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融

更新时间:2024-10-10 08:22

马融(79年-166年),字季长,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人。东汉官员、经学家,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

人物生平

博通经籍

马融字季长,是将作大匠马严的儿子,其从祖为东汉名将马援,他的言语和姿态优美,有才华,善于言辞。之前,京兆人挚恂隐居南山,用儒术教授门徒,不应州郡征聘,名闻关西地区。马融跟从他游学,博通经书。挚恂很欣赏马融的才华,于是把女儿嫁给了他。

初入仕途

永初二年(108年),大将军邓骘听闻马融的名声,于是召他任舍人,但马融并不喜欢此职,就没有应命。客居在凉州的武都、汉阳二郡间。当时羌人突起,扰乱边境。米价飞涨,自函谷关以西,路上饿死的人一个接一个。马融也遭受饥困,就后悔了起来,对他的朋友说:“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割其喉,这种以名害生的事,愚夫也不干。’这是为什么呢?生是最可贵的。现在为了怕乡曲之士耻笑,使无价的身体受到摧残,这不符合老庄的道理。”于是应邓骘的征召出仕。

永初四年(110年),马融被拜为校书郎,到东观典校秘藏书籍。当时,邓太后掌权,邓骘兄弟辅政。一般浅见的儒生学士,都认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于是停止了练武的制度,不讲战阵之法。因此猾贼蜂起,乘国家无备。马融对此大为不满,认为文武之道,是圣贤所重视的,金、木、水、火、土,人们把它们并用,任何一个都不可废,怎能不讲武功?

上疏遭锢

元初二年(115年,另有元初四年、元初五年等说),马融上《广成颂》来讽谏朝廷。《广成颂》送上后,得罪了当权的邓氏。马融只得呆在东观,十年不得升迁。马融后来因为侄子去世,于是请罪归家。邓太后听说后大怒,认为马融不遵从朝廷的命令,想在州郡做官,于是下令禁止马融为官。

建光元年(121年),邓太后去世,汉安帝亲政,召还马融回到讲部。又出任河间王厩长史。当时安帝东巡岱宗(泰山),马融献上《东巡颂》。安帝对他的文才感到惊奇,于是召拜他为郎中

延光元年(125年),北乡侯刘懿即位,马融称病辞官,在郡里任功曹

阳嘉二年(133年),朝廷下诏命群臣推举敦朴之人,城门校尉岑起举荐马融,马融赶赴征召,经考核出任议郎。又被大将军梁商任命为自己的从事中郎,后升任武都太守。当时西羌反叛,征西将军马贤护羌校尉胡畴率军征讨,但却拖延不进。马融知道马贤必败,于是上疏请求允许自己率关东兵五千进攻,但朝廷没有听从。马融又上疏认为羌人和北方少数民族,可能会来侵扰,应做好准备。不久,陇西郡的羌人造反,乌桓侵掠上郡,都如马融所预料的。

屈于权贵

马融后经三次迁升,至汉桓帝在位时任南郡太守。之前,马融因一些事得罪了大将军梁冀,梁冀暗示有关部门诬告马融在郡里贪污,他于是被免职剃发,流放至朔方郡。马融自杀未遂,得以免罪召还。再任议郎,又在东观校勘儒学典籍,并参与续写《汉记》(史称《东观汉记》),后来因病离职。

当初,马融被邓氏惩办,便不敢再触犯权贵,后来又为梁冀起草陷害太尉李固的奏折,被吴祐斥责说:“李公的罪,成于您的手下。李公如果遭到诛杀,您有什么面目见天下人呢?”他又为梁冀作大将军《西第颂》,因此颇为正直之士所不耻。

高龄而终

延熹九年(166年),马融在家中去世,享年八十八岁,遗令薄葬

主要影响

经学

马融之学,属于古文经学中的一种典型。在儒家经学的发展史上,马融开始了综合各家、遍注群经这种带有开创性的工作,他的经注成就,使古文经学开始达到成熟的境地,预示着汉代经学发展将步入新的时期。

马融长期在东观校书著述,为他能综合各家之学,遍注古文经典,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他善于吸取前人的学术研究成果,他曾经想注解《左氏春秋》,见了贾逵郑众的注解,就说:“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有精有博,我没有什么说的了。”他综合了贾、郑二家的优点,撰成《春秋三传异同说》,是《春秋》学集大成的一部专著。马融还曾与北地太守刘环讨论过《春秋》学的一些分歧问题。据考证,马融注《易》源于《费氏易》,又杂采子夏之说以及孟氏、梁丘氏、京房氏诸家《易》学。注《尚书》,取郑氏父子贾逵之说。注《诗》,除《毛氏诗》外,兼采《韩诗》。此外,马融还注《三礼》《孝经》《论语》《老子》《淮南子》《离骚》《列女传》等。

