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09 18:32
麦类赤霉病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小麦的重要病害。皖 南山区、安徽沿江圩区流行频率最高。大流行年份减产五成以上,而且因麦粒中含多种毒素,可致人畜中毒。
大、小麦赤霉病有苗枯、秆腐、穗腐几种症状,一般以穗腐发生最普遍,危害最大。
受害幼苗出土前芽鞘和根鞘腐烂,呈黄褐色水浸状,出土后芽鞘和初生的根变褐色。受害麦苗生长衰弱,甚至枯死。苗枯主要由麦种带菌引起,所以,在病残株的籽粒上多长有粉红色菌丝体。
茎基部呈褐色并变软腐烂,植株枯死;孕穗后发病;剑叶基部多呈棕褐色,并逐扩及茎节。发生秆腐的部位,在湿度大时,多能长出粉红色菌丝体。
一般在大、小麦灌浆期开始出现症状,后蔓延至穗轴和相邻的小穗。初期,发病小穗多在基部近穗轴的颖壳上出现淡褐色斑,湿度大时呈水渍状,以后整个小穗黄枯,并在颖壳合缝处出现粉红色粘性霉状物。后期,在病小穗有时还会形成一堆煤屑状物。由于发病小穗上的病菌一旦扩及穗轴,就会导致上部所有小穗黄枯,造成籽粒不实或干瘪,所以发病越早,受害部位越下,损失越大。
赤霉病是由若干种镰孢属的真菌侵染所致,其中以禾谷镰刀菌占绝对 优势。病菌的分生孢子镰刀形,微弯,基部有脚胞,3-5个隔膜。单个孢子无色,聚集一起呈粉红色, 分生孢子形成的最低温为8℃,适温为25℃。有性时期形成的适温为15-20℃。子囊壳深蓝色于紫色。子囊无色,棍棒状,内生8个子囊孢子,呈单行、双行或螺 旋状排列。
子囊孢子无色, 纺锤形,两端较钝,一般有2个隔膜。子囊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4-35℃,以25-30℃最适,相对湿度不能低于72%。
赤霉菌能在病残体上以腐生的方式越夏、越冬,也可在麦收后继续侵染水稻、玉米、高粱 、棉花等,并在这些作物及残体上越夏、越冬。稻麦区病菌以潜伏于稻桩上越冬为主。春季,当土壤含水量大于50%、空气 相对湿度大于95%、平均气温高于7℃,并有光照等条件时,越冬的病菌便开始形成子囊壳;气温高于12℃时,开始形成子囊孢子。成熟 的子囊孢子在大于90%的相对湿度下便释放到空气中,借风雨传播到麦穗上。子囊孢子萌发后,从花药、柱头、颖片等处侵入。由于 乳熟期后侵染率很低,所以病穗上形成的分生孢子虽能再侵染而加重后期的病情,但一般在穗 腐流行中的作用不大。另外,由种子所带的病菌引起的苗枯,对后期穗腐发生的轻重也无直接影响。
赤毒病的流行与初侵染菌量的多少有一定的关系。小麦抽穗前后,如稻桩带菌率上升到10-20%以上,即有可能发生赤霉病流行。小麦品种的抗性对病害流行的程度也有明显的影响,如种植比较抗病的品种,病害可大大减轻。病菌的侵入受到寄主生育期的严格限制,开花期最易感染,所以大、小麦抽穗至灌桨期,雨日、雨量铝合金,相对湿度高,则发病加重,反之,发病轻。可见,赤霉病的流行,是在大、小麦感病生育期内,一定菌量与发病的气候条件相配合的结果。另外,栽培条件 对病害发生的轻重也有影响,如地势低洼 ,排水不良、湿度大的麦田就易发病;氮肥过多,抽穗、成熟期延迟,也会拉长病害的易感期。
赤霉病的防治,以利用品种抗性,改善农业措施为基础,重点抓好穗期的药剂防治。
种植抗病的品种 目前,虽然高抗赤霉病的品种很少,但品种间抗侵入、抗扩展程度 有很大的差异,如苏麦3号、华麦6号、万年2号等,就是一些抗、耐品种。我国不少地方品种的抗性较强,可用作抗源与高产良种杂交,进行抗病良种的培育。
麦田深耕灭茬,减少稻桩等残体;注意开沟排水,防止田间积水;合理施肥、防止倒伏,提高抗性等。
根据气象的中长期预报,结合大、小麦感病的生育期和菌量的情况,估计病害的流行程度,合理用 药。高效药剂(防害效果达90%)有:50%的多菌灵\u6258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防治效果达70-80%的药剂有:50%二硝散可湿性粉200倍液。施药时间要求比较严格,第一次施药时间尤为重要。穗期气温高,第一次用药以齐穗 期为宜;气温正常时,可在扬花株率10%时用药;气温偏低时,可在盛花前后用药。第一次施药后,根据天气和病情发展情况,再确定是否进行第二次或第三次用药,一般用药间隔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