦特海默曾主管一所私立商学院多年,母亲罗莎·韦特海默是一个很有造诣的业余小提琴手。马科斯·韦特海默5岁开始在一个天主教会初等文法学校接受教育,10岁时从该校毕业,进入诺伊施泰特高中学习。在此期间,韦特海默开始对哲学产生兴趣。

高校学习

1898年高中毕业后他进入布拉格的查尔斯大学读法律。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厄棱费尔的教学给威特海默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这里他还学习了其他课程,如哲学、音乐、生理学和心理学。1902年,他转学到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心理学。在他几位声名显赫的老师里就有著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卡尔·斯图姆夫。1904年他又转学到符兹堡大学,并于同年在著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屈尔佩的指导下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是关于用词汇联想进行犯罪测定。

创立学派

在毕业以后的前六年里,韦特海默在维也纳柏林符兹堡和布拉格的一些心理和生理机构工作,继续研究词语联想,以及用实验心理学方法对失语症进行临床研究。1910年夏天,韦特海默特在去度假的列车上突然对似动现象知觉问题产生了一些顿悟,于是在中途下车,买了一个玩具动景器,在他的旅馆房间里开始做知觉实验。同年秋他到法兰克福学院(后来的法兰克福大学)舒曼的心理研究所工作。在这里,他和苛勒、考夫卡一起讨论出,制定了后来的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纲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军队进行声源检听的设计研究,1922年进入柏林大学。1929年,韦特海默担任法兰克福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移居美国

1933年初,由于德国国内政治局势变化,他和家人离开德国,在9月13日来到美国。从该年秋天起,韦特海默开始执教于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虽然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他继续研究关于问题解决的课题,并于1943年9月底完成了他唯一的专著《创造性思维》。10月12日,韦特海默因突发心脏病在纽约新罗谢尔的家中去世。他的著作《创造性思维》在1945年出版。1988年10月德国心理学会追赠韦特海默一枚冯特胸章,这是该学会的最高荣誉,证明他在实验研究、理论创建、对人性问题的关注等方面的贡献已得到了确认。

主要作品

学术成就

似动研究

韦特海默通过对似动现象的知觉研究,提出了完形主义的观点,创立了格式塔心理学。所谓似动现象(phi phenomenon),是指先后出现的两个静止刺激,被个体知觉为刺激从前一个刺激的位置向后面一个刺激的位置运动的现象。韦特海默用速示器通过两条细长的裂缝先后在幕布上投射两条光线,一条是垂直线,另一条则与这条垂直线成20°或30°角。如果先后投射的这两条线时间间隔很长(如超过200毫秒),则被试看到的是两条先后出现的光线。如果两条线出现的时间间隔很短(如30毫秒),则被试看到的是两条同时出现的光线。可如果这两条线出现的时间间隔在某一范围时(如60毫秒),则被试看到的是光线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

对于上述运动知觉的机制,以前有三种解释:(1)以冯特为代表的眼球运动说;(2)以马尔比为代表的后象混合说;(3)以厄棱费尔为代表的感觉综合说(或联想说)。韦特海默对这三种解释进行反驳,并提出自己的解释。他认为,似动自身是一种现象,是一个整体或完形,而不是若干不动的感觉元素的集合。他进而推论,心理现象的整体是不可分析为元素的,因为整体并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是先于部分又决定各个部分的。这是韦特海默根据似动现象实验研究首次提出的完形主义观点,并以题为《似动现象的实验研究》的论文于1912年发表在《心理学期刊》上。后来这被认为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创立的开端。

知觉组织原则

1923年,韦特海默发表了一篇关于知觉组织的论文,提出了关于知觉组织的“普雷格郎茨原则”(prinCiple of Prägnanz),描述了离散的感觉输入被知觉为整体的方式和原因。他描述的这个原则包括几条子原则:(1)相似原则,即感觉域中的一部分和其他部分的属性相似;(2)接近原则,即感觉域中的一部分和其他部分接近;(3)闭合原则,即感觉域中的一部分构成闭合的形状;(4)共同命运原则,即感觉域中的一部分和其他部分变化的方式相同,比如同时运动。这些原则在当代的心理学教科书中作为认知神经科学和感觉心理生理学的活跃话题依然在被探讨。

创造性思维

首先,韦特海默对关于创造性思维的两种传统观点做了评析。他认为,传统的逻辑观点虽然有很大优点,如思维严密、重视规则、强调证明等,但是不能说准确地完成逻辑运算就能够进行创造性思维。他还认为,联想主义是把思维视为一系列观念的联结。虽然联想说已经发展到了非常复杂的程度,但是其核心还是重复、接近等旧观念。

其次,韦特海默把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应用于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研究。韦特海默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创造性思维就是打破旧的完形而发现新的完形。在他看来,对情境、目的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等各方面相互关系的新的理解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根本要素,而过去的经验也只有在一个有组织的知识整体中才能获得意义和得到有效的使用。

再次,韦特海默提出了三条科学创造的方法原则。它们包括:(1)逻辑—非逻辑互补原则,即逻辑与非逻辑思维互相补充,交互作用,共同完成创造性思维。(2)结构—整体性原则,即结构重组和意义重释的整合形成创造性思维。(3)和谐—简单性原则,即创造性思维追求结构的完整、简单与和谐。