教学

马融才高,学识渊博,是当世的通儒。他教授门徒,常有千人之多。涿郡人卢植、北海人郑玄,都是他的学生。马融性格放达任性,不为儒者的小节所拘。他的房屋器用衣物,都崇尚奢侈,常常坐高堂,挂红纱帐,前面教授门徒,帐后设置女乐。他的弟子按顺序传授,很少有进入室内的。马融还擅长鼓琴,好吹笛,任性而为,“不拘儒者之节”。

马融“前授生徒,后列女乐”的作法,对以后魏晋清谈家的破弃礼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历史评价

华峤

刘向父子,世典史籍;马融通博,三入东观。

及明章二帝,祖述此意,故後世争为图纬之学,以矫世取资。是以通儒贾逵、马融、张衡朱穆、崔瑗、荀爽之徒忿其若此,奏皆以为虚妄不经,宜悉收藏之。

范晔等《后汉书》:

刘峻:马融海内大儒,被服仁义。

刘勰:马融鸿儒,思洽识高,吐纳经范,华实相扶。

萧统昭明文选》:融既博览典雅,精核数术,性好音,能鼓琴吹笛。

徐铉:公侯必复,关西靡孟起(马超)之威。文武未坠,南郡被季长之德。

洪迈:按马融、皇甫规之言晓然易见,而所请兵皆不过五千,然讫不肯从,乃知宣帝纳用赵充国之册为不易得,所谓明主可为忠言也。

徐钧:士迫饥寒已变初,权门宁免曳长裾。帐纱所学明何事,却陷忠良草奏书。

陈元靓:季长慱洽,为世通儒。名立训传,善诱生徒。东观文炳,南国化孚。躬圭之赠,明我弁符。

日知录集释》:扬雄之事莽,戴圣之赃吏,马融之附势,王肃之画篡逆策,吴澄之忘宋仕元,俱无容平反。

刘体信:班昭续成《汉书》,马融在当时,亦博学者,请伏阁从班昭受句读,其识见过后人远矣伟矣。

剑桥中国秦汉史》:我们可以看出一种开始脱离帝国太学的趋势,这在后来出现于东汉的独立的经学研究的私家学校中反映了出来,这些学校以马融(79—166年)和郑玄(127—200年)办的最为著名。

轶事典故

据《世说新语》记载:郑玄在马融门下求学时,过了三年也没见到马融,只是由马融的高才弟子为他讲授罢了。马融曾用浑天算法演算,结果不符,弟子们也没有谁能解释。有人说郑玄能演算,马融便叫他来,要他演算,郑玄一算就解决了,大家都很惊奇佩服他。等到郑玄学业完成,辞别回家,马融随即喟叹礼和乐的中心都将要转移到东方去了,担心郑玄会独享盛名,心里很忌恨他。郑玄也猜测马融会来追赶,便走到桥底下,在水里垫着木板鞋坐着。马融果然旋转式盘占卜郑玄踪迹,然后告诉身边的人说:“郑玄在土下、水上,靠着木头,这表明一定是死了。”便决定不去追赶。郑玄终于因此得免一死。

但此事被为《世说新语》作注的刘峻斥为“委巷之言,贼夫人之子”。刘峻认为马融不可能会加害郑玄,余嘉锡在《世说新语笺疏》中也同意了刘峻的观点。

人际关系

叔祖

马援,东汉开国功臣、名将,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死后追谥“忠成”。

祖父

马余,马援的兄长。

父亲

马严,官至将作大匠

兄弟

马固

马伉

马歆

马鱄

马留

马续,字季则,曾整理《九章算术》,官至度辽将军

配偶

挚氏,儒士挚恂之女。

女儿

马伦,嫁太傅袁隗

马芝,马伦之妹。

侄婿

赵岐,娶马融侄女马宗姜。官至太常

族孙

马日磾汉献帝时官至太傅

主要作品

据《后汉书·马融传》载,他著有赋、颂、碑、诔、书、记、表、奏、七言、琴歌、对策、遗令,共二十一篇。

马融的经学著作多已散佚。清人编的《玉函山房丛书》《汉学堂丛书》都有辑录。另有赋颂等作品,有集已佚,明人辑有《马季长集》。马融善鼓琴,好吹笛,据《昭明文选》载,他作有《长笛赋》。

后世纪念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李世民诏令历代先贤先儒二十二人配享孔子,其中就包括马融。

北宋时期,马融被追封为扶风伯,得以从祀孔庙。

马援祠遗址建于清代,位于陕西咸阳市杨陵区五泉镇毕公村。祠中有很多马氏后裔缅怀先祖所立下的石碑,中国杨凌马援故里海内外联谊总会也设立在这里。祠里供奉着马援、马融、马超三位著名历史人物。在马援祠内,立着一块马援故里碑,为康熙三十六年所立功德碑。碑高1.86米,碑首浮雕二龙戏珠图案,碑额印刻篆书“皇清”二字,碑文记述了马融、马援、马超的生平概况。

史料索引

后汉书·卷六十上·马融列传第五十上》

东观汉记

资治通鉴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