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伯瑜

更新时间:2024-09-27 13:41

高伯瑜(1915~1997),名壵,字伯瑜,1915年生,江苏苏州人。著名谜书收藏家、“谜贤”。

生平

高先生的父亲哲夫曾肄业于武汉大学堂,后去陕西追随做官的伯兄。母亲是常熟钱氏后裔,是我国著名学者钱仲联的堂房姑母。此后其父和伯父先后自陕西回乡,安度晚年。先生家藏书颇富,父辈善诗文书画,郑逸梅与先生为表兄弟,一度寄寓高家。良好的家庭环境与相互切磋的氛围,使先生从小耳濡目染,根基深厚。先生初读私塾,继而就学于晏成中学(现苏州市三中),德智体得到了全面发展,体育是他的长项,爱好乒乓、象棋。但读了一年书就因父染阿芙蓉癖(染上毒瘾),家境日趋下滑而辍学,先后到上海当学徒、在苏州娄门永顺祥布店和皋桥乾昌祥布店做帐房。上世纪30年代中期,谋得吴县县立医院总务的差事,此前已与好友吴进贤(名寒秋,书法家)以及王西神、张一麟、吴梅、程瞻庐、范烟桥、蒋吟秋、朱枫隐、余觉等名流结社吟诗唱和,故所学不废,与时俱进。但没几年抗战爆发,举家避难乡下。回城后迫于生计,在苏州一卫生机构任职。1940年,先生染肺病而失业,直至新中国成立前,一直靠兄弟接济。

1952年先生参加了苏州市新国画讲习班,之后即参加市文联民间艺术研究组,与费新我等共事,随组长顾公硕进行桃花坞年画、苏州刺绣的调查,广泛联络民间艺人,编印旧版桃花坞年画。从此,先生走上了工艺美术研究之路。1954年春节期间,苏州市文教局、市文联在苏南文管会(现苏州博物馆)内举办“苏州市民间工艺品展览会”,这是苏州解放后第一次展出苏州民间艺人的作品:朱凤绣的《毛主席像》,任嘒闲绣的《列宁在讲台上》,周巽先绣的《月季绶带鸟》和《女大学生在牧场实习生》等等。沈金水还现场表演了缂丝艺术。整个展览会的具体会务工作都由顾公硕和高伯瑜负责,为期18天的展览,引起社会极大反响。展览结束后,市文联决定成立刺绣生产小组,借款300元作为筹建经费,由先生协同顾公硕负责此事。1954年3月8日正式开办,地址在人民路调丰巷内,由顾公硕负责,先生任总务,成员有任嘒闲、周巽先、严葆真、管颉云、赵丽珠、王云娥、章秀民、朱静雯等8人,特邀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柴扉程尚仁等来苏进行艺术指导。自此,先生他们正式有薪水了。1955年12月16日,市文联刺绣生产小组划归市手工业局,成立了苏州市刺绣工艺美术生产合作社,先生任总务。1957年9月,先生和周守成上首都,负责“苏州刺绣展览”(苏州刺绣工艺美术生产合社主办),朱德、姚依林等首长都前往参加。通过展览,解决了绣品积压问题,扭转了合作社困难的局面。1958年6月,苏州市刺绣工艺美术生产合作社与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室合并,翌年改名工艺美术研究所,先生均留任,直至1960年调到吴门画苑工作。

1954年,先生与同事们在研究苏绣时,发现我国独特的濒临失传的发绣工艺,于是努力寻找老艺人归队,挖掘抢救。先生的夫人周笃芸,其祖先累代为清朝武官,素称望族,苏州民间有“彭宋潘韩轧个周”之语,周家所藏多手工艺珍品,先生又广交工艺美术界名家,博闻勤记,熟谙画理,且善于将所藏所见的工艺实物,结合书本记载,揣摩研究,坚持不懈。故他虽不会穿针引线,却逐渐掌握了刺绣的整体设计(构思、取材、设计画稿等)和每个环节,还知道那道工序谁最胜任,进而匠心独运,推陈出新。1959年,由先生等人指导绣出的建国以来第一幅黑色发绣《屈原像》送京,在“全国农业展览会”展出,获得朱德委员长的题词和嘉奖。接着,先生等人又指导绣制了《长生殿》,展于香港,充分展示了发绣立体感强、能耐久、难度高的特点,好评如潮。之后,由于有人错误地认为人发很难收集,没有原料来源,就此中断。

