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港

更新时间:2024-07-15 16:21

龙华港,长江支流黄浦江的支流,在上海市徐汇区东部。明正德《松江府志》卷二云:“龙华港,东南至百婆桥,入于黄浦,故亦名百婆塘。”后来百婆桥也称百步桥,百婆塘亦叫百步塘。西起蒲汇塘漕河泾港交汇处,东入黄浦江。长3.7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6~1.9米,可通行10~60吨级船舶。

干流概况

龙华港,在徐汇区东部。西起穆家塘港(即蒲汇塘)与漕河泾港交汇处,东经龙华镇入黄浦江。长3.7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6~1.9米,可通行10~60吨级船舶。

水文特征

龙华港,河道受潮汐影响显著,属半日潮型,每12小时24分钟有一次涨潮和落潮,潮水往复运动,流向不稳定,并造成较大潮差。河道的潮差和高潮位都自河口溯上游逐渐降低。7~9月潮水位最高。在涨潮和台风、暴雨同时相遇,以及长江、黄浦江上游洪峰同时下泄时,相互顶托,造成黄浦江水下泄不畅,吴淞江、淀浦河、大治河、横沥港等大小支流随之水位上涨,低地积水难排,形成洪涝威胁。河道因受潮汐影响,加以地势平坦,河道间没有明显的分水岭,河底比降很小,或成平底。泥沙和污染物极易沉淀江底。

主要支流

现行河道

蒲汇塘,位于松江区与闵行、徐汇区境内。西起淀浦河,与小涞港北横泾新泾港等相交,流经七宝、虹桥,后折而南至新龙华南接漕河泾港。长约19公里。可通行15~2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3000余公顷。

漕河泾港,位于闵行、徐汇区境内。曾名曹乌泾或曹湖泾。西起新泾港,往东过南新泾,南新泾以西一段亦称何家浜、西上澳塘、东上澳塘,西纳蒲汇塘接龙华港。长9公里。可行驶10~20吨级小船。

历史河道

瑶泾港,在徐汇区南部。又名姚泾港。上海县《二十六保志》云:“瑶泾港,浦水入,西流通漕河泾,北流通龙华港。查此港宋元时,运漕之河。”已淤成平陆。

西上澳塘港,在市中心区西南部,田林街道和漕河泾镇境内。北接蒲汇塘,南达漕河泾港,为上澳塘西支流,故名。据民国《法华乡志》记载:“西上澳塘由李湫泾(法华港)经周家桥(今长宁区北部)南入口,经英瑞庙(今天山路与古北路交会点西北)、越霍必兰路(今古北路)、王家楼(今古北路与虹桥路交会点以西),过立马桥,越虹桥路迤南达新港口(今虹桥镇东)东隅出蒲汇塘”。咸丰九年(1859年)冬重浚漕河泾港,同时并开西上澳塘南出口。民国三年(1914年)又进行重浚。原河道北经李漎泾可通吴淞江,南经龙华港通黄浦江,抗战前尚可通行货船。建国前后,虹桥路以北河道逐渐淤塞填没,建成道路、工厂和居民住宅。

玉带河,历史河流,俗称寺河。在本区东南部龙华镇。原为龙华港的一条支流,入口在龙华寺山门前,绕龙华寺后复注入龙华港。犹如玉带环绕,故名。据清康熙《龙华志》载:“带水潆洄,临流不竟,杖藜偶立,澄然神远”;又载:“玉带河虽枻支流小港,而纡徐曲折,扁舟鼓枻,葭露之思,殊令人意远也”。清代前,香客乘舟来龙华寺敬香礼佛,都停船于玉带河边。河上有永泰桥(又称寺桥),建于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年)(参见永泰桥条)。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开筑龙华路,寺前河段填没筑路,玉带河遂淤断,现龙华公园内的一泓池水,即玉带河残留的唯一遗迹。

治理开发

河道治理

原龙华港与漕河泾港的界线在龙华寺前老街(今龙华镇路)中段的香花桥(又名惠民桥,桥已拆除),上源出自蒲汇塘。沿蒲汇塘上溯,在七宝经横沥港,可达苏州河(即吴淞江)。该港自古就是一条重要的水道,曾为龙华镇的形成和经济发展起过很大作用,同时也具有重要军事意义,清初在港口建有炮台,是防护上海城和西南郊的要隘。长期以来,因黄浦江潮水涌入,加之下游河道狭窄、曲折多弯、水流湍急,称为“龙华十八湾,湾湾见龙华”,严重影响了水上交通与河水下泄。1964年,进行了截弯取直工程,另行开挖了一条从柴禾浜到龙华西路桥的新河道,河长460米,河宽30米,底宽10~20米,底高-0.5~-1米,改道后,不再穿越龙华镇,旧河道遂废。同时还疏浚了柴禾浜以下河段,使通航能力从原来的60吨级提高到100吨级。

河道建筑

新龙华港泵闸,位于龙华港距黄浦江河口约236米处,位于河道的顺直段,上、下游均有一定长度的引渠,防洪岸线长度适中,水流平顺,适合泵闸的运行,泵闸进出水流条件较好。工程于2008年9月开工建设,2011年7月投入使用。由一座12米宽的节制闸与两台单机流量22.5立方米/秒的斜式轴流泵组成,新建泵闸主要任务是防洪、挡潮、排涝及水资源调度。泵闸总体布置采用“泵+闸+泵”布置形式,即节制闸布置在河道中间,泵房对称布置在闸两侧,是淀北片最大的排涝口门。工程选址合理,在泵闸主体布置时,工程占地及拆迁量较少,同时,也兼顾宛平南路雨水泵站出口改造工程,使出水口管线长度较短,节省工程改造费用,对邻近规划道路无影响。

