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0 13:04
马悦然(Göran Malmqvist,1924年6月6日—2019年10月17日),出生于瑞典南部的林雪平(Linkoping),汉学家,翻译家,瑞典皇家人文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瑞典学院院士,生前为诺贝尔文学奖十八位终身评委之一,斯德哥尔摩大学东方语言学院中文系汉学教授和系主任。
1924年6月6日,马悦然出生于瑞典南部的林雪平(Linkoping)。
1946年,进入斯德哥尔摩大学,跟随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学习古代汉语和中国音韵学。
1948年,作为实习生首次来到中国,开始进行中国西南方言调查的工作,并亲历了新旧中国的世代交替,对中国现当代社会的变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1951年,结束在华学术项目后,返回斯德哥尔摩大学完成学业,随后受聘前往英国伦敦大学教授中文。
1956年,以青年中文专家的身份重返中国,出任瑞典驻华使馆文化专员。
1956年—1958年,在瑞典驻华大使馆工作。
1958年,任满后定居澳大利亚,受聘于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成了中文教授,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中国西南官话和西南方言的重要学术著作、论文。
1965年,被斯德哥尔摩大学汉学系聘任,担任汉学教授。
1975年,当选瑞典皇家人文科学院院士。
1985年,当选为瑞典学院院士。
2019年10月17日(瑞典当地时间),在家中离世,享年95岁。
马悦然对中国古代典籍的译注和评介几乎遍及中国整个古代的各个时期和所有的文类,从乐府古诗到唐宋诗词,到散曲,到辞赋古文。学术研究上,马悦然的研究领域涉及中国语言、文学、哲学、历史、宗教、思想史、社会问题等各个方面。他发表和出版了两百多种有关中国文学、哲学、语言学方面的论著,其中《中国西部语音研究》是他获得广泛声誉的汉学专著。马悦然也广泛涉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对古典文学的研究总是把文学鉴赏与历史背景的分析结合起来,以此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他对古代典籍《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进行研究,并从事实和义理两方面来理解《春秋》,还翻译了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马悦然在汉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从古汉语语法和音韵分析到四川方言调查,从中国古典小说的翻译到当代朦胧诗的译介,他的学术研究涉猎了中国语言学与中国文学的众多领域。
马悦然曾把大量中国古代、现代和当代的文学作品介绍到中国国外,将《水浒传》《西游记》译为瑞典文,并向西方介绍了《诗经》《论语》《孟子》《史记》《礼记》《尚书》《庄子》《荀子》等先秦诸子的著作,翻译了辛弃疾的大部分诗词,并组织编写了《中国文学手册:1900-1949》。除此以外,马悦然还翻译了鲁迅、沈从文、老舍等当代中文作品。
马悦然的著作有《另一种乡愁》《俳句一百首》《二十世纪台湾诗选》《中国西部语音研究》《中国文学手册1900-1949》《现代中国文学及其社会背景》;译作有《毛泽东诗词全集》《西游记》《水浒传》《中国八十年代诗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老舍的短篇小说《普通病房》,沈从文的《边城》《从文自传》,张贤亮《绿化树》,李锐的短篇小说集《厚土》、长篇小说《旧址》,台湾诗人商禽的《冰冻的火炬》,高行健的小说戏剧集以及长篇小说《灵山》,北岛和顾城的诗选《海岸与被宠坏的孩子》;主要论文有《论〈左传〉中“其”字的不同功用和意义》《〈西游记〉中疑问句结构的责任形式》《西部官话语音研究》《论先汉及汉代文本中“嫌”字的语义》《四川方言造句结构的限制形式》《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诞生》。
马悦然的两任妻子均为中国人,他的第一任夫人来自四川省,是曾任重庆大学校长陈行可的二女儿陈宁祖。1950年9月24日,马悦然与陈宁祖在香港道凤山教堂举行了传统瑞典式婚礼。1996年11月,陈宁祖病逝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第二任妻子为中国台湾媒体人陈文芬,两人1998年初识于台湾,此后两人秘恋多年,2005年在山西宣布婚讯。马悦然与陈文芬(出生于1967年)相差43岁。
马悦然是原华西协合大学国学大师闻宥的弟子。闻宥不但是他研究四川方言的导师,还如父亲般的关爱他,连马悦然这个中文名字都是闻宥取的。
马悦然对汉语学习有着很高的天分,在很长时间内,马悦然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中惟一懂得并且精通中文的评委。他在中瑞文化交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他一生致力于提升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地位,是当代西方汉学界的领袖人物之一。(新京报评)
马悦然不仅继承了西方汉学前辈审慎严谨的治学方法,也改变了瑞典乃至欧洲汉学研究独尊先秦的学术传统,带头将欧洲的汉学研究重点拓展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和社会文化领域,把学术研究与促进国际间,特别是中瑞两国之间学术文化交流的具体活动结合起来,使当代汉学研究在西方世界得到了光大和发展。(新华社客户端评)
马悦然是瑞典文学界的重量级人物。(《文汇报》评)
马悦然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海外汉学家。作为当代西方汉学界的领袖人物之一,马悦然不仅在文学作品翻译和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在中瑞文化交流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他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推动者。(澎湃新闻评)
马悦然是“中国文学通”。(《楚天都市报》评)
马悦然有一副典型的北欧人面孔,却又一派淡然的东方气质,他是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筑桥”的人。(新华每日电讯评)
马悦然是个真诚善良有爱心的大好人,是个把中国当作他的第二个故乡的大好人。(作家曹乃谦评)
马悦然是个十足的“中国通”,他对汉语文化的熟知程度以及语言运用的能力,连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都要汗颜。(杭州网评)
“他是一位非常重义气、很讲感情的人,很超脱,很智慧。”(四川文化学者、作家谭楷评)
马悦然说话,语速缓慢、调子沉稳,但他动起笔来则机敏活泼,十足老顽童。(《 南方人物周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