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01 08:27
“马背小学”是西藏那曲军分区安多县人武部四年前建立的。马背小学是牧民自己的学校,以为牧民子女上学创造条件为宗旨。牧民逐水草而居,学校随牧民而移。“马背小学”在变迁,在前进。1986年,达来诺日小学被赤峰市教育局命名为牧区实验小学,1992年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标准化民族学校”,1995年被赤峰市政府授予“赤峰市义务教育示范校”,1996年通过赤峰市教委复查,重新命名为“赤峰市牧区实验小学”,同年晋升为市级“文明单位”。并先后被赤峰市委、市政府授予“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学校管理先进集体”、被旗委、政府授予“四优学校”、“花园式学校”等荣誉称号。
NO.1安多县的“马背小学”
2002年11月06日08:29
傅志立 张强 王卫东
安多县人武部部长陈前斌,难以忘记一件事。两年前,在一次民兵集训报名时,他叫民兵们在报名表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突然,一旁的官兵们“哗”的一声大笑,只见几名民兵满脸涨红,跑出了会议室。陈部长凑上去一看,表格上有的画着一头牛,有的画着一群羊……原来,这些民兵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只好用各种图案代替。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人武部参谋在用汉语点名时,队列里的民兵几乎都不知道叫的是自己。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陈部长,经调查,当地大多数的牧民都没上过一天学,读过一天书。“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了,可我们的民兵、群众大都是一字不识的文盲,怎么科技致富?”于是,如何在牧区搞文化扶贫,成了人武部官兵想得最多的事:办学校?可这里的牧民大多数以游牧为主,无法集中。这位闲不住的陈部长这几天更加焦虑不安。白天,官兵们一次又一次地聚在一起出主意、想点子。最后大家终于想出了既长远又现实的办法:在草原牧区组建“马背小学”。 官兵们找来木工,制作了十几块小黑板,又从牧区借来十几匹马,就这样,一所流动于牧场之间的“马背小学”诞生了。由此,藏北草原深处的安多牧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迎着草原清晨的朝霞,马背上的牧民们书声朗朗,当牧民们空闲时,总会围在人武部派去的教员身边,读读写写。民兵普穷曾是一个文盲,接受能力也是最慢的一个,但在文化学习中,他却是最积极、最勤奋的一个,每天看到人武部辅导员的马匹远驰而来,他总是第一个迎上去。三个月后,他成了“马背小学”学习成绩最好的一个,不但会写简单的藏汉词句,还能阅读一般的藏文书籍。
人武部官兵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们帮助普穷贷款购买了两台东风汽车,在青海格尔木和拉萨之间跑起了运输,当年就还清了贷款,还修起了四间新住房。现在的普穷,只要谈起他的新生活,喜悦之余更是感慨万千
“马背小学”是西藏那曲军分区安多县人武部三年前建立的。当时,刚从外地调来的人武部部长罗明凯在一次民兵集训报名时,发现有好几个藏族青年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只好用画着“牛”、“羊”之类的图案来代替。通过深入了解,他发现,在安多,在那曲,这样的文盲青年还有很多,原因是当地牧民大多数以游牧为主,根本无法上学。
建设小康社会,没有文化咋行呢?罗部长深感焦虑,他马上和政委罗布泽仁商量,决定把开展文化扶贫作为帮助藏族同胞奔小康的突破口,在草原牧区组建一所流动的“马背小学”。
学校要有老师,人武部领导精心挑选了几名文化程度较高的优秀官兵当辅导员;上课要有黑板,官兵们自己动手,制作了4块便携式小黑板;“马背小学”离不开马,部里领导就亲自出面,向军分区牧场借用了8匹马。经过一番努力,“马背小学”很快就开学了。
从此,安多牧区的草原上出现了一道新风景:在一些牧点,经常可以看到三五个牧民围坐在教员身边,学拼音、学算术、识汉字、学藏文,书声朗朗。课间休息时,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喝酥油茶,跳藏族舞,唱高原民歌,洋溢着热情和欢乐。牧民们走到哪里,“马背小学”就跟着办到哪里:夏天天气暖和,他们在大草原上教学;冬天冷了,学校就搬进牧民的帐篷里。
