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体赋

更新时间:2023-02-10 10:47

骚体赋是汉赋中的一类,它是从楚辞中发展而成的,体制上模拟楚辞,形式上属于骚体。以“兮”字句为主,句式已经散文化

基本信息

骚体赋是汉赋中的一类,它是从楚辞中发展而成的,形式上属于骚体,所以称为骚体赋。骚体赋的大都是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抒发一种不得帮闲的牢骚。首倡者是西汉初年的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鵩鸟赋》,其他代表作品有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等。

这种赋在内容上侧重于咏物抒情,且多抒发哀怨之情,近于《离骚》的情调。在形式上也与楚辞接近,常用带有“兮”字的语句。另外,过去有人总结过,“骚”调以虚字为句腰,腰上一字与句末一字平仄相异为谐调,平仄相同为拗调;《九歌》以“兮”字为句腰,句调谐拗亦同。骚体可以称诗,亦可以指赋。汉以后署名蔡琰的骚体《悲愤诗》后半部分,韩愈的《复志赋》,柳宗元的《惩咎赋》、《闵生赋》等均可归入骚体类。

代表人物

骚体主要作家:屈原宋玉蔡琰。代表作品有《九歌》、《离骚》等。

特征

较之屈原以前的诗歌形式,骚体赋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是句式上的突破。屈原创造了一种以六言为主,掺进了五言、七言的大体整齐而又参差灵活的长句句式。这是对四言体的重大突破。

二是章法上的革新。屈原“骚体”不拘于古诗的章法,放纵自己的思绪,或陈述,或悲吟,或呼告,有发端,有展开,也有回环照应,脉络又是极其分明的。

三是体制上的扩展。屈原以前的诗歌大多只是十多行、数十行的短章。而他的《离骚》则长达372句、2469字,奠定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长篇体制。

文学史上的地位

前承《楚辞》,吸收了其句式和“兮”字,后启汉大赋,有散文化的倾向。如贾谊的《鵩鸟赋》。

发展阶段

汉代骚体赋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首倡者是西汉初年的贾谊,他是汉代第一位卓有成就的赋作家,代表作有《吊屈原赋》《鵩鸟赋》,作品善于运用比兴,情感节律与语言节律相与抑扬,还有着较为明显的楚辞痕迹;抒情述志,情感浓郁,是贾谊辞作的主要特色,这一点与楚辞有明显的继承关系,且与有来的汉大赋有别。

武帝时代,骚体赋揉进了三、四言句式,淮南小山招隐士》句式参差不齐,形象诡异,情景奇特,是其代表。

西汉中期以后,骚体赋逐渐定型,严忌的《哀时命》,东方朔的《七谏》,王褒的《九怀》等是典范之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