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

更新时间:2024-05-17 07:06

雕塑是一种造型艺术,以物质材料和手段制作的三维空间形象的视觉艺术。雕塑最早主要是使用雕(通过减除材料来造型)及塑(通过叠加材料来造型)的方式,在石、金属、木、陶瓷等材料来创作,不过现代主义的雕塑,在材料及创造手法上都有很高的自由度,可以利用雕、焊接、模塑或铸造的方式,在各种不同的材质上进行创作。

雕塑的分类

(一)按形式分类

一般分为:圆雕浮雕透雕

圆雕( round-sculpture)雕塑表现手法。在立体物上雕出不附在任何背景上,可以各种角度观赏的立体形象。

浮雕( emboss)雕塑表现手法。在平面上雕出凸起形象。依表面凸出厚度的不同,分为高浮雕和浅浮雕等。

透雕( penetrated- sculpture)雕塑表现手法。在浮雕基础上镂空其背景部分的形象。是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的一种雕塑表现手法。有的是单面雕,有的是双面雕。

(二)按功能分

1.纪念性雕塑以纪念重大事件及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为主题的雕塑。它是公共雕塑的种,往往成为控制环境的主体

2.环境雕塑为美化特定环境而设计和摆放的雕塑。

3.公共雕塑在公共环境空间中建立的美化和装饰环境的雕塑,是环境雕塑的一种,它和环境雕塑的区别在于它的公共性。公共空间分室内和室外,室外如街道、广场、交通枢纽、商业区、居民区、工厂、桥梁等;室内公共环境指机场或车站的候机(车)厅、会议厅、影剧院、旅馆、体育馆、学校、大型商场等。公共雕塑是和群众生活联系最密切,对城市风貌影响最大的雕塑类型

4.架上雕塑展览、陈列性雕塑,如肖像雕塑、主题性雕塑等。这类雕塑主要以审美为目的,题材、材质、尺寸、布光、摆放都很自由。往往成为前卫性作品的试验场地,对雕塑发展的影响十分巨大。这类作品经常以商品的形式进入市场,成为机关、企业和私人的藏品,对美化人们生活起很重要的作用。

5.建筑装饰雕塑附属于建筑,以装饰建筑为目的的雕塑。

6.实用性雕塑为实用目的而制作的雕塑,如游乐场所大型玩具雕塑、广告雕塑、标志雕塑等。

7.园林雕塑美化园林的雕塑。近代热起来的雕塑公园,是雕塑和园林结合的产物。雕塑公园倡者希望将雕塑从展室的“囚禁”里释放到大自然中。

8.室内装饰雕塑装饰室内墙壁、天花板、门、窗、家具等的雕塑。

9.案头雕塑(又称小型玩赏性雕塑)用陶、瓷、泥、木、石、绢、骨、贝、果核等材料制件的、供人欣赏把玩的小型雕塑。

10.特种工艺雕塑用珍贵的材料如金、银、玉、象牙、犀角(人类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禁止猎杀大象、犀牛,象牙和犀角雕塑今后应该绝迹)、各种宝石制作的雕塑。因其材料价值远远大于艺术价值,一般不把它归入艺术雕塑之中。此外还有宗教雕塑、仪卫雕塑、陵墓雕塑等其他许多种类,不一一赘述。

(三)按材质分

由于雕塑的材料相当多种,有粘土、石、木、金属、石膏、树脂、象牙等。遂发展出几种类别:

木雕:木雕的历史相当悠久,早期的主题多半以宗教为核心,除雕塑宗教偶像之外,也用于祭坛、宗教场所的装饰。在木造建筑兴盛的国家,木雕是随着建筑一同发展的。现代的木雕则有相当多元化的风貌,艺术家喜用抽象形来表现。此外,木雕也是印刷术发明的重要功臣。

石雕:石雕发展的地区跟适合雕刻的石头产地是很有关系性的,产石发达的地区,石雕的历史也相当悠久。过去石雕的作品常被用来当做花园摆饰、门口标志、或是陵寝建筑装饰等,基于石头厚重(不易被偷窃)、雕刻细节不易因风吹雨打而破坏,石雕作品多以户外环境为主。常见的石雕材料是大理石。

