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9 14:57
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地处城西北六盘山北垂须弥山上,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各代大规模营造及宋、元、明、清 各代修葺重妆,是古代固原规模最大的一处佛寺禅院、中国十大石窟之一。
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年),须弥山石窟始凿。
北魏,是须弥山石窟的开创时期,这个时期的洞窟集中分布在子孙宫区。
北周,须弥山石窟主要集中开凿于圆光寺、相国寺区域。
唐朝,主要集中开凿于大佛楼、相国寺和桃花洞三区。
2020年4月1日,须弥山石窟文物管理所补修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现存洞窟162座,分布在由南往北自然形成的八个区域,即大佛楼区、子孙宫区、圆光寺区、相国寺区、桃花洞区、松树洼区、三个窑区和黑石沟区。
须弥山石窟中无论是佛教人物造像,还是彩绘壁画和佛教传说故事,都各自保留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有浮雕,又有近似于圆雕的高浮雕,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综述
须弥山石窟有保存较为完好的造像500余躯,汉藏文题刻题记53则,碑刻3方,残碑13块,壁画20余平方米。
大佛楼佛像
大佛楼大佛造像,大佛仪态端庄而安详,身披袈裟,头梳螺髻;双耳垂肩,神情庄重。为唐代武则天时期开凿,佛像占整座山头的上半部分,一只耳朵有两人高,一只眼睛有一人长。这尊高耸的大佛造像虽是砂崖雕凿,但造型和雕凿的刀法却给人以泥塑一样的温柔,是全国大型石窟造像之一。
北周坐佛
第51窟内七尊6米高的北周坐佛,姿态优美,面容安详,以其雕刻之精美,规模之宏大,被国内文物专家称为“须弥之光”。
须弥山,原本指印度传说中佛教名山。从早期的石窟壁画来看,须弥山一名伴随着佛教东传,即与佛教经典的翻译、石窟的开凿、佛本生故事及石窟壁画的出现而产生的。
须弥松涛
须弥松涛,清代固原十景之一,清代时,须弥山林木繁茂,据闻风起处,风声低回时如浅吟低唱,高亢处如千军万马,后因大量砍伐树木,此景逐渐消失。
须弥山石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内最大的石窟群,自然风貌和文化资源具有典型性、稀有性、多样性和完整性等特点,在全国石窟造像中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游览价值。
北周石窟,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须弥山石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与北魏石窟相比,其最大的变化是中央塔柱小龛已不见,代之以大龛及发鬓低平、面相方圆、两肩宽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给人以厚重敦实之感。现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两窟,有比真人还大的造像40余尊,每龛内,有的是立佛,一般皆为一佛一菩萨。装饰性的雕刻,如幔帐式的佛龛;龛边龙嘴衔口的流苏;龛颔上的各种小佛;龛座下手执各种乐器的伎乐人,或吹横笛,或弹琵琶,或击羯鼓。窟顶围绕塔柱,还雕有一对相向手舞足蹈的伎乐飞天,披巾飘动,显示了北朝音乐艺术的盛况。
须弥山石窟开凿时间早,佛造像采用石刻手法雕造。有研究者认为,这种石刻造像艺术手法的更替和定型,是在须弥山完成的,它为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造像奠定了基础。我国的石窟造像有雕塑和开凿两种形式和类型。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造像为泥塑,敦煌莫高窟为泥塑彩绘,炳灵寺造像大多为彩塑或者石胎泥塑,麦积山石窟仍是以石胎彩绘为主。而山西云冈、河南龙门石窟造像均变成石刻雕凿,须弥山正好处在石窟造像泥塑与石刻的过渡带上。
须弥山石窟的开凿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有研究者认为,一方面是为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以及中西文化的融汇,另一方面是源于北魏时期统治阶层的信仰及其崇佛浓郁的政治环境,再加上北周政权奠基人宇文泰对原州(今属固原市)的着意经营,使得固原在唐代无论从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
2018年1月1日,《固原市须弥山石窟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2021年6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区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进一步强化与规范了石窟的保护措施。
1982年,须弥山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8月,须弥山石窟被国务院授予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黄铎堡镇。
在固原市区乘坐中巴到达三营镇,然后换乘汽车前往景区。
门票价格:60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