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21 22:2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成立于2010年,2012年9月2日北京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式签订共建协议,共建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院是依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应用经济学博士授权点和两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CBD发展研究基地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建立的独立研究机构。
【特大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拥堵、房价、上学难、就医难等社会问题在京、沪、穗等特大城市陆续出现,关于城市承载力问题的讨论逐渐扩展到政府和百姓层面。前日,北京市政府和中国社科院签署协议,共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破解“城市病”。
【公共交通】
承载力指数上涨幅度居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越来越繁忙,道路负荷日益加重,交通拥挤、道路堵塞、行车混乱等问题也越发突出。调查表明,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有80%路段和90%路口的通行能力,已经接近极限。我国铁路密度为美国的1/3,日本的1/5,俄罗斯的1/3;公路网密度不足美国和印度的1/5;机场的密度是印度的19.2%,巴西的15.9%。
交通拥挤、时间延误、效率低下、油费上升、废气增加,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而且也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
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祝辉博士介绍,从2000年至2009年,北京市的城市综合承载力负荷随着时间的增加,在每万人拥有的公共交通车辆这一指标上,北京市2010年承载力指数为2.0408,2009年为0.2491,两年间承载力指数上涨了1.7917,压力最大。
祝辉表示,这说明随着北京市人口的增加,公共交通车辆数量的增长明显低于人口的增长量,公共交通车辆对未来城市承载力面临着最大的挑战。
【人口膨胀】
城市化发展促进人口集聚
“特大城市承载力研究”显示,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打破了原有的人口分布格局,城市人口迅猛增长。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的人口数量约在5.4亿左右,到2008年时,中国人口数量约为13.3亿,60年间就增加了7.9亿,增长了1.5倍。特别是一些大城市,人口密度过高,已到了人满为患的程度。
在2008年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就已指出,当时上海浦西区的人口密度为3.7万人/平方公里,北京和广州城区的人口密度分别为1.4万人/平方公里和1.3万人/平方公里。而世界上其他的一些主要大城市,如东京只有1.3万人/平方公里,纽约、伦敦、巴黎和香港的人口密度最多也只有0.85万人/平方公里。
祝辉表示,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对人口的集聚作用越来越明显,而人口的快速集聚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在城市人口快速膨胀的过程中,一旦城市建设和管理跟不上迅速增长的人口需求,城市资源供给滞后于城市人口的增长,就会引发一系列突出而尖锐的矛盾,如房价上涨、道路拥挤、犯罪率偏高、城市生态平衡失调、人口老龄化等。
【环境恶化】
单位GDP能耗是日本7倍
“特大城市承载力研究”显示,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城市人口膨胀、汽车增加、工业发展等原因,使得城市资源紧张、环境恶化。中国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中国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
祝辉表示,在2009年6月发布的《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表明,该年度全国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明显改善,但总体面临的环境形势仍然很严峻。如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部分城市空气污染仍较重等。
另外,许多大中城市因发展过快,机动车持续增加,道路广场、绿化用地严重不足,致使大气中悬浮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持续增长,影响居民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缓慢,垃圾处理水平低,全国垃圾堆存侵占土地总面积已达5亿平方米,约折合75万亩耕地相当于全国每1万亩耕地就有3.75亩用来堆垃圾。
建设世界城市是北京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了全面推进首都科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任务,这不仅需要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理论界、教育界的积极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齐全、人才荟萃、研究成果丰硕,与北京市联系密切,合作广泛,这次与北京市签署共建协议,必将为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提供更大更多的智力支持。首经贸在成立研究院以来,在特大城市形成机理与治理模式、经济发展、人口与民生等方面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在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政策咨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签署共建协议是北京市落实胡锦涛重要讲话精神,与中国社科院组成了一支创新团队,我们期待着这支创新团队在全国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2011计划”把协同创新机制作为重点建设,突破高校内部和外部的体制机制的壁垒,促进创新组织从个体封闭方式向流动开放方式转变,从而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北京市与中国社科院共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研究院,就是整合优势力量,实行强强联合,体现了国家地方发展需求和学校优势的紧密结合,必将会促进大学的培养人才、知识贡献、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共建前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成立于2010年,是依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应用经济学博士授权点和两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CBD发展研究基地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建立的独立研究机构。
2012年9月2日下午,北京市副市长洪峰和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武寅分别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北京市)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社科院)在北京国际饭店签署框架协议,决定共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黄浩涛,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教工委书记赵凤桐等领导出席仪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柯文进主持会议。
此次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相关研究机构的长期合作基础上共建研究院,旨在充分发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与中国社科院共同开展协同创新活动,进一步整合力量、凝炼方向、形成优势,更好地落实教育部“2011”计划,更好地为北京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作出更大贡献。研究院确定的首批协同创新方向涉及特大城市形成机理、发展战略、产业形态、人口与民生、安全与治理等领域。