泥塑:材料会使用天然粘土或者现代的人工合成雕塑泥,可以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存在,也可以辅助其它的雕塑形式。

冰雕:是一种以冰为主要材料来雕刻的艺术形式,源自于法国,因为材料的可变性及其容易熔化,冰雕表现出了许多难点。

沙雕:起源于美国,利用沙滩上的沙进行雕塑,最常见的是小朋友在堆沙堡,但也有艺术家以沙雕为其创作的题材。

金属雕塑:大型的雕塑多半会以青铜或其他铜合金为其材质.利用铸造的方式制作。有些金属雕塑需要用到金属的延展性进行加工,其中又以金的延展性最好,有时会用在首饰上。

西方雕塑的历史

(一)石器时代的雕塑

旧石器时代指距今约250万至1万年之间的这段时期。按时间先后,可将其划分为奥瑞纳文化期、梭鲁特文化期、马格德林文化期。

旧石器时代的原始雕塑形象真实,手法拙朴并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其原始动物雕塑具有令现代人吃惊的写实性,一些原始人进行巫术活动时所用的雕塑品,在现代人的眼中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神秘的力量感。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至4000年,人类从狩猎转为以农耕、畜牧为基础的定居生活。尽管这段时期留存的雕塑作品不多,但从那些遗存中仍可看出人类精神世界发生的深刻变化。

与东方相比,西方在新石器时代的发展较为缓慢,该时期的雕塑艺术至今没有重大的考古发现,其在旧石器时代大量出现的具象写实性的雕塑作品在新石器时代却全面衰落,洞窟艺术和器具艺术的传统也仿佛已经消失。这一时期人类的精神世界必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只是还不能用大量的物化艺术作品来加以充分证明。新石器时代晚期,欧洲各地出现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巨石文化,所用巨石有的重达百吨,由它们所形成的构筑物气势十分宏伟。那些巨石建筑的形式繁多,多数服务于宗教。其中最简单的一种被称为“门希儿式石柱”,它是将细长型的天然石块垂直竖立起来,有的刻有浮雕,虽然比较粗糙,但那种巨石雕刻却被认为是后世大型人物石雕的先驱。巨石文化显示了新石器时代雕塑艺术以抽象化和符号化为特征的艺术风貌。

(二)古代雕塑艺术

古代美洲的雕塑艺术主要集中在墨西哥地区、玛雅地区和安第斯山地区。在3-15世纪末的这段时间,古代美洲的绘画、建筑、雕刻和工艺美术等门类均有突出成就。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墨西哥地区和玛雅地区的文化经历了古典时期和后古典时期安第斯山地区经历了扩展时期、城邦时期和印加时期等发展阶段。

欧洲古典时期的艺术是一种在赤贫后产生的新的美术形式,这种美术形式给后来整个西方美术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古希腊雕塑家努力地使其作品显示出活力,他们努力并迅速地学习,掌握了人体的解剖结构,并逐渐取代了早期的“几何”风格,形成了最重要的人体法则,即把人的重心放在一条腿上,另一条腿保持松弛,并利用这一动态的视觉错觉,在无知觉的石头上表现出形体外部的松紧和内部的运动。这标志着雕塑古典时期的真正到来。同时,古典时期的浮雕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古罗马在艺术上深受古希腊的影响,但仍具有自身的特色,如在肖像雕塑上,其更注重客观对象,追求个性化,而非古希腊的理想化。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源头,创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雕塑艺术,实现了“美即和谐”的古希腊美学思想和“庄严恬静”的艺术境界,为后世树立了永恒的典范。从公元前12世纪至前1世纪,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古希腊创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雕塑艺术。古希腊雕塑的材料主要是石灰石、大理石、青铜、陶土、木材、黄金和象牙,而现存的仅有石雕青铜雕塑多遭熔铸。古希腊雕塑根据共艺术风格的变化、发展可分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

