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07 16:29
医书内难经类。清·张志聪著9卷。清康熙八年己酉(1669)张志聪领衔同学及门人著,初刊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书中对《内经》原文做了较详细的注释。对学习研究《内经》有参考价值。但张氏受宋明理学家注释经书的影响,释文中有望文生义、任意发挥之处,使书中某些问题有脱离实际的缺点。
本书与《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都是张志聪汇同同学及门人数十人共同编著的。张氏及其门人集体注释,依《素问》原文逐句阐发,“凡经中章节字句,均释得融洽分明”(浙江医官局增补凡例)。对学习研究《内经》有参考价值,但张氏受宋,明理学家注释经书的影响,“唯求经义通明,不尚训诂详切”,有蔓文生义,任意发挥之处。全书九卷,八十一篇,编次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同。《素问》自唐王冰为注之后,及宋,元,明请名家,迭为论疏,本书为《素问》注述著作较善者之一。
全书按《黄帝内经素问》八十篇序列分为九卷,其中卷八第七十《刺法论》,第七十三《本病论》两篇原阙。张氏于《素问》各篇之首,多先简解题意,或提要勾玄,以昭示该篇大要;凡重要之经文句节,除详加阐释外,复批眉注,以引起读者重视。如题解“阴阳应象大论”,谓“此篇言天地水火、四时五行、寒热气味,合人之脏腑形身、清浊气血、表里上下、成象成形者,莫不合乎阴阳之道;致于诊脉察色、治疗针砭,亦皆取法于阴阳,故曰阴阳应象大论“。对篇首“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有“此篇亦阴阳大论之文,乃岁运之总纲”之眉批,醒人耳目。注释另一个特点是,张氏常采用“以经注经”法,即引《内经》他篇之文证释其义,前后对勘互补,以全面理解经旨而避免“强经就我”之弊。不拘执字解,不尚训诂详切,但求医理畅明,善抒己见,所谓“前人咳唾,概所勿袭,古论糟粕,悉所勿存”。后一条虽属张志聪言过其实之语,然本书之论,确多属张氏等人的己见。书中对《内经》阴阳、脏腑、气血以及气化等理论之诠释,确有独到见解。
本书之撰注,“集共事参校者十之二三,先辈议论相符者十之二三”,经多人长时间研究讨论,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共参岐黄微义,撷其精华而扬弃糟粕,其集体创作之式为历代注家所不及,故刊行后即引起后世学者的广泛重视。开我国医学集体创作之先河,其功亦不可没。其注释之长,主要表现为论理较详和比较切近临床实际两方面。如《素问·阴阳别沦》谓:“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张志聪为之注云:“心系急则气道约,故太息以伸之,此三焦气也。夫一阳之气病,故伸引于三焦。”此处,张氏不但紧扣经文,以心和三焦气急(郁)来解释“二阴一阳发病”,而且明确指出“善气”即为“太息”。验之临床,心气郁结而上焦胸气不疏之证,除可有胸胀心闷之症外,亦常有善太息,得太息则舒之症。
张志聪,字隐庵,明清间浙江钱塘县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1610),卒年约为清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世代医家,从名医张卿子学,业医数十年,于杭州胥山建“侣山堂”,招同志者讲论医学,从学者甚众,张氏医理宗《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以明遗民自居,撰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灵枢经集注》《伤寒论集注》《侣山堂类辩》《本草崇原》《仲景脉法续注》《医学要诀》《伤寒论宗印》《伤寒论纲目》《金匮要略注》。《伤寒论集注》《本草崇原》张志聪均未纂成而逝,《针灸秘传》佚,《医学真诀》无考。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素问》一书,为黄帝与俞跗巫彭诸臣,论次一堂而作。所详者,天人一原人旨;所明者,阴阳迭乘之机;所研究者,气运更胜之微;所稽求者,性命攻荡之本;所上穷者,寒暑日月之运行;所下极者,形气生化之成败。开合详尽。几无余蕴。然其中论生生之统居其半,言灾病者次之,治法者又次之。盖欲天下后世子孙氓庶,勿罹灾眚,咸归生长,圣教不唐乎大哉!第经义渊微,圣词古简,苟非其人,鲜有通其义者,即如周之越人,汉之仓公,晋之皇甫谧,唐之王启玄,以及宋元明诸名家,迭为论疏,莫不言人人殊。而经旨隐括者,或以一端求之;经言缕析者,或以偏见解之。经词有于彼见,而此若隐者,或以本文失简脱,而遗其弘论。隐庵先生聚精会神,竭力覃思,越寒暑五载,注释《内经·素问》九卷,以昼夜之寻思,取黄岐之精义,前人咳唾,概所勿袭,古论糟柏,悉所勿存,惟与同学高良,共深参究之秘,及门诸北,时任校正之严,颜曰《集注》。前所已言者,何烦余言,唯未言者亟言之,以俟后学耳,此隐庵先生注经之微旨乎。
现存清康熙十一年初刻本、光绪十六年庚寅年浙江书局刻本、光绪二十九年善成堂刻本等。建国后通行本为1956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2002年,学苑出版社对该书再次出版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