“马背小学”给牧民们带来了知识,也带来了希望。藏族青年拉杰是“马背小学”最早的学生之一。他家几代人没一个识字的,听说人武部要办“马背小学 ”,他高兴极了,马上报了名。上学后,只要一看到辅导员老师骑马而来,他总是第一个迎上前去。很快,拉杰成为“马背小学”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不仅学会了用流畅的汉语对话,还能阅读一些藏汉文书籍。有了文化知识,拉杰对生活有了新的憧憬。在人武部领导的帮助下,他贷款购买了一辆东风汽车,学会了驾驶技术,在青海格尔木与拉萨之间跑起了长途运输。而后,牧民们越来越积极,几乎消失了文盲!“马背小学”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NO.21946年的冬天,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草原连降大雪。大雪使孩子们去不了学校,有学没法上,教师们更是心急如焚。后来学校想出了一个办法:教师走村串户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深得地方政府重视,并很快推广全旗。这样,民族教育的一种有效的形式——“马背小学”产生了。 这种学校,多数是用巡回方法教学的,是孩子大人一起教的“一揽子”学校。当时官方称为民办小学,牧民中有“艾里小学”之称,汉语意思是“村小”、“营子小学”,又有“巡回”“简易”小学等名。到建国时,草原上几乎所有的嘎查都办起了这种学校。
马背小学是牧民自己的学校,以为牧民子女上学创造条件为宗旨。牧民逐水草而居,学校随牧民而移。艾里小学的教学以巡回为主,夏季在牧民们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将集体(生产队)的蒙古包扎在那里,辟为临时校舍。对那些因移场而居住分散的牧民子女,教师就骑马到学生家中上课,或将学生组成小组,托人代为管理与辅导,老师巡回面授,巡回教学时间根据牧民居住情况而定,一般在7—8天内即可巡回一次。春、秋、冬三季,牧民居住分散,便无固定校舍,教师全靠骑马教学,他们每到一个教学点便吹响螺号,集中起附近学生送行教学,通常每次授课3—4小时。
艾里小学学制,“文革”前夕定为三年,学生入学第四年,将被动员到固定的全日制小学就读。“文革”期间,曾执行全日制小学的“五年一贯制”学制。
艾里小学的课程,初以蒙古语文,算术为主,逐步开设唱歌、游戏、珠算等课。艾里小学使用的教材,与全日制蒙文教材相同,只是教授时,老师多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训练。
艾里小学所需经费不多,教师报酬与农村民办教师相同,教具非常简单:一匹马(脚力)、一块黑板、一把螺号、一支粉笔,老师走到那里,统统带到哪里。学生文具亦简单,只要有一把木炭条、一卷经文纸,席地而坐,即可学习。
“马背小学”从诞生之日起,它的命运就和整个共和国的命运一样“大起大落。”
1955年后,政府开始筹划牧民定居,注重发展全日制小学,到1960年,艾里小学就被砍光了。然而,由于牧民定居计划未能如期实现,学生仍随牧民们逐水草而居,致使学龄儿童入学率迅速下降。针对这一情况,1963年10月,旗文教卫生科组织“民族教育工作组”深入牧区,一方面宣传党的民族教育政策,动员学龄儿童入学;一方面深入调查研究,听取牧民意见。1964年8月,在全旗民族教育会议上,决定恢复艾里小学,并责成牧业大队具体承办。这一切深受牧民欢迎。到1965年春,三个牧业公社复兴了艾里小学32所;学龄儿童入学率由1963年的27%,一跃达到96%。
艾里小学作为民族教育的一种有效教学形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965年3月,在全国农村半农半读教育会议上引起了一定的轰动。4月,一篇题为《牧民逐水草而居,学校随牧民而移》的署名文章登载在《实践》杂志上,详细介绍了艾里小学的情况,各大报章都进行了转载或报道,并用英、德、法、日、俄等语言向国外作了介绍。旗人民委员会曾几次汇总艾里小学专题材料进行宣传。同年8月1日,由自治区教育厅主持召开的全区牧读小学现场会在克旗召开,历时半月。会议期间,代表们深入牧区人民公社进行了参观访问,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座谈,艾里小学的经验得到了肯定。
1965年,开始合并牧区的艾里小学,全日制小学数量有所增加,但当时情况下,学生失学严重,甚至有学校空有校舍而无学生。1965年后,全日制小学数量锐减,除公社中心小学外,余皆为艾里小学。“文革”期间,由于对艾里小学的宣传过于浮夸,对教学质量的宣传脱离实际,全日制小学受到了严重冲击,艾里小学多流于形式,甚至在一些定居的居民区里,也要创办艾里小学。从办学形式到教学方法,都效仿了艾里小学。1978年后,牧区教育向“四为主”(集中、住宿、公办、全日制)发展,艾里小学逐步被公办的、寄宿的、全日制的学校所取代。至1980年,克什克腾有38所小学跨入全日制行列,到1983年,艾里小学在克什克腾旗草原上消失了。
“马背小学”在变迁,在前进。1986年,达来诺日小学被赤峰市教育局命名为牧区实验小学,1992年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标准化民族学校”,1995年被赤峰市政府授予“赤峰市义务教育示范校”,1996年通过赤峰市教委复查,重新命名为“赤峰市牧区实验小学”,同年晋升为市级“文明单位”。并先后被赤峰市委、市政府授予“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学校管理先进集体”、被旗委、政府授予“四优学校”、“花园式学校”等荣誉称号。
NO.3北师大教科书五年级上.第一单元拓展阅读:《马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