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二郎

更新时间:2023-12-28 14:18

《魏二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民间文学、长篇民间叙事山歌,被列为“江南十大民歌”之一,入选江苏省南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理论权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姜彬先生赞誉《魏二郎》是“一座琳琅满目的艺术宝库”、东海边上土生土长的一朵奇葩。

非遗介绍

通州成陆以来,生活在这片沙洲上的劳动大众便开始用歌声来抒发他们心中的喜怒哀乐,倾诉他们对痛苦的呼喊、对欢愉的慰藉,对爱情的向往,对别离的愁叹,对幸福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他们下田唱的田禾歌,出门唱的即景歌,排忧解忿唱的是劝世歌,卧病在床唱的是消愁歌;山歌成了人民群众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长歌《魏二郎》产生的群众基础,除此之外,还有孕育这朵奇葩的“沃土”——石港歌墟。

石港又名卖鱼湾,乃千年古镇,每年农历六月十九赛山歌,东山与大慈阁上的歌手遥相对歌,人们将此称作“歌墟”。东山虽不高大,但楼阁壮观,树木葱郁。每逢庙会,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云集,香客众多,香烟缭绕,红烛高烧,盛极一时。赶集的农民或去大慈阁,或到东山休息纳凉,听歌赛歌。山顶上青松翠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在此唱山歌,具有空谷传声的效果。歌墟上,新手向老手拜师称徒,高手乐于指点,听众参与评说。在友谊比歌之中,短小山歌不能折服对方,便拿出长篇山歌。长山歌大都情节离奇,曲折动人。其演唱方法有两种:一是静场唱山歌,由一人或多人来单唱或合唱故事情节。二是表白唱长山歌。一篇长歌分主歌和出角两部分。主歌由一人到底,负责歌头、歌尾、过场说明,讲解和叙述的部分,出角则由故事中人物而定。无论主角配角,男则男唱,女则女唱,甚至鸡鸣犬吠,虎啸狼嗥,娃娃啼哭,外地方言,都能做到纯真毕肖,绘声绘形。这种表白唱,不仅辟开了静场唱的许多弱点,且能将歌墟上的听众全部争夺过来,使自己歌坛万目共注,别人歌坛清静冷落。后人有诗曰:“六月十九观音会,木客瓷商赶集来,更有年年山歌赛,农民高唱乐开怀。”

长歌《魏二郎》故事所述的一些地名,都是通州古代的真实地名:魏家住南布洲横江口的祥符湖边;龙女住江海之汇料角嘴;龙女二次化身家住海门岛;石大老爷住在石港塞,它的范围包括了现在的启东海门如东通州和南通地区。从歌墟石港的兴衰、南通山歌史的考证、山歌片断的流行情况来看,长山歌《魏二郎》的流传范围,也是“山歌之乡”石港为中心的上述古通州地区。它的形成时期,根据各个古代地名和横江、祥符湖的淤塞,海门岛淹没,海门县涨坍情况来考证,大约于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乾隆以前。

长歌《魏二郎》描述的是海边穷小伙魏二郎打柴时,优美动听的歌声使龙宫三小姐倾倒,相思成疾。龙王请其入宫治病,留其长住,许以金银财宝,并愿招其为婿。魏以瞎母在家为由,坚辞不允。后龙宫三小姐幻化成渔女,在患难之中与魏二郎结下深厚情谊。龙女在新婚之前治愈婆母的眼疾,并在当地围堤筑坝,为民造福。最后狠斗京官石大老爷,除去当地一霸,和当地人民共同过着美满的生活。

《魏二郎》全篇有许多自然段落。每个段落的开头都以栀子花起始,既是给一个段落定韵,也是一种比兴手法,而每段的结尾,都以排句式的急口令作结,句式统一、音韵顺口、比兴得当。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民间文学的理论权威姜彬先生在他的长篇论文中称长歌《魏二郎》“有一种明显的新的社会关系的折光。”它“铺陈藻饰,回环曲折”,是“一大篇富丽的诗篇佳章”。长歌“重叠起伏,变化多端,构成了感情的跌宕、音律和韵味的延伸回旋,读之听之令人回肠荡气,软糯缠绵。”“长歌从头到尾弥漫着一股深沉美丽的诗情。”

过去在石港歌墟比赛后,无论胜负,山歌手回去后,都会刻苦地学唱新歌,以期在下次赛歌时保持荣誉或胜过对方。频繁的比赛,不断的竞争,给通州造就了众多的歌手和一个长歌群。汤文英就是在石港歌墟上演唱长山歌《魏二郎》而一举闻名的代表性人物。

汤文英1896年出生于唐洪灶华王庙内,该地今为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街道(原属金沙镇唐洪村附近。兄弟姐妹五人,上代以贩私盐、做长工为生。由于母亲早亡,家境困苦,十三岁时,她被卖给石港南门一户姓戴的人家做小媳妇。二十七岁时丈夫身亡。一年后,又被卖给一个姓汤的种田人做老婆,二年后生下一女。

汤文英一生都与山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她从懂事起,就跟着奶奶学山歌、唱儿,出去讨饭时,婆孙俩一路推车,一路喊山歌。到了戴家后,她的太婆也是个老歌手,因而对这个心灵手巧、嗓子甜亮的孙媳妇特别喜欢,又传授了她不少山歌、唱儿和故事。十六岁时,据说她在石港歌墟上一登台,唱了几天几夜不歇劲。众歌手轮番对歌比试,都不是她的对手,一时名声大噪。据一些老歌手们回忆时评说,汤文英唱歌时放一声长声,能震得屋里的铜锣起嗡声,杯里的水酒荡圈圈,三里路外听得分分清。

