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5 17:33
鸡痘(Avian Pox)是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在鸡的无毛或少毛的皮肤上发生痘疹,或在口腔、咽喉部粘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在集体或大型养鸡场易造成流行,可使增重缓慢,消瘦;产蛋鸡受感染时,产蛋量暂时下降,若并发其他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卫生条件或营养不良时,可引起较多的死亡,对幼龄鸡更易造成严重的损失。
成熟的病毒粒子呈砖形,直径为250-354nm。病毒基因组由单分子的线状双股DNA组成,大小280kbp。在胞浆复制,通过胞吞方式出芽,而非细胞裂解释放出病毒粒子。对外界环境有高度抵抗力,在上皮细胞屑中的病毒,完全干燥和阳光照射数周后仍能保存活力。但游离的病毒在1%~2%氢氧化钠或钾、10%醋酸或0.1%汞中很快被灭活。在腐败环境中病毒迅速死亡。而冷冻干燥可使病毒长期保持活力,达几年之久。
鸡痘通常有两种类型:
(一)干燥型 ( 皮肤型 ):在鸡冠、脸和肉垂等部位,有小泡疹及痂皮。
(二)潮湿型:感染口腔和喉头粘膜,引起口疮或黄色伪膜。皮肤型鸡痘较普遍,潮湿型鸡痘之死亡率较高 ( 可达 50%,但通常不会这样高 )。
两类型可能同时发生,也可能单独出现;任何鸡龄都可受到鸡痘的侵袭,但它通常于夏秋两季袭侵成鸡及育成鸡。本病可持续 2 ~ 4 星期。通常死亡率并不高,但患病后产卵率会降低达数星期。
鸡痘的传播和流行,与这些诱因相关:夏季蚊虫叮咬,尤其吸血感染,为此病传播的重要途径。有研究证实:病鸡被蚊虫叮咬,蚊虫体内的病毒可携带达10~30d。其间,易感鸡群再次被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后,即可被感染。
养鸡密度大,舍内通风不畅,养殖环境阴冷潮湿,鸡群营养不良,鸡只有啄癖,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将加重此病的高发。
此外,接种管理不善,有漏接、免疫失败的鸡群,都为此病高发的危险群体。
健康鸡禽因与病鸡接触而传染。蚊子与野鸟皆是本病的传播者。虽然鸡痘由病毒引起,但传播却相当缓慢。
在冠、肉髯、面部、眼皮、嘴角与肛门周围等无毛部位,形成一种灰白色或黄白色水疱样的小结节,小结节干燥形成痂皮,数个痂皮融合形成疣状痂,突出于皮肤表面即成痘,剥去痂皮可露出出血病灶。痂皮可存留3~4周,以后脱落,留下一个灰白色的疤痕。一般年龄较大的鸡能影响增重,成年蛋鸡影响产蛋。
病变主要发生在口腔、气管及食道黏膜。先在黏膜上生成黄白色的小结节,以后小结节互相融合形成黄白色干酪样的假膜覆盖于黏膜表面,撕去假膜则露出出血的溃疡面。口腔痘疹及溃疡致使鸡采食困难,体重迅速减轻,精神萎靡,生长发育不良。雏鸡感染死亡率高达50%。
皮肤型与黏膜型鸡痘发生在同一只鸡身上或同一鸡群内传播,称混合型鸡痘。因上述两种临床症状兼而有之,为此对鸡群的危害更为严重。
在潮湿型鸡痘中可发现位于口腔、喉头、及气管开口处之粘膜有溃疮现象。这些粘膜上的溃疮很难除去,所以粘膜上常遗留出血裂口。溃疮往往成长而形成乾酪状伪膜。肺部偶尔充血而气囊呈混浊状。
鸡只以“沙氏鸡痘疫苗”实施翼膜穿刺法接种。若鸡只处于危险地区,应尽量提早 ( 甚至 1 ~ 2 日龄 )。若补充鸡群于二日龄接种温和鸡痘疫苗 ( 小痘 ),则 6 ~ 12 周龄须再次以沙氏鸡痘疫苗 ( 大痘 ) 补强接种。
1、免疫接种痘苗,适用于7日龄以上各种年龄的鸡。用时以重量盐水或冷开水稀释10-50倍,用钢笔尖(或大针尖)蘸取疫苗刺种在鸡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皮下。接种7天左右,刺中部位呈现红肿、起泡,以后逐渐干燥结痂而脱落,可免疫5个月。
对于发生鸡痘的鸡 群 , 可采取对症治疗和中药方剂疗法,可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1、用“冰硼散”少量吹入咽喉部,每日2次,连用5天。
2、 用“喉症丸”喂服,每只鸡每天早晨喂服1粒,连用2天。
3 、用土霉素片、Vc片和氢化可的松喂服,每次每只鸡用土霉素6.25毫克、Vc50毫克、氢化可的松10毫克 , 连用 3天。
4、 用病毒灵 1毫升 , 青霉 素 1 0 万单位 , 混合后胸部肌肉 注 射 , 每 日两 次 , 连 用 3天 .
5、NDI系苗用冷水10~15倍稀释后 , 给鸡肌肉注射 , 每只鸡0.3一 .0 5毫升 , 一 次 即可 。
6 、用 2% 紫药 水作2 0 倍稀 释 后 , 每只鸡 内服3 ~ 5毫升 , 每日一次 , 连用 3 一 5天 。
7、 紫草 100克 , 龙 胆 草5 0 克 , 明矾 10 0 克 , 水 500 0 毫 升 煎 之 (煎之前先将紫草浸 泡 20分 钟 ) 。 这 一剂 药可供 10 00 只鸡使 用 , 可饮水也可 拌料 , 每 天 早晚 各一 次 , 连 用 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