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蟾属

更新时间:2022-08-25 15:32

齿蟾属,英文学名:Oreolalax,锄足蟾科角蟾亚科的1属。齿蟾是中国的特有属,现有13种。主要分布于重庆南部、云南西北部、贵州北部和湖北的利川等地。雄蟾胸部有 1对刺团,繁殖季节后多脱落。股部多有股腺。瞳孔纵置;鼓膜多隐于皮下;舌后端有缺刻。上颌有齿。背面皮肤多粗糙。成体以陆栖为主,多生活在树木丛生的山溪附近。齿蟾白天常隐蔽在溪边朽木下、有苔藓腐叶的泥洞或石隙间。夜出活动,多爬行,行动缓慢。

形态特征

齿蟾属,雄蟾胸部有 1对刺团,繁殖季节后多脱落。股部多有股腺。瞳孔纵置;鼓膜多隐于皮下;舌后端有缺刻。上颌有齿。背面皮肤多粗糙。

生活环境

成体以陆栖为主,多生活在树木丛生的山溪附近。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重庆南部、云南西北部、贵州北部和湖北的利川等地。

生活习性

有的种(如普雄齿蟾O.puxiongensis)多在沼泽地水荡或小溪内。齿蟾白天常隐蔽在溪边朽木下、有苔藓腐叶的泥洞或石隙间。夜出活动,多爬行,行动缓慢。

生长繁殖

繁殖季节进入溪流内,多在5~6月抱对产卵。卵产于溪内大石底面。卵群多成环状,有的随环境而异,成堆状或条形。每群卵约100~300粒,卵径约3.5毫米。蝌蚪左出水孔型,底栖在溪流水荡石下,以水藻等为主要食物。经1~2年完成变态,成体营陆栖生活。红点齿蟾大多栖于石灰岩溶洞内的溪流附近,可在离洞口数十米深的黑暗环境中生活。蝌蚪全长可达120毫米,在洞内长期无光条件下生活,皮肤颜色透明,内部器官清晰可见;眼小;如将它置于光亮处饲养,体色渐深,内脏不易看清。

亚种种类

齿蟾是中国的特有属,现有13种。

对大巴山区四川南江的一种齿蟾标本作了深入研究,认为与我国已知齿蟾属Oreolalax物种均不相同,其形态特征与宝兴齿蟾O.popeiLiu,1947相近,但又有明显区别,南江标本曾在胡淑琴(1966)一文中被归入浦氏短齿蟾ScutigerpopeiLiu(即宝兴齿蟾Oreolalaxpopei)。现经过详细的形态学比较和数值分类学的典型判别分析研究。被确定为新种,即命名为南江齿蟾Oreolalaxnanjiangensissp.nov.。更多还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