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刀

更新时间:2021-11-25 20:59

鸾刀,汉语词语,拼音luán dāo,意思是刀环有铃的刀。古代祭祀时割牲用。出自《诗·小雅·信南山》。

解释

刀环有铃的刀。古代祭祀时割牲用

出处

《诗·小雅·信南山》:“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 毛 传:“鸾刀,刀有鸾者,言割中节也。” 孔颖达 疏:“鸾即铃也。谓刀环有铃,其声中节。”

晋 潘岳 《西征赋》:“雍人缕切,鸾刀若飞。应刃落俎,靃靃霏霏。”

《南齐书·刘琎传》:“ 曅 与僚佐饮,自割鹅炙。 璡 曰:‘应刃落俎,膳夫之事,殿下亲执鸾刀,下官未敢安席。’”

宋 邵雍 《首尾吟》之五:“宝鉴造形难着发,鸾刀迎刃岂容丝。”

明 宋濂 《奉制撰蟠桃核赋》:“鸾刀割蜜,神液流泉。”

古代名刀。《礼记》:“割刀之用,鸾刀之贵,反本修古,不忘其初也。”《诗经》:“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筋。

这是古代名刀,是一种古代骑兵所用的马刀,鸾刀质轻,有高强度的韧性,在骑兵冲刺的时候,可以有效的减轻刀的反冲击力。

在古代,北凉,西北边疆,鸾刀几乎是每个骑兵必配装备。

有诗云:

北疆三百战,身负二十诺。

腰挎北凉刀,挥刀破军阵。-《北凉歌》

在边疆打了三百多场仗,身上有着二十个人的承诺,在北疆,有许多场战争中,规定,伍长若死,则副长领一伍,直至战尽,一伍共二十一人,一场战争只剩自己带着伍长的鸾刀活了下来,我自己身负着另外二十人的寄托。老了以后,想起哪些在战争中的人们,他们拿起鸾刀,就互称为袍泽,从此把自己的后背就给袍泽,上了战马,注定一辈子要记着鸾刀。

北凉参差百万户,其中多少铁衣裹枯骨

北凉刀,北凉马,北凉男儿马旁生,马旁死,小娘子,莫要哭,来世还做北凉儿,马上还挎玉鸾刀,庆同袍,沙场归,归时家乡醉荔枝。这里所说的玉鸾刀就是鸾刀,在古代,边疆士兵将有一把鸾刀看作使自己的荣耀。

当代,鸾刀之只存在于西北部少数地区将庭世家,这些将族他们可以说是古代中国边疆的门户,他们以族为团体,世代配鸾刀,镇中国门户,他们的鸾刀,推测是由当年他们的先辈所留,传言,他们现在仍在西北族中养战甲等马,用于族内子弟的训练。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