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柏林飞艇

更新时间:2024-09-28 09:35

齐柏林飞艇(Zeppelin)是一种或一系列硬式飞艇(Rigid airship)的总称,是著名的德国飞船设计家斐迪南·冯·齐柏林伯爵(Count Ferdinand von Zeppelin)在20世纪初期以大卫·舒瓦兹(David Schwarz)所设计的飞艇为蓝本,进一步发展而来。由于硬式飞艇技术的成熟,使大型化成为可能。因为能力较同时期飞机优秀,可装载大型货物在航空事业早期具有辉煌成绩。 “齐柏林飞艇”是硬式飞艇所用的代名词。

发展沿革

历史背景

1900年7月2日,由德国的斐迪南·冯·齐柏林伯爵设计并制造的一架飞艇曾在腓特列港附近进行首次飞行。这架飞艇是在康斯坦斯湖上漂浮的1个飞机棚里制造的,飞艇上有1个用金属丝缠着的铝壳,铝壳外面裹着装有16个氢气囊的棉布。两台16马力的发动机使飞艇速度达到每小时14英里,齐柏林飞艇曾担任大西洋两岸重要的商业飞行。美国内战期间,在联盟军队当军事观察员时,冯·齐柏林曾第一次乘气球升入空中,1891年以来他一直从事飞艇的研制工作。

研制进程

在当时,巨型飞艇主要的用途涵盖了民用与军事两种领域。民用方面,德意志飞艇运输公司(Deutsche Luftschiffahrts-AG)可以被视为是现代商业航空界的开山祖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曾非常活跃过。大战爆发后,各国军事将领们注意到飞船高高在上的运用性,因此改将其投入到战场上,担任空中轰炸或侦察斥候的任务。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时,轻于空气的飞行器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德国的齐柏林公司所建造的飞艇,按当时的技术水平来说,可以认为是科学和工程技术上的奇迹之作。每艘飞艇都具有优美的线条,巨大的尺寸,大马力航空发动机特有的“嗡嗡”声音,推动着一艘艘德国飞艇划破天空的线条。人们第一眼看到齐柏林飞艇的时候,就肯定会象被符咒抓住一样,倾倒于它的雄伟奇妙。另外一方面,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则是一个丑陋的新生儿,只能搭载一到两个人。飞艇则可轻而易举地搭载数吨的物品。比起如同恐龙一般高傲地雄踞天空的飞艇,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只是些不起眼的、无害的小哺乳兽。

在战争爆发后,德国陆军和海军都建立起了自己的飞艇舰队。德国海军通常使用齐柏林公司制造的铝制龙骨的飞艇,编号为L(德文飞艇,Luftschiff)开头。德国空军的飞艇则通常是由舒特-朗茨(Shutte-Lanz)公司制造的木制龙骨飞艇,编号为SL。SL型飞艇因为重量问题而没有被德国海军接受。无论海军还是空军的飞艇,在开战后都开始执行轰炸英国的任务,以图从空中摧毁英国的工业基地,打击英国的士气。1914年8月5日夜,Z—6号齐伯林气艇成功地轰炸了比利时的列日要塞,8月26日,德国飞艇对安特卫普实施了一周的轰炸,8月30日空袭了巴黎。1915年1月19日,德国飞艇开始轰炸英国本土。这种对于己方的军事手段过于自负的思想,对于20世纪初欧洲各大强国以军国主义为圭皋的总参谋部官僚们来说,是一种普遍现象。就象同时代的“无敌大炮”,“不沉战舰”,德国军方天真地认为,齐柏林飞艇是他们手中的一门终极武器,飞艇一出,无往不胜,无坚不摧,诸国降伏。当然,以一战爆发时尚幼稚得可怜的飞机来说,也没有力量去阻止飞艇的光临。能够在夜间作战的飞机几乎没有,而一般的飞机就是发现了飞艇,唯一能做的事情也不过是在它的粗厚外皮上戳两个小洞洞。当时唯一能够阻止这些德国空中猛犸去英国表兄家串门的,就是北海上空变化无常的天气。这些飞艇通常在傍晚从德国本土的库克斯港、科隆和杜塞尔多夫等处基地起飞,华灯初上的时候到达英国上空。英国城市的路灯和房屋里面透出来的灯火是它们最好的路标——“灯火管制”一词当时还未出现。扔下搭载的危险货物之后,它们掉头东飞,于第二天黎明之前返回德国。1915年1月19日,德国的齐柏林飞艇第一次从1500米高空空袭了东英格兰。5月31日,德国陆军LZ-38号飞艇在林纳茨上尉的指挥下首次空袭了伦敦,炸死7人,炸伤31人。6月7日凌晨,LZ-37号飞艇在法国加莱附近被皇家空军飞行员用6公斤的小型炸弹击落。10月20日,德国陆海军又有11艘飞艇去轰炸伦敦,但是其中3艘毁于风暴。