汤文英不但记住了上辈传给她的老山歌,而且还能即兴编词,出口成歌,所以她能将婆婆那里学到的“魏二郎”片断,联缀、充实,重新编进新的词儿,并且广采博取众家所长,这才逐渐形成了二千多句的长山歌《魏二郎》。通州的山歌,从内容上看有农歌、船歌、渔歌、盐歌、祭祀歌和劝世歌等。从形式上看,除一人乘凉,走路或单个劳动时,为解闷提神而独唱外,大多数情况是由几个人、十几个人乃至几十人在一起唱。他们的演唱形式有领唱、轮唱、齐和,有急口歌,转腔歌,对答歌等。其高声如空中鹤鸣,响遏行云;其低音似山间溪水,舒缓悠扬;唱急口歌时,象珠落银盆,一口气唱一、二百个字,不许有一点含糊;唱对答歌时,则诙谐俏皮,妙趣横生。演唱的内容可长可短,比较自由。演唱者情绪激奋时,一句山歌二句唱,还可即兴加上几十句;情绪不高时,可一笔带过,仅作扼要交代,急口也可不唱,改作数板交代。其音调,粗犷中不乏悠扬,舒缓中时有颤音,令周围观众如醉如痴。汤文英将民歌中的这些特点,有机地溶合进长歌《魏二郎》中,颇受专家们称道。

汤文英成名以后,成了山歌班的“元头”。通州的山歌班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脾气相投、住得较近的歌手的自由组合;另一种是家传班。以一个家族内的歌手为主组成的,如陈家山歌班,以陈达氏为首,传人有她的儿子陈山川,儿媳陈雨姑娘,长孙陈金山,孙媳妇陈金姑娘,次孙“山歌画眉”陈桂林,曾孙陈惠明,曾孙媳妇赵云芳等。解放后又传给了玄孙女陈燕,是名符其实的“山歌世家”。每个山歌班都要选一个最好的歌手作为班主,通常叫“元头”。这个人不仅歌喉好、悟性好,歌语儿多,而且能随机应变,看鸡作笼,即兴编歌。为了对歌胜过对手,为山歌班争光,元头们除了能唱大量的短歌外,都有自己的拿手歌,不少元头能唱一、二部长歌,比谁唱得长、唱得好。汤文英就理所当然的成了最好的“元头”。通州农忙季节乡下劳动力紧张,请人很难,而山歌班的元头大都是劳动好手,只要请到元头,山歌班的人马都全跟随而来。有些歌手来时会随身携带一件宝物——锄头洞箫,据说这锄头洞箫大约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清道光咸丰年间一个名叫朱扣的农民歌手所首创,是劳动工具与民间乐器的合二为一。

此后,一代代歌手们又匠心各运,制成了“龙凤锄头箫”、“八仙锄头箫”等等锄箫合一的“宝物”,还有的为了携带方便,将锄头分成几截,用螺丝装接。也有人在锄柄上刻上“削草快如飞,箫声震九州”等词语,使锄头洞箫越发精巧了。十年浩劫期间,民歌禁绝,洞箫遭毁。幸得顾福保老爹的精心收藏,一九八四年,龙凤锄头箫在上海民间艺术博览会上展出,受到专家们的关注。已被南通博物苑征集收藏。据一些老歌手回忆,当年田头赛歌的风气很浓,歌手也多,单是石港镇及其四乡的山歌能手,数得上名的尖子就不下五十人。例如东乡十总湾子(今十总镇附近)的张坤,西乡屯天河畔的黄普泉和义金渡的曹长,北乡戴家湾子的杨和尚,马桥北的杨有泉夫妇,逢会都要双双出来唱山歌。当然最吃香最难请的元头首推汤文英了。解放后汤文英参加了文娱队的山歌演唱组,多次到区、乡各地参加山歌演唱会。一九五四年春,五十四岁的汤文英来到文化站,说她从小学了一个长山歌,名叫《魏二郎》,是她参加石港山歌会的“绝招”、“撒手锏”,她怕失传,要当时的文化站长吴周翔帮她记下来。吴周翔先后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笔录了这首叙事长歌,一直作为资料保藏下来。十年动乱中藏在墙洞里,才幸免遭劫。汤文英于20世纪70年代病逝。

第二位传承人为石港镇的山歌手张步余,他学唱的长山歌《魏小二》,情节与汤文英唱的基本相同,老人于20世纪80年代病逝。

此外的传承人还有石港镇的歌手刘志龙、易南,骑岸镇的歌手刘子龙等少数几位。

1984年11月,长歌《魏二郎》经沈志冲、吴周翔整理发表于《民间文艺集刊》第六集,整理本刊于《江南十大民间叙事诗》,引起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文学报》《新民晚报》《采风》《乡土》《民间文艺季刊》等十多家报刊相继作了报导,北京上海等民间文学专家和领导多次前来采风、视察,美、日、法、西德等七个国家的留学生也闻讯而来考察。见诸报刊论文已有数十篇之多。

此后,1987年5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大木康先生在上海及江苏民研专家陪同下来通州考察,歌手刘志龙、易南为客人演唱了长歌《魏二郎》,得到大木康先生的称赞。他在观看东山歌墟遗址后说:“这样的歌墟,到目前为止,其它地方还没有发现过。”回国后,大木康先生将《魏二郎》长歌和歌手演唱的照片介绍给日本民众。

综观许多专家学者的述评,长歌《魏二郎》可以指认为东海边上的一朵奇葩,是南通民间文艺中一颗闪光的明珠,是中华民族文化园中一块迸发异彩的瑰宝。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传承研究价值和民间文艺国际交流价值。(来自南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保护级别

2019年11月12日,由通州区申报的魏二郎经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批准列入南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Ⅰ-2。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