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亮

更新时间:2024-06-26 08:39

高亮,男,汉族,1968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履历

1980年09月—1986年07月,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上初中、高中。

1986年09月—1990年07月,西南交通大学铁道工程系上本科,工学学士学位

1990年09月—1993年06月,西南交通大学铁道工程系上硕士研究生,工学硕士学位

1993年09月—1997年03月,西南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系上博士研究生,工学博士学位。

1997年04月—1999年07月,北方交通大学路、公路、水运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博士后毕业。

1999年07月—2000年09月,北方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轨道结构室讲师、室主任

2000年—2004年,北方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轨道结构室副教授,室主任

2001年—2003年, 京秦提速改造工程北京到丰润段副总监理工程师(蓟县-丰润段全权代表)。

2002年10月—, 北方交通大学科研特聘教授。

2004年6月—2007年02月, 北京(原北方)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交通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

2004年—,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2005年—, 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6年03月—2006年08月,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UC)做访问学者,期间在欧洲(德国、法国等)就高速铁路相关内容考察学习一个月;

2007年03月—2011年07月,北京(原北方)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交通与环境研究所所长,道路与铁道工程系系主任。

2023.05,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职务任免

2023年5月12日,北京交通大学召开党委全委会,宣读了教育部党组教育部任职决定,高亮任中共北京交通大学委员会委员、常委、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

参选院士

2023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国科协提名

学术兼职

铁道学会会员;

土木工程学会会员;

北京市评标专家;

铁道部建设监理一级总监。

土建学院“三委会”委员。

研究方向

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结构领域:

轨道结构及轨道力学。

轨道结构动力学、车辆-轨道系统耦合动力学。

轨道结构新技术。

铁路轨道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如高速铁路跨区间无缝线路、无碴轨道、无缝道岔、桥上无缝线路桥上无缝道岔等)。

铁路工务管理及信息化。

城市轨道交通新型轨道结构研究与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及高速、重载铁路轨道结构减振降噪技术。

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形式及轨道结构研究(直线电机地铁系统、磁悬浮动力仿真等)。

出版图书

主要成就

“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基地主任,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核心团队负责人。担任多个国家、省部级平台理事、委员,国家及省部级奖励、杰青、自然基金函评/会评专家。长期致力于高铁线路工程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解决了多个重大技术难题:建立了列车-无缝线路-无砟轨道-下部基础空间耦合动力分析方法;创立了长大桥、高架站无缝线路设计理论和方法;创建了无砟轨道空间实体及反演再设计方法;研发了Π型台后锚固体系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863课题、铁道部重大及横向项目40余项,总经费8000余万。发表论文110余篇,SCI、EI60余篇。形成发明专利15项,已授权8项,形成行业标准7项。获省部级特等、一等、二等奖各4项,无缝线路成果支撑了“京沪高速铁路工程”国家特等奖(见附件),主持项目获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铁道学会特等奖(高校主持首获),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教育部一等奖。获詹天佑铁道科技成就奖、京沪高铁十大技术创新人物等。成果广泛应用于京沪、哈大等数十条高铁,并推广应用至泰国、印尼等,是我国高铁“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

科研项目

前后主持及参加科研项目30多项。主要为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科研课题。

2000~2005年主要科研(其他项目略):

1、秦沈客运专线轨道结构关键技术实验研究(分包6)( 2000G49-C),铁道部。

2、高速铁路道床性能评估方法的研究,铁道部。

3、新型减振鱼尾板动力性能测试及分析研究。

4、大连城市现代有轨电车整体道床设计检算。

5、广州地铁三号线减振降噪综合措施的研究。

6、大连城市现代有轨电车条形整体道床研究与设计检算。

7、跨区间无缝线路无缝道岔设计方法优化研究(2001G041),铁道部。

8、普速铁路无缝线路施工标准的研究(铁建技字( 2002 )第 5 号),铁道部。

9、交叉渡线用于跨区间无缝线路时强度及稳定性研究。

10、混凝土岔枕受力分析。

11、高速铁路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方法与设计参数研究(2002G003),铁道部。

12、秦沈客运专线跨区间无缝线路管理方法的研究(2002G015),铁道部。

13、胶新铁路一次开通100km/h技术的综合试验研究。

14、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直线电机运载系统轨道板及长枕受力分析研究。

15、秦沈客运专线钢轨打磨标准研究(2003G059),铁道部。

16、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大学城专线段无缝线路(含桥上)设计计算。

17、北京地铁四号线北大物理楼综合减振降噪措施的研究(参加)。

18、提速200公里道岔动力仿真分析。

19、直线电机轨道交通轨道结构相关技术的研究。

20、混凝土板式道床振动控制与轨道动态平顺性控制技术研究。

21、北京地铁四号线道岔无缝化可行性研究及短枕式整体道床动力仿真分析。

22、沈阳铁路局主要地区提速道岔及道岔群无缝化设计研究。

23、直线电机客运系统模式及应用(参加)。

24、研究石家庄道路维护模式及技术的研究磁浮铁路轨道不平顺规律的研究(参加)。

25、广州地铁一号线浮置板轨道振动特性测试。

26、混凝土枕及支撑块式无碴轨道整体道床及其过渡段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

27、北京市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工程及深圳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高架桥(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咨询。

28、站场无碴轨道设计。

29、轨道不平顺谱的研究(铁道部项目)。

30、客运专线道岔国产化研发-道岔无缝化研究(铁道部,正在研究)。

31、客运专线无碴轨道绝缘对强度和寿命的影响试验测试分析--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设计理论及测试技术研究(北京交通大学校基金重大项目)。

32、城市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及防治对策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参加,主研之一)。

33、泰国曼谷机场线桥上无缝道岔理论分析(正在研究)。

34、高速铁路无碴轨道设计技术-863子题。

35、客运专线高架车站无缝道岔及减振型无碴轨道设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正在参加铁道部基础信息建设、客运专线无碴轨道再创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论文著作

参加3部学术专著的编写,发表论文近40余篇(本人第一作者或第一作者为本人指导的研究生)。

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类论文二十多篇。国际会议论文十多篇。

发表的论文被SCI检索2篇,EI检索4篇,ISTP检索9篇.

软件著作权2份。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桥上无缝线路设计软件(2008SRBJ0413);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无缝道岔设计软件(2008SRBJ0416)。

科研获奖

荣誉表彰

2002年月—北京交通大学科研特聘教授;

2003年度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优秀监理工程师;

2005年被评为北京交通大学优秀主讲教师;

2007年,获北京交通大学“五四”奖章;

2008年,获第八届詹天佑铁道科技奖北京交通大学专项奖。

2016年,获第十三届茅以升铁道科技奖。

2018年11月,获颁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交通运输技术奖”。

2018年3月,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22年,第十五届詹天佑铁道科技奖-大奖

2022年2月9日,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

2023年4月,获2023年首都劳动奖章。

2023年5月,被授予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