根据共建协议,北京市将积极支持研究院更加广泛地参与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理论研究、培养国际高端人才和解决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实际问题等方面加强对研究院的政策支持,并在科研经费、科研条件改善、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中国社科院将鼓励并支持院属相关研究所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各联系学院建立学术平台,针对特大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深入合作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是依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权授予点和两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CBD发展研究基地和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而建立的独立学术研究机构。研究院以国家发展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首都区位优势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综合经济学科优势,有效整合国内外智力和信息资源,不断推进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关前沿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处于国内外学术前沿,正逐渐成为我国城市经济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高地。研究院以特大城市为研究基点,已形成发展战略、产业形态、人口与民生、运行安全管理等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涵盖了特大城市的功能定位、产业发展、资源生态、人口民生、都市区域、国际化进程以及管理与安全等主要研究领域,已搭建形成围绕特大城市的支撑力、集聚力、承载力、辐射力、影响力等展开研究的理论体系和研究队伍。经过多年努力和研究积淀,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多年来,研究院致力于开展和搭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举办了一系列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学术论坛。已形成“城市国际化论坛”、“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消费者信心指数发布”等系列年度论坛品牌。自2005年起,研究院重点推出的《CBD发展研究报告》、《城市国际化研究报告》等系列年度报告发行后在社会引起积极反响。研究院关注理论前沿和现实热点,推动基础理论发展并充分发挥为社会、企业、事业服务的引领和参考咨询作用。众多成果及政策建议获得奖励或被采纳,社会效益显著。研究院正努力建设成为国内研究特大城市的高层人才“大本营”、研究成果“主产区”、政策咨询“孵化器”和科研体制创新“试验田”,成为特大城市的“研究高地”,全力推进我国特大城市经济的科学发展。
组织架构
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组织架构如下图所示。
主要负责人
首任院长:王稼琼(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兼任)
首席专家:张卓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经济学家)
文魁(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
常务副院长:蒋三庚(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CBD发展研究基地秘书长)
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充分发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综合经济学科优势和首都区位优势,有效整合国内外智力资源,不断推进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关前沿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学术界具有较高学术地位的研究成果,形成特大城市发展战略、特大城市产业形态、特大城市人口与民生、特大城市运行安全管理等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涵盖了特大城市的产业发展、资源生态、人口民生、都市区域、城市国际化以及城市管理与安全等主要研究领域,已初步形成围绕特大城市的支撑力、集聚力、承载力、辐射力、影响力等展开研究的理论体系和研究队伍。
两年多来,研究院关注理论前沿和现实热点,推动基础理论发展和发挥为社会、企业、事业服务的引领作用。经过研究院专兼职研究人员多年持续努力和研究积淀,产生了一批具有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论坛。该院成立以来,完成了“特大城市辐射力研究”、“特大城市承载力研究”、“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指标体系和努力方向研究”、“提升北京首都国际化水平的目标、重点及对策研究”等研究报告二十余项。其中,《中央商务区研究》、《中国失业预警——理论视角、研究模型》等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此外,该院已形成“城市国际化论坛”、“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消费者信心指数发布”等系列年度论坛品牌。研究院的《CBD发展研究报告》、《城市国际化研究报告》等系列年度报告在社会引起积极反响。
中国特大城市发展高层论坛
以“特大城市发展规律与趋势探讨”为主题的中国特大城市发展高层论坛于2012年6月20日在北京商务会馆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办、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与科研处联合承办,并由CBD发展研究基地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美国马里兰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规划处、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劳动经济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财政税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计学院、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等院系的部分师生八十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柯文进、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卓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文魁分别做大会致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王稼琼向张卓元和文魁颁发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聘书。
柯文进在致辞中指出,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区和城市群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模式,作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和“龙头”,特大城市在大都市区、城市群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他希望继续深化我校与社会各界在中国特大城市相关领域的研究、交流与合作,将“特大城市发展高层论坛”办成一个品牌化、高端化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论坛。
论坛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蒋三庚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局长岳颂东、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杨重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城市研究中心姚士谋、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丁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童玉芬、美国马里兰大学丁成日分别就“城乡一体、兴利除弊:探索特大城市发展规律的理性抉择”、“略论特大城市发展的和谐与节奏”、“我国大城市协调发展的创新模式”、“ 双轮驱动,安全发展”、“关于特大城市人口承载力的理论思考”、“特大城市发展再认识:理论进展与国际案例和经验” 等主题做了大会发言。
研究院成立前后部分研究课题