(1)荷马时期(约前12世纪至前8世纪)。由于荷马史诗在这一阶段汇集而成,并且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精神面貌,所以称为“荷马时期”。荷马时期的开始,是以多利亚人从希腊半岛北半部南下为标志的,约在公元前12世纪末至前11世纪。这个时期由于多利亚人的南下,克里特迈锡尼文化遭到毁灭古希腊文化必须从头开始。这个时期是古希腊神话的形成期,也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萌芽期,其雕塑艺术的特征是稚拙、质朴。

(2)古风时期(约前8世纪至前6世纪)。古风时期是雕塑家的训练阶段。古希腊在公元前7世纪就产生了大型石刻,古希腊早期的大型石雕中的人物造型明显借鉴了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艺术成果,这个时期雕塑家的长期探索,为后来的雕刻艺术开辟了道路。根据现存作品和文字记载,古希腊雕刻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两个派别:伊奥尼亚学派和陶里安学派。伊奥尼亚学派以纤巧著称,陶里安学派具有纯朴、粗犷的特点,在表现人体方面独树一帜。

(3)古典时期(约前480至前330年)。公元前480年古希腊取得了旷日持久的希波战争的胜利,雅典也随之确立了在古希腊各城邦中的领导地位,古希腊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时期,这也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全盛时期。它在追求“真实的完美”和“客观的真实之美”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古典时期早期,古希腊艺术家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能够熟练运用人体结构的全面知识进行创作,雕塑造型追求强健和优美,充满崇高的英雄气概和欢乐气氛,在雕塑中表现出完美和谐的技巧。由于其间正值伯利克利统治时期,即古希腊最繁荣的时期,雅典开始了一系列伟大的建筑活动,由此诞生了许多足以光照千秋的雕像和装饰雕刻。这个时期著名的雕塑家有卡拉美斯、菲狄亚斯毕达哥拉斯米隆。古典时期后期,由于战乱不断,人们对神的崇敬日趋淡薄,原先的均衡和谐的理想化凤格被世俗化的表现形式所取代,神话人物充满了人情味,艺术家的个人风格也开始凸显。其中,著名的雕塑家有普拉克希特列斯、斯科帕斯和里西普斯等。

(4)希腊化时期(约前334至前30年)。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击败雅典,取得了古希腊的控制权。之后,他的儿子亚历山大经过连续征战,征服了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古埃及,向东到达了印度河流域,大大拓展了古希腊的疆土,也把古希腊文化艺术传播到了东方,同时又给古希腊艺术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

(三)中世纪的雕塑艺术

中世纪指从古典时期结束时起,直到文艺复兴之前的这段时间。这一时期的欧洲完全处于基督教统治之下,形成了基督教美术。这一时期的雕塑,摒弃了关于自然比例的种种古典法则,而塑造出一种更适合基督教题材的、形式多样的、比例被拉长了的形象。这种用抽象法来处理的雕塑,使作品每个部分都充满了生机,反映了雕塑家力求把身体和灵魂结合在一起的愿望,成为13世纪伟大的哥特式雕塑的先驱。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艺术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场关于艺术、文学、自然科学和建筑等各方面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文化艺术的一次再生,使整个西方文化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它不仅恢复了古典美术的形式和题材中的关于人文主义文化的含义,而且强调以科学的态度观察客观事物,突出表现为艺术家对透视学和解剖学的深刻认识。个性的解放和世俗文化兴盛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两大特点。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其中,多纳泰罗和米开朗琪罗是雕塑界的杰出代表。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琪罗的艺术成就不仅表现在雕塑上,还深入到美术的各个领域。他创作的人物雕像雄伟健壮,气魄宏大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其作品将写实与理想结合在起,显示出非同寻常的技巧,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古罗马雕塑艺术的传统,使雕塑艺术达到了高度繁荣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艺术对后期的雕塑家有着极大的影响。

(五)巴洛克洛可可时期的雕塑艺术

17-18世纪,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雕塑产生了。巴洛克雕塑很少是单件作品或单独存在,其设计多以四周的建筑为背景,创造出光影、空气、环境等与雕塑紧密相连的氛围。才华横溢的吉安·洛仑索·贝尼尼是雕塑家、建筑师、画家、舞台设计师和作家。这位天才是巴洛克艺术的杰出代表,他把高超的技术和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无论在选题方向,还是在制作方面都表现出了惊人的艺术洞察力和精湛的技巧。