1969年12月,先生全家被下放到江苏滨海县滨淮公社。

1972年东台县东台镇跃进工艺厂(现东台市工艺品总厂的前身)为开发工艺产品,开拓外贸渠道,慕名前往滨淮公社,聘请先生为技术顾问,后担任生产股长、质检科长。下放到盐城地区的苏南工艺产品美术行业的人员闻讯后纷至沓来,顿时这家小小的乡镇企业汇聚了来自各地的一大批工艺精英。有艺术家沈子丞、陈负苍、王能父、朱世英等作为艺术台柱,还有不少中坚设计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刺绣艺人。10年间,先生呕心沥血,为东台工艺品总厂培养出一大批工艺美术人才,开发出一个个新经济生长点。东台镇跃进工艺厂原以加工人发、羽毛、猪鬃出口为主要业务,有一个人发车间。

1972年夏秋之交,先生萌发出发展“发绣”这个念头,亲自下车间拣长辫发、选细度、比色调,指点设计人员仿古名画构思绘图,指导刺绣艺人如何用人发的自然色泽与国画中的墨色相吻合,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绣出了《唐寅秋风纨扇图》、《东方朔》、《岳阳楼》等多幅发绣。从此,苏绣中的发绣艺术在盐城东台落户生根、开花、结果,成为盐城地区发展经济的一大支柱产品。之后,先生大胆地将这个厂的绣品车间改为发绣车间,并且利用染色头发,创造性地从单一的墨绣向多色发绣拓展,继而走向彩色发绣。在先生的策划与指导下,1973年我国历史上第一幅多色发绣《黄山迎客松图》在东台问世,黑、白、棕、黄、绛、赭等人发的色泽交织于一体,令人惊叹。

1976年,又一幅多色发绣《苏州留园图》绣出,在1978年2月~5月的“全国美术展览”上,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赞赏。同时,在先生策划与指导下绣出第一幅双面异色发绣《松鼠》,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希望杯;又有《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喜见榴开》等多幅发绣在香港“中国服装与刺绣展览”(香港中艺公司主办)上展出,开幕后才半个小时,这些发绣精品即被争购一空。《中国新闻》,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报刊相继报道。中国新闻电影制片厂两度到东台工艺品厂,拍摄短片《发绣》、《头发的妙用》。

1981年10月,先生代表东台工艺品总厂赴南昌,参加“全国工艺品旅游纪念品评奖会”,由先生策划指导绣出的发绣《寒山寺图》获“优秀作品奖”,在“全国抽纱与刺绣展览”上曾获得马里总统夫人很高的评价。东台市工艺品总厂由于得到先生的帮助,在中国画和发绣产品的基础上,连锁开发了丝毯、织锦、绣衣等新品,逐步发展成具有规模的工艺美术品生产厂家,产品销路扩大到亚、欧、美等地区。

1982年,先生退休归故里,继续为工艺美术事业奉献余热。

1982年参加工艺美术系统编志工作,后他与好友周以璞共创“苏州市工艺美术艺人之家”,团结了一大批退休的老艺人,为挖掘和研究苏州工艺美术传统产品默默地工作着。“艺人之家”由小变大,生产红火,但先生从不图名利,只领取微薄的报酬一直干到生命的终点。

早在1956年,先生就致力于苏绣的理论研究,在报刊上发表了《介绍苏州刺绣》、《苏州手工业十年史》、《革新缂丝操作》、《宫扇》等文。

1958年,根据轻工业部门要求,他与李娥英合作编著了《中国刺绣工艺》一书。六七十年代,因种种历史原因,先生极少动笔。

直至1981年底,他又拿起了笔,写成了《发绣》一文。

1993年,先生又撰成《刺绣与发绣》论文,在江苏省苏绣艺术讨论会上发表。先生的著作还有《余觉年谱》,但未发表。

1955年,先生以列席代表的身份,出席苏州市政协第一届一次会议。先生在70年代中期,被推荐为江苏东台县人民代表。

先生儿时爱好象棋,曾有“棋坛神童”之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先生曾主持过《新苏州报》“棋谱专栏”,创作了数以百计的象棋排局。在担任苏州市青年棋社社长的近十年里,先后组织了1962年、1964年、1965年三次苏州市象棋大赛,先生既是组织者,又是大赛的裁判长。先生提携后学不遗余力,培养出庞小予等一批60年代江苏棋坛名将。

1964年杭州举办全国象棋比赛,先生组织庞小予等一批苏州棋坛新秀前往观摩学习,回来后,庞小予参加了是年7月的江苏省象棋大赛,首次坐上冠军宝座,先生也荣膺江苏省象棋大赛五好裁判员。改革开放后,先生被推为苏州市棋艺协会副主任委员。