龙华港水利枢纽工程,简称老龙华港泵闸,位于闵行区原龙华乡龙华村与徐汇区龙华镇俞家湾城乡结合部龙华港入黄浦江的河口处,是淀浦河北片地区排水入黄浦江的主要口门。龙华港泵闸工程由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由时上海县水利工程公司负责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泵闸主体结构工程为:船闸1座,闸首口门净宽12米,闸室宽20米、长60米。内、外闸首及底板标高均为-1.0米;外闸首上设有宽3.4米人行桥1座,梁底标高6.5米,通航300吨级船舶。防汛设计标准为闸门顶高5.9米,能抵御“千年一遇”高潮位。配备QPQ2×16T启闭机2台,内闸首配备56ZWB-100I型圬工泵6台套,排涝量为每小时11.12万立方米。龙华港泵闸前期“三通一平”、拆迁等准备工作于1989年8月开始进行。1990年6月工程正式开工,1992年1月通过水下部分验收,1992年2月筑断老龙华港,3月底泵闸主体工程基本竣工,4月24日通过工程正式竣工验收,施工总周期750天。该工程与河道整治工程配套后,能基本解除市区56平方公里和淀北片122.4平方公里(含机场4.4平方公里)范围内因暴雨积水形成的灾情,防御台风季节的高潮入侵,确保漕河泾及虹桥两个开发区不致受淹。平时还可通过控制内河水位进行排污,适当改善上游内河水质,并兼顾航运需要,是一项多功能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2008年改建为新龙华港泵闸。

龙华港套闸泵站,位于龙华机场北边。建于1989年。闸首净高12米,闸室长60米,宽20米。套闸泵站设有6台水泵,总流量为每秒30.9立方米。其防汛能力达到抵御“千年一遇”的防洪防涝标准,可解决淀浦河北片郊区118平方公里、市区56平方公里和机场范围内的暴雨积水问题。平时既可控制内河水位,引清冲污,又照顾到航运需要,是一项多功能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工程。

龙华西路泵站,在徐汇区龙华镇龙华西路南段,龙华港北岸。建于1982年。占地1269平方米,机房为混合结构,建筑面积148平方米,另建有档潮闸门和26平方米蓄水池各一座。圩区地面平均标高5米。设有36E1B-70型水泵4台,JS1-14-12型电动机4台,功率均为180瓩,流量各为2.3立方米/秒。专为排放暴雨积水及工厂、居民所用废水,受益面积252公顷。排水管径φ2·46米,与龙华路、天钥桥路、龙水北路、中山南二路、漕溪路等地下排水管相通。排水注入龙华港。

龙吴路立交道泵站,在徐汇区龙华镇西部,龙吴路与沪杭铁路日新支线立交道口西侧。建于1981年。占地970平方米,机房为混合结构,建筑面积118平方米,另建有23平方米蓄水池一座。设有8PW1型水泵3台,JS115-613型电动机3台。功率均为75瓩,流量各为0.153立方米/秒。专供排除龙吴路立交道口积水,出水管径20.7米,进水管径φ1.7米。排水注入龙华港。

宛平南路泵站,在徐汇区东部,宛平南路南端,龙华港北岸。建于1975年。占地695平方米,机房为混合结构,建筑面积139平方米,另建有35平方米蓄水池和档潮闸各一座。设有36E1B70型水泵4台,JS1-14-12型电动机4台,功率均为180瓩,流量各为2.3立方米/秒。专为排放暴雨积水及工厂、居民所用废水。受益面积227公顷。排水管径φ2.46米,与宛平南路、中山南二路、肇嘉浜路地下排水管道相沟通。圩区地面平均标高4.2米。排水注入龙华港。

新龙华泵站,在徐汇区南部,东漕河泾桥东,龙华港南岸,近新赵家宅。建于1971年,机房跨朱家浜上,建筑面积50平方米,混合结构,设有铁制双闸门一座,由时上海县属公社、大队共同投资建造。圩区地面平均标高3.8米。装置苏排匝型号电动水泵1台、功率40瓩,流量1.05立方米/秒。对解决圩区内38公顷农田暴雨水涝,龙华港潮水倒灌及减轻旱情起一定作用。

漕溪泵站,在徐汇区南部龙华港北岸,近东漕河泾生产队,跨水电浜。1971年由时上海县及所属公社,漕溪生产大队共同投资建造。机房为混合结构,建筑面积40平方米。设有铁制双闸门一座,圩区地面平均标高3.8米。有苏排Ⅳ型号电动水泵1台,功率40千瓦,流量1.05立方米/秒。控制面积33.3公顷,能缓解这一地区农田暴雨水涝、龙华港潮水倒灌及干旱等灾情。

航道航运

龙华港河道从穆家塘港到龙华港铁路桥,长1.4公里,河宽2.4米,底宽8米,底高±0米,可通航20吨级船只,从沪杭铁路桥到河口,长2.3公里,河宽28~40米,底宽12~25米,底高-0.5~-1.2米,可通航100吨级船只。港上跨有百步桥、龙华西路桥、龙吴路一号桥、沪闵路一号桥和沪杭铁路桥(两座)等10座桥梁,并有小型码头5个。1984年出入本港的船只达3万多艘(次),运输量达125万余吨,为城乡物资交流的重要河道之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