巴洛克艺术风格承袭自文艺复兴末期的矫饰主义,着重表现强烈的感情,强调流动感、戏剧性、夸张性等特点,常采用富于动态感的造型要素,如曲线、斜线等。其风格趋向多少也反映了当时欧洲的动荡局势、不安而丰裕的现实景象。

巴洛克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与反宗教改革有关,因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最早在罗马兴起。可以说,巴洛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为教会服务,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一些特点:

(1)豪华,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2)打破了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3)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4)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5)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

(6)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

18世纪,英法一些雕塑家以一种忠于客观对象的表现手法创造了新型风格的肖像作品,这种风格被称为洛可可。洛可可雕塑大多选择愉悦、享乐的题材,用轻松、活泼的情调来表现社会生活。洛可可雕塑家接受了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的“艺术是生活中美的再现”的美学主张,善于用女人体来体现这种审美情趣。

(六)19世纪的雕塑艺术

19世纪上半期,新古典主义变得僵化,浪漫主义出现。浪漫主义的雕塑中心在法国,其最大特点是具有反古典主义的倾向。浪漫主义以其对情感、个性及幻想因素的强调,来对抗古典主义过于理性、冷漠的理想化和类型化的表现,并且强调雕塑家主观情感的抒发和追求雕塑的绘画效果。浪漫主义雕塑具有以下特点:

(1)反对古典主义一切以古罗马为典范的做法,要求在被视为野蛮的中世纪的谎言中寻求创作的灵魂,强调以丰富多变的个性美代替唯一的绝对理想美。

(2)注重感情、个性与非理性。浪漫主义认为,应该大力肯定人的感情和个性,敢爱敢恨,强调“感情高于理智”,使雕塑家个人的感受及情感因素被提高到首要地位。

(3)内容上反对将古希腊、古罗马历史神话奉为最高题材的做法,而将题材内容转向更激动人心的领域,如传奇故事、神奇幻想、异国情调及自然界一切可以成为题材的对象。

(4)形式上追求运用多种形式表达内容,人物造型上追求动感,如动作的强烈、姿态的丰富、极度的夸张等,并注重“对比的原则”。

(七)20世纪的雕塑艺术

20世纪是一个色彩缤纷的时代,各种思潮和流派层出不穷,并波及整个世界,如立体派表现派未来派超现实主义、抽象构成和照相写实等,不管这些流派的形式和主张有何不同,它们都是决裂于传统艺术的新形式。

20世纪雕塑的两大主流之一以康丁斯坦·布朗库西(1876-1957)为代表。他是罗马尼亚雕塑家,抽象艺术的代表人物,出生于罗马尼亚奥尔特尼察地区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是个牧童,学过传统木雕。1898年进入布加勒斯特美术学校,1904年进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

布朗库西早期的作品受写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的影响,可以看出罗丹的痕迹,同时还受到马约尔的启发。但在研究形的单纯性、纯粹性方面,布朗库西拒绝进入任何流派,从而保持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布朗库西对现代雕塑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始创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象征物雕塑,这种象征物的雕塑形式简洁、强调形体的基本属性。由于现代生活的急剧变化和节奏的加快,以及杂乱无章的事物,人们要求在心理上接纳一种单纯的、简洁的艺术形式。

另一流派是立体派,创立人是毕加索,但代表人物是亚历山大·阿基本科。他的作品的特点是把坚实的平面与挖空的开放的体积进行对比,形成一种独特的节奏和动感,并用凹陷的结构取代原本坚实的甚至凸出的结构,使空间流动起来,并探索了正负空间的转换。

立体派的代表人物还有蕾蒙、杜桑·维隆、昂利·洛郎斯、雅克·李普契兹在立体派雕塑家创作的同时,意大利雕塑家们也创造了一种不同的风格—未来派,安尔贝多·波丘尼宣称:“绝对地和彻底地放弃有限的线条和封闭的雕塑。”“让我们把人体打开,把环境关闭到人体里面去。