飞艇数据

德国在一战前后飞艇数据

编号 舰艇名 长度 航速 建造时间

LZ 6 144 m 55,8 km/h 1910

LZ 7 Deutschland 148 m 36 km/h 1910

LZ 8 Deutschland 148 m 36 km/h 1911(Ersatz-)

LZ 10 Schwaben 140 m 75,6 km/h 1911

LZ 11 Viktoria Luise 148 m 80 km/h 1912

LZ 13 Hansa 148 m 80 km/h 1912

LZ 17 Sachsen 140 m 77,4 km/h 1913

LZ 120 Bodensee 120,8 m 132,5 km/h 1919

130,8 m 127,5 km/h

LZ 121 Nordstern 130.8 m 127,8 km/h 1921

LZ 127 Graf Zeppelin 236,6 m 110,2 km/h 1928

备注

1971年英国曾把Zeppelin搬上荧幕,故事虚构LZ36号的一次绝密行动,很具有观看价值。

水上帆板运动出现过以Zeppelin(Zeppelin)命名的产品。

飞行动态

一战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曾制作了大批“动力气球”——齐柏林飞艇,对协约国军队进行轰炸。可惜,这种行动缓慢的庞然大物,在灵活机动的飞机面前完全没有招架之功。二战中,日本决定动用“气球炸弹”。他们向美国方向释放了9000多个“气球炸弹”,指望它们能够顺风飘洋过海,在美国本土“大显神威”。然而,这些炸弹绝大部分在沿途“走散”了,一些成功“偷渡”者或未能爆炸,或只引发了一些森林火灾。

一战期间,德国空军曾计划用两艘“超级齐柏林飞艇”携带大量高爆炸弹和燃烧弹对彼得格勒实施轰炸。齐柏林飞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人造飞行器,飞行高度达5000米。当时的防空武器大多只能打击4600米以下的空中目标,显然对它无能为力。这场空袭,德军似乎胜券在握。

然而,一场大降雪改变了一切。飘落的雪片在飞艇顶部蒙皮上堆积,形成厚重的冰壳,飞艇在重压下越飞越低。按这种情况,飞艇根本无法到达彼得格勒,无奈之下只好返航。即使如此,其中一艘飞艇还是在返程中坠毁。用“超级齐柏林飞艇”对彼得格勒实施轰炸的计划化作泡影。

使用情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败战,曾一度让齐柏林飞船的营运陷入泥沼,但雨果·埃克纳(Hugo Eckener)继起已逝的齐柏林伯爵遗志,在1920年代复兴了齐柏林飞船,并且在1930年代达到颠峰。在当时,包括LZ127“齐柏林伯爵号”(Graf Zeppelin)与LZ129“兴登堡号”(Hindenburg)等几艘脍炙人口的巨型飞船,在跨大西洋的欧美航线上都有丰富的获利。但不料,1937年时兴登堡号在美国新泽西州失火坠毁,也就是著名的“兴登堡空难”,在那之后包括齐柏林飞船在内的整个飞船运输产业急速没落,不久之后就被新兴的民航机给取代了。

焚毁事故

兴登堡号

1937年5月6日,“兴登堡”号飞艇在一场灾难性事故中被大火焚毁,97名乘客和乘务人员中至少有36人死亡。这艘大的飞艇正在新泽西州莱克赫斯特海军航空总站上空准备着陆,仅花几分钟内的时间就被烧毁,起火原因当前尚不清楚,不过人们认为它是由发动机放出的静电或火花点燃了降落时放掉的氢气所致。直到事故发生为止,“兴登堡”飞艇已十次安全地往返于大西洋两岸之间,共载客1002人次。

在最后这次飞行当中,由于是在大西洋上空逆风飞行,“兴登堡”号迟到了12小时。它在东海岸上空缓慢飞行徐徐下降,以便在傍晚到达,因为这是降落的最佳时间。晚7时20分。飞艇掷下两根着陆线,并准备着陆,这时长972英尺、重110吨的飞艇在离地面300英尺的空中,突然起火燃烧。地面上的人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700万立方英尺的氢气囊几乎立即被烈焰吞没,燃着的骨架落地跌得粉碎。“兴登堡”号在浓烟之中焚毁。经过海军人员和乘务人员奋勇努力,许多人被抢救出来。

另一种说法是地电通过系留绳索传到艇身,使凝聚在气囊蒙布上的一层水点导电,把整个艇体变成一个巨大的电容器;雷电交加的暴雨点燃了集结在飞艇后部的氢气。

齐柏林伯爵号

齐柏林伯爵号(Graf Zeppelin)是一系列齐柏林飞船产品里面、最后几艘出厂的大型硬式飞船。搭载着由德国引擎名厂迈巴赫(Maybach)所出品的大型V型12缸引擎的齐柏林伯爵号,曾经在1930年代活跃于跨大西洋航线上,但在1940年时在当时德国的空军元帅赫尔曼·戈林(Hermann Göring)一纸命令下,遭到拆毁并将构成其船身骨架的铝材转用在军备生产上。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