最后,韦特海默还强调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他不仅探索了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原则和途径,还指出了教师要教育学生打破框框、勇于创新、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现实意义。他认为,要把问题的细节层面和整体情境的结构联系起来进行考虑,解决问题也应该从整个问题向各个部分的方向进行。他说,如果教师能把问题安排得使课堂练习单元成为有意义的整体,那就能帮助学生顿悟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原则,也就很容易把这种原则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去。

轶事典故

格式塔的提出

1910年盛夏,韦特海默在德国中部一节飞驰的的火车上发现,远方的电线杆、房屋、树木、山顶尽管是静止的,却好像和列车一起飞奔,这是为什么?列车到站后,他赶紧买了个万花筒,并用纸片代替了万花筒里的碎屑,纸片上画上平行的线条。他发现用一种速度转的时候先看到一些线条,然后在另一些地方看到另一些线条;用另一种速度转的时候,两根线平行了,再换种速度,一根线条发生了移动。这就是他最初的视觉实验。

当年,韦特海默邀请苛勒、考夫卡和他的妻子受试,韦特海默控制机器,来呈现两条角度不同的发光直线,直线先后投射到黑色背景上。他发现,如果两条直线呈现的时间之间有一最适合的时间间隔,那么被试者实际上看到的光线是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他使用了一根竖直线条和一根水平的线条,速度刚好的话,受试者会看到一条线以九十度的角度前后移动。在另一实验之中他使用了一些灯,如果速度刚好,好像就只有一只灯在动)。这意味着,当物体并没有实际的物理运动时,运动知觉也会产生。韦特海默把这种现象称为似动现象。实验结果表明运动是一种现象,它是一个整体,即格式塔,而不是感觉的一束。似动现象的关键,即在于两个刺激在特定时间内发生了一种动的交互,这一作用存在于整体之中。他随后意识到,运动错觉的发生不是在感觉的水平上,不是在视网膜区,而是在感知中、意识之中。从外面进来的、互不关联的这些感觉,都被看作是一种组织起来的整体,其自身带有自身的意义。

教学风格

韦特海默的教学时很认真、投入,总是充满了激情。他在社会研究新学院的学生这样回忆他教课时的情景:“他的个性的冲击力是如此强大,整个课堂环境似乎都发生了改变……我们似乎身处一次新奇而又充满刺激的探险,而他则活跃在这次探险之中……他在教室里的长条椅间走动着,大声喊着,还手舞足蹈,似乎无视任何‘优雅’的要求;他无拘无束、完全自然的教学风格使我们忘记了他的年纪和他的名望……他的话似乎能让数字和几何图形活起来一样。”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话题,韦特海默会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个学生这样评价他:“他是个极端主义者。他对自己支持的东西会热情地支持,而对自己反对的东西也会很激烈地反对。”

对语言的看法

韦特海默坚信,在表达观点时只有一种方法是最好的,那就是能够符合他称之为“好的完形”原则的方法。哲学家贺瑞斯·卡伦这样描写韦特海默在创作《创造性思维》时的情景:“他写了,然后又重写,努力寻找最好的表达方式。你可以说他这样做了改、改了做、寻寻觅觅的做法就是他的个性,就像珀涅罗珀希腊神话中英雄奥德修斯忠贞的妻子)织布那样,织了拆、拆了织,似乎没完没了。韦特海默似乎觉得,对于自己想表达的思想,语言就像一个‘总在背叛的工具’,似乎总是在为它的对手服务;语言总是会扭曲和篡改(要表达的观点)。语言的目的和行为就是制造分裂;使用它就会把整体分割成截然不同的、独立的部分然后重组成一个不同于原来的整体的拼合物。”韦特海默对语言的看法是他的完形观在语言方面的具体体现。他不仅用完形观分析语言,还认为其他领域的研究也都习惯于犯类似的错误。卡伦这样总结了韦特海默的想法:“自然科学、心理学、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我们关于认知的传统观点,这一切都把通过外在关联起来的要素和它们的合成物当成是理所当然正确的。”

人物评价

哈佛大学教授、心理学家埃德温·纽曼说:“韦特海默是个勤奋的研究者……在他研究的领域,他写的都文章很有创意。读了的人总是不禁会说,‘为什么以前就没人这么想呢?’他的作品不多,总让人读后有欲罢不能之感。韦特海默从来没写过——我认为他也从来不屑于写——一个系统的专著。他只是偶尔写文章为格式塔心理学作辩护。他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从来没有做过系统的总结。”

对于韦特海默很少写作这件事,纽曼这么说:“真理就像一部伟大的乐章,一幅宏伟的幕布,而人只能偶尔听到只言片语或者看到一个小小的角落。但是全部的真理总是在那里,等着有勇气有远见的人走过去看。一旦看到、听到,他要把他写下来,尽管写得不那么完美。韦特海默不善于写作,就像作曲家不能把听到的全部创作出来一样。语言——尤其是写下来的语言——在表达真理时总是过于笨拙;对他而言,没有什么符号能够完美地再现真理。”

哲学家贺瑞斯·卡伦说:“如果说韦特海默一生写作不太多的话,但他的人格魅力和在言语方面的影响则深远得多。他虽然没有把自己的理论建构表达在书面上,却通过教书育人做了更多。他能轻易地吸引学生接受他的思想。他激情澎湃的教学不仅感染了学生,他的思想也像种子一样在他们头脑中生根发芽。”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