另外,较著名的流派还有构成派,构成派雕塑家瑙姆、加博安·培布索奈在创作中,用一种新的方式把物体所占有的空间进行新的塑造,他们提出用空间、时间来取代量感,也通过构成雕塑寻求一种新型的建筑表现形式,对建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采用和探讨了新型材料,从而把雕塑要素与建筑要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雕塑在一种矛盾状态中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里德称之为“风格扩散的时代”:20世纪50年代之后,又称为“沸腾喧嚣”的雕塑时代。所谓矛盾状态,即艺术家一方面普遍存在着疏离社会、厌恶工业文明的心理和情绪:另一方面却持续大量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新的材料能源。这一时期开始出现的活动雕塑、抽象构成雕塑、波普雕塑、超级写实主义雕塑等,都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新的材料能源,增强突破空间的力度,表现对文明或赞美、或怀疑、或肯定、或批判的复杂心态。

中国雕塑历史概述

中国雕塑艺术,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要内容为:陵墓雕塑(包括地上的纪念性石刻与墓室随葬俑)宗教雕塑、民俗性及其他内容的雕塑。

大型陵墓石刻肇始于汉代墓前的石人、石兽。存世的古代陵墓石刻主要为南朝宋齐梁陈及唐北宋、明、清各代帝陵和勋臣贵戚基的遗存。北魏、辽、金、西夏等朝代陵基道严重破坏,仅有少量石刻遗留下来。南朝和唐代的作品代表了陵墓石刻的最高成就。自唐代乾陵起,以迄北宋,石刻的内容、配置方式,逐步形成定制,并为明、清两代所承袭。

宗教雕塑主要保存于寺庙和石窟寺之内,由于寺庙毁损严重,石窟寺雕塑便成为宗教雕塑遗存的主要代表。石窟寺是开凿于山崖之上的宗教寺庙。以佛教为主,也有少量道教或其他宗教内容的造像。石窟形制源自印度,约于3世纪传至中国。造窟风气最盛的时期为南北朝至唐代中期,约当5-8世纪。重要石窟多以皇室或勋臣贵戚雕造的大像为中心,由众多的窟、龛、摩崖造像等构成庞大的石窟群。雕造的时间常延续10多个世纪。每个窟内又以立体雕塑本尊佛造像为中心,由弟子、菩萨(以后增加天王、力士)组成群像,四壁布满浮雕或壁画,形成浓厚的宗教氛围。由于造像和壁画、浮雕内容样式的差异,而形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艺术风格。石窟寺分布地区很广,早期石窟集中于新疆地区,重要的有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汗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吐峪沟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等;晋朝以后,在河西走廊和华北地区兴建的石窟有莫高窟榆林窟、天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须弥山石窟南北石窟寺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巩县石窟响堂山石窟天龙山石窟万佛堂石窟广元千佛崖广元皇泽寺石刻陕北石窟等。南方地区有南京栖霞山石窟。隋唐以后新开凿的石窟有彬县大佛寺驼山石窟云门山石窟柳埠千佛崖石刻、峡江千佛崖、安岳石刻大足石窟,以及云南南诏国开凿的剑川石窟等,五代至元代在杭州开凿了飞来峰石刻。在近代,石窟雕塑遗存曾受到外国人的严重破坏和掠夺。

中国雕塑在题材内容和雕塑技法上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在长期发展中,不断吸收融汇了很多外来艺术成分。其发展的高峰是秦汉、南北朝、隋唐时期,五代以后,大规模的雕造活动日益减少,而中小型雕塑则有新的发展。20世纪以后,受欧洲雕塑影响,出现一些西方雕塑样式的纪念碑雕塑和大量架上雕塑。20世纪80代以后,城市环境雕塑兴起,中国雕塑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中国美术史上留下姓名的雕塑家不多,也缺少雕塑理论著作。对于中国雕塑史的研究和创作经验的总结,主要开始于近代。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