贡献

先生对我国的灯谜事业卓著贡献,然长期以来被其在工艺美术与棋界的名声所淹,直至1986年“纪念苏州建城2500年·姑苏谜会”后,世人才逐渐了解这位二十年代就从事谜学研究和谜籍收藏的老前辈。先生的父亲与伯父都能自制灯谜,故先生童年即入谜途。一次,父执辈彭云伯(吴中四大族彭氏后裔,北平射虎社社员)自京城返乡来访高家,见其聪明伶俐,即出谜:“怯春寒快把帘儿下”,要求猜一味中药,年幼的他却脱口而出揭开谜盒子:“防风!”1929年,先生14岁,受苏州文坛名流程瞻庐、陈公孟等人影响,开始潜心收藏古今中外谜籍资料,觅得“谜圣”张起南《橐园春灯话》(长沙宏文书局本),视为圭臬,由此始终仰慕张起南。后先生以“中道依依望故扉”射小说家“程瞻庐”的处女作,加盟苏州“西亭谜社”,师事程瞻庐,与程瞻庐、朱枫隐、王戟髯、陆澹安、陈公孟等组织谜会,颇极一时之盛。

先生才思敏捷,射虎颇有功力,1932年的《小苏报》曾撰文报导了他猜谜的出众才思。当时,苏州民众教育馆(在今旧学前)于良宵佳节举办灯谜展猜,先生常攀弓前往,屡屡中鹄。一日,馆长张千里(号一骏)于堂中悬一谜:“自谓张一骏,人称张馆长(猜古文一句)”。先生答曰:“不以千里称也”。张千里即邀先生到耳房相叙,结为知己。解放初期,先生亲自主持了两次由苏州市手工业局举办的大型“春节灯谜展猜”,所悬之谜,全由他提供。在他的影响下,王能父、张荣铭、周宗廉、孙同庆等人于1956年筹建苏州市第一工人俱乐部灯谜组(现苏州市职工灯谜研究会前身)。先生醉心谜学七十春,潜心收藏古今谜籍资料,经历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谜学之路:“猜谜——收集——创作——研究——编纂——无偿捐赠”。青年时代他就参与“西亭谜社”活动,潜心研究谜学,曾根据《十四家新谜约选》(清光绪三年版本)订正了厦门民俗学家谢云声《灵箫阁谜话》(1930年版本)中的疏漏之处,抄写了《日河新灯录》等一批清代谜著。上世纪六十年代,先生听说北京图书馆藏有苏州的管叔壬著的《新灯合璧》(1888年版本),内收苏州第一个民间灯谜社团——五亩园谜社社员的作品,他专程北上,花了一天的时间,抄录了该书(卷上)的谜作。平时,先生节衣缩食,将积蓄的钱用于购买谜书。经过三十多年的辛勤努力,到1966年已收集到各类谜籍三百余种。可是,一场浩劫夺去了他的大部分精品,幸存者被他冒着风险藏在柳条箱底,偷偷携带到苏北农村。

1986年在“纪念苏州建城2500年”活动中,首次与观众见面,令人一饱眼福。

1989年元宵,又在福建漳州展览陈列,两岸谜友无不惊喜万分。在全国谜界,先生“谜龄”最长,藏书也居首位。早在三十多年前,先生就有一个愿望:把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历代谜书,通过各界人士的努力,汇成一编。人民日报出版社副社长、高级编审郭龙春(后离休,2003年去世)得悉后,鼎力相助,使先生的愿望成为现实。

1987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决定出版由先生倡导并领衔编纂的我国第一部历代谜语书籍汇编《中华谜书集成》,这一盛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终使这部巨著顺利出版,先生对郭龙春先生念念不忘。高雄、漳州两文虎基金会先后授予先生“沈志谦(台湾谜学研究会会长)文虎奖提名奖”(1994年)、“沈志谦文虎奖”(1996年)。

1996年夏,先生因心脏等疾病复发住进医院,1997年5月10日凌晨2时15分与世长辞,享年83岁。先生中年得一子一女。子明明师从徐绍青、沈子丞,画作两次赴港公展。女儿周莹华过继给内弟家,后女承父艺,研究发绣艺术,现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先生的灯谜藏书,由其家属遵照临终前的遗嘱,全数无偿捐献给国家,永久保存在享有“全国灯谜之乡”美誉的漳州市灯谜艺术馆,计79种150册。并在漳州灯谜艺术馆新馆——威镇阁内专辟一个楼面,陈列高先生捐赠的历代灯谜古籍资料,还专门编辑了一部《谜贤高伯瑜》的纪念专辑。为纪念和弘扬高老的奉献精神,1997年6月,漳州市芗城区文化局决定为高伯瑜先生塑立半身铜像,得到漳州市政府批准。铜像由与高老交好十数年的苏州中青年雕塑家张民伟设计,苏州鎏金工艺厂负责制作。整座铜像高65厘米,重80公斤,上镌“谜贤高伯瑜”五字(著名书法家、谜家王能父书),如今已屹立在漳州大地之上。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