成立两年多来,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致力于开展和搭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非常重视与北京市政府和中国社科院的学术合作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长期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联合举办高层论坛,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影响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一直积极与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所开展合作研究,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动承担和参与北京市重大规划、决策的课题研究,比如,“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指标体系和努力方向研究”、“北京科技商务区研究”、“提升北京首都国际化水平的目标、重点及对策研究” 、“首都跨界水源地级差生态地租与生态经济布局研究”、“加快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城市人口疏解”等数十项,很多研究成果获得北京市主要领导的批示和转化为北京市的政策,为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今后,北京市政府与中国社科院共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功能,进一步落实中央提出的提高高校创新能力的要求及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努力将研究院打造成为国内研究特大城市的高层人才“大本营”、研究成果“主产区”、政策咨询“孵化器”和科研体制创新“试验田”,成为特大城市的“研究高地”,更好地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服务。
2014年11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下简称《通知》),正式调整我国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与原有标准相比,新发布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将人口规模上下限普遍提高,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类型由4类变为5类,增设超大城市,并且将小城市和大城市划分为Ⅰ型、Ⅱ型两档。根据新的标准,全国各城市将以城区常住人口标准,被划分为5类7档,全国大部分城市将降级。其中,原来被划定为特大城市的140个城市,将减少至16个(其中含5个超大城市)。
2014年新标准下超大城市名单(5个)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
2014年新标准下特大城市名单(11个)
成都、重庆、南京、佛山、东莞、西安、沈阳、杭州、苏州、汕头、哈尔滨
500万以上人口才认定特大城市
据了解,按照旧的城市规模分级,我国将城市规模按人口划分为4类。20万和20万以下为小城市、小城镇;20万以上到50万为中等城市;50万以上到100万为大城市;城市人口100万以上为特大城市。
根据新发布的《通知》,我国城市规模将按照城区常住人口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下同),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城市等级普遍提升首设超大城市
根据最新标准,全国大部分城市将会被降级,很多城区人口不到500万的,将不被定义为特大城市。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全国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有6个城市,城区人口达到500-1000万的有10个城市。
此前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也指出,2010年城区人口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140个。有专家指出,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应该有150个左右。按照旧的标准,这些城市都是特大城市。但新标准实施后,特大城市是指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那么新标准的特大城市全国只有16个。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蒋三庚指出,这没什么不好。很多城市希望做特大城市,殊不知像北京是需要疏散人口,做特大城市会导致系列的城市病问题。
“因为人口规模太大后,各种资源的承载力会不够,所以城市发展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没必要求大。”他说。
大城市门槛提高 城市发展须理性定位
对比原有标准,此次调整人口规模的上下限普遍提高。小城市人口上限由20万提高到50万,中等城市的上下限分别由20万、50万提高到50万、100万,大城市的上下限分别由50万、100万提高到100万、500万,特大城市下限由100万提高到500万。
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上下限的提高尤其引人注意,成为大城市的“门槛”进一步提高。张占斌认为,在城镇化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提高特大城市、大城市“门槛”并不意味着限制其发展,而在于优化和均衡,保证城市长远规划、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有序。
按照旧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参照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7》,我国有66个城市属于特大城市。新标准出台后,一些城市将不再具备特大城市资格,在张占斌看来,控制人口规模标准有助于实现城市发展定位的客观理性,真正做到实事求是,结合自身发展现状,根据市场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特点来重新定位,实现良性发展。
中小城市的发展机遇 提升人口聚集能力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小城市在面临就业需求量大、产业发展程度低等诸多困境的同时,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张占斌认为,新标准的出台不仅要求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发展应不断优化,更体现出国家鼓励重点发展中小城市的长远思路。
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大城市人口压力过大、自然环境承载力不足等问题已经突出显现,中小城市亟需承载更多的产业和人口,并且担负起农业人口转型、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职责。因此,在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中小城市应尽快提升人口聚集能力,广泛招商引资、吸纳社会资源和优秀人才,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
张占斌表示,中小城市在未来向大城市、特大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并不能仅仅依靠人口数量单方面增长,而应当充分发挥各自的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更多依靠产业升级转型和生态环境优化,人口数量只是一个衡量指标,其他公共配套设施也应齐头并进,新标准的出台对城市发展规划更大的意义在于引导,而非简单的行政划分。
警惕“城市病” 切忌贪大求全
“城市病”是伴随城市高速发展所出现的如人口拥挤、交通堵塞、就业困难、住房紧张、公共卫生恶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也导致“城市病”呈现高发之势,一些城市片面追求向大城市、特大城市迈进,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如城市饮水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
这次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调整,客观上要求很多地方的城市发展规划需要重新调整布局,部分省份原计划的大城市、特大城市设想可能因此中止,对个别地方的城市发展统筹规划来说,自然有些“苦涩”。
然而,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角度来看,从“城市病”的有效治愈层面来说,新标准的出台无疑也是对症良药。张占斌指出,城市的发展切忌贪大求全,吸纳的人口数量、产业规模应与其实际的可承载量相符合,尊重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真正走出一条立足地方实际、融合区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中国特大城市治理研究》出版发行
2014年9月,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编著的《中国特大城市治理研究》由经济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中国特大城市治理研究》是特大城市研究院近两年来研究项目成果的总结,是在特大城市研究院招投标、委托课题等支撑下完成的。集成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师生的特大城市研究成果。共分为“特大城市发展治理研究”、“特大城市产业转型发展研究”、“特大城市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上、中、下三篇。
研究对象区域包括京津冀以及西部地区的特大城市,研究内容体现了当前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对特大城市发展难题与困境的政策制度问题的破解之策。“大城市病”是世界难题,我国正面临求解其难题的关键时期。研究院将持续深入开展特大城市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计划推出特大城市发展系列丛书,为我国特大城市及北京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的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