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水文站

更新时间:2024-09-11 10:22

龙门水文站位于秦晋大峡谷的陕西省韩城市龙门镇禹门口(东经110°35′,北纬35°40′),距河口1269 km,距上游壶口65km,

水文站概述

1934年6月14日设立于禹门口外左岸,称龙门(一)。此后几经变动于1971年9月迁至现址,称龙门(马王庙二)。1974年由吊船缆道改为重铅鱼电动缆道和双缆固定吊箱测量至今。

龙门水文站测验河段顺直长度约400m,两岸为陡峭岩石,河宽270~280m。河段内布设有基本水尺断面、比降断面、浮标测流断面、基上67 m和基上155 m两个流速仪测流取沙断面。测站上游2000 m处有一石门卡口,河面宽60 m,下游400 m为弯道,基下1700m为禹门口,宽仅百米左右,有河槽控制和断面控制作用。

测验断面为矩形河槽,沙质河床,洪水时河床冲淤变化剧烈。大流量高含沙(流量大于5000m3/s)水沙条件下,有时会发生“揭河底”冲刷现象,自建站至今共发生明显“揭河底”现象7次。

龙门站洪水主要来源于晋陕峡谷间(头道拐~龙门)干流洪水和支流暴雨形成的洪水。由于区间为黄土高原,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所形成的洪水一般是陡涨陡落。洪水含沙量大,杂草多,给测验带来了一定困难。大洪水主要集中在主汛期7、8月份。水位流量关系受洪水冲淤变化影响大,一般以顺时针绳套为主,其次是单一线和逆时针绳套曲线。单断沙关系以45度直线为主。凌汛期流冰、流冰花现象严重,冬季寒冷时全断面封冻,给水位、流量、泥沙测验来极大困难。汛期水、沙量分别占年量的55.5%、88.5%

水文特征值:实测最高水位387.58m(2000.02.10),实测最大流量20900m3/s(1967.08.11),建站以来最大流量21000 m3/s(1967.08.11),实测最大流速11.2 m/s(1964.08.13),实测最大水深16.0m(1970.03.15),实测最大含沙量1040 kg/m3 (2002.07.05)。

先进人员事迹

自龙门水文站建站以来,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因为险恶的地理环境和艰辛的水文工作,先后有5位龙门水文人为黄河水文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54年,因吊箱主缆锚钉钢绳卡子脱落,20多岁的杨家劳不幸掉入黄河;

1962年8月2日深夜,青年职工李天辈值夜班,在黄河岸边巡查时不幸一脚踩空,跌入黄河;1962年秋天,职工李世安扛着面粉,步行时不幸坠入黄河;

1963年10月16日,职工张炳在河里取样时,被洪水冲走;1989年11月20日,老职工徐全舟在缆道架设施工中殉职。还有几位虽然遇险却侥幸逃生:

1967年8月11日,龙门水文站出现历史上最大洪水,有20多年船龄的老船工卢振甫和几名同事在木船上测量洪峰,虽然船用18毫米粗的钢丝绳连接在岸边,但洪峰打断了钢丝绳,老船工不幸被钢缆打掉了耳朵,留下终生残疾。他先后被授予“硬骨头老船工”、“治黄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1977年7月6日,青年职工杨顺义为了抢救财物不幸落水,次日在40公里外被老乡发现幸运被救,大难不死。

在平凡的岗位上,一个个平凡的水文人,日复一日,干出了不平凡的事情。

洪水蓝色预警

2017年7月26日11时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发布洪水蓝色预警:预计黄河龙门水文站将于7月27日2时前后出现62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洪峰流量,影响范围将涉及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吕梁市;河南省三门峡市;陕西省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