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草

更新时间:2024-04-14 12:12

一叶草(Ophioglossum)又名独叶草、金剑草、矛盾草、蛇须草等。属瓶尔小草多年生小草,蕨类,直立高12~26cm。根状茎短,圆柱形,有一簇细长不分枝的肉质根,向四面横走,在先端发生新植物。适合生长于阴凉潮湿的土壤中。

形态特征

1. 叶通常单生,总柄长9~22cm,深埋土中,营养叶从总柄基部以上6~9cm处生出,卵形或椭圆形,长3~12cm,宽1~4cm,先端钝或稍急尖,基部短楔形,下延,无柄,全缘,肉质,网状脉明显,中脉两侧的二次细脉约与中脉平行。孢子囊穗自总柄顶端发出,穗长2.5~3.5cm,窄条形,顶端有小突尖。孢子囊10~50对,排成2列,无柄,枝裂,无盖,孢子球形四面形。

2.根状茎细短,直立,有一簇细长不分枝的肉质根,向四面横走如匍匐茎,在先端发生新植物。叶单生或2-3叶同自根部生出,总叶柄长3-6厘米,纤细,绿色或下部埋于土中,呈灰白色;营养叶为单叶,每梗一片,无柄,长2-5厘米,宽3-10毫米,倒披针形或长圆倒披针形,向基部为狭楔形,全缘,先端微尖或稍钝,草质,淡禄色,具不明显的网状脉,但在光下则明晰可见。孢子叶自营养叶的基部生出,柄长5-7厘米,高出营养叶,孢子囊穗长2-3厘米,狭线形,先端尖,由15-28对孢子囊组成。孢子灰白色,近于平滑。

生长环境

生于林下和山坡阴凉稍潮湿的土中,怕高温。

分布范围

长江下游各省、湖北、四川、陕西南部、贵州、云南、台湾及西藏。生林下,垂直分布高达3000米。欧洲、亚洲、美洲等地广泛分布。

繁殖方法

一叶草适合分株繁殖。培育一叶草需择阴湿凉爽的环境,土壤排水必须良好,否则根系发育不良易弓l起腐烂。移栽须带宿土,栽后常喷水,保持空间湿度。在低海拔地区培育,更需如此。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主治喉痛,喉痹、白喉、口腔疾患、小儿肺炎、脘腹胀痛,毒蛇咬伤,疗疮肿毒;外用治急性结膜炎,角膜云翳,眼睑缘炎。

性状

微甘、苦,凉。凉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法用量

用量9~15克,水煎服或同时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附方

1. 毒蛇咬伤: 瓶尔小草15克,水煎服。另取鲜药适量,捣烂敷患处。也可用千粉3克,分3次服,以酒送服,另取3克调酒,由上而下擦伤口周围,勿擦伤口。

2. 治痨咳带血丝: 全草与猪肺煮热服。

3. 治喉痹、喉痛: 全草捣汁服。

4. 专治恶性面疔: 捣水糖敷之,能消肿退黄。

5. 专治小儿各种热性疾患:全草捣汁兑冰糖服。能解热消炎。

6. 解热,治肺炎、心脏、口腔疾患: 全草20~30gm,炖赤肉服。

7. 治白喉: 全草捣汁,兑冬蜜服。

8. 治各种蛇伤: 全草洗净,生嚼咽汁,留渣吐出,乘温敷伤口。

采集加工

夏末秋初采收,洗净,晒乾。

附注

同属其他植物亦供药用,功效同。

1. 狭叶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thermale Komar.

叶单生或2~3叶,长2~5cm,宽3~10mm,同自根部生出,营养叶披针形、披针状椭圆形或倒披针形,基部窄楔形,近中脉的侧脉与之呈窄锐角的斜交,即近中脉的侧脉与中脉不平行。

2. 心叶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reticulatun L.

营养叶叶片为卵形或卵圆形,长3~4cm,宽2.6~3.5cm,先端圆或近于钝头,基部深心形,有短柄,边缘多少呈波状,革质,网状脉明显。

化学价值

化学成份

青藤茎

根含青风藤碱(sinoacutine)

尖防己碱(acutumine)

N-去甲尖防己碱(N-acutumidine)

白兰花碱(michelalbine)

光千金藤碱(stepharine)

青藤碱(sinomerine)

双青藤碱(disinomenine)

木兰花碱(magnoflorine)

四氢表小檗碱(sinactine)

异青藤碱(isosinomenine)

土藤碱(tuduranine)

豆甾醇(stigmasierol)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消旋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

十六烷酸甲酯(methylpalmitate)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70%乙醇20ml,加热回流30min,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盐酸溶液(1→50)10ml使溶解,滤过。滤液用氨试液碱化,加氯仿10ml振摇,分取氯仿层蒸干,残渣加盐酸溶液(1→50)5ml,使溶解。取此溶液分3份供试。分别加碘化铋钾试液2滴,碘化汞钾试液2滴,硅钨酸试液2滴,依次生成橙红色、淡黄色、灰白色沉淀。

植物文化

一叶草代表希望,孤独

二叶草代表付出,陪伴

三叶草代表幸福,家庭

四叶草代表幸运,家业。

参考文献

1. 《纲目拾遣》:行血凉血,清肺火。治吐血,劳伤,肺痈,肺屡,黄疽,心疼,跌打,风气,伤力,咳嗽,咯血,肿毒。

2. 《贵州民间方药集》:外敷治蛇咬伤,消痈肿疮毒,并治脱肛;亦有用为水蹬泻后之补剂者。

3. 《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凉血。治蛇伤,淋浊;止吐血,疗劳伤。

4. 《贵州草药》:化疯,解毒,镇痛。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