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02 13:39
1、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士,谓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色身也,亦名苾刍,盖苾刍。雪山香草有五义,以喻比丘五德。五义五德者:
一体性柔软义,喻比丘折伏身语粗犷之德。
二引蔓旁布义,喻比丘度人不绝之德。
三馨香远闻义,喻比丘戒香芬馥之德。
四能疗疼痛义,喻比丘能断烦恼之德。
五不背日光义,喻比丘常向佛日之德也。
2、二比丘尼(亦名苾刍尼)梵语尼,华言女。大智度论云,尼得无量仪,故应次于比丘。又佛以仪法不便,故在比丘之后。
3、三沙弥梵语沙弥。又云室利摩理洛迦,华言自息慈,谓止息世染之情,慈济群生也。以初入佛法之时,多存俗情。故须息恶行慈,是名沙弥。
4、四沙弥尼梵语沙弥尼,又云室利摩理迦,华言勤策女,谓精勤策进佛法功行故也。
5、五式凡摩那梵语式叉摩那,华言学法女。行事钞云,式叉尼具学三法。一学根本,二学六法,三学行法,是名学法女。
根本者,谓不杀,不盗,不,不妄语也。
六法者,不染心相触,不资人四钱,不断畜生命,不小妄语,不非时食,不饮酒也。
行法者,谓大尼之戒行也。
6、六优婆塞梵语优婆塞,华言清净士。梵语旧云邬波索迦,华言近事男。谓其自行清净,亲近承事佛法也。
7、七优婆夷梵语优婆夷,华言清净女。梵语旧云邬波斯迦,华言近事女。谓其自行清净,亲近承事佛法也。
佛教徒有七众弟子,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这是根据所受持戒律的不同而区别出来,这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最常见的比较正规的称谓。
比丘 又称作苾刍,意译为乞士、破恶、怖魔,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男子。比丘含有三义:一、乞士,就是一面向社会群众乞化饮食,以资维持色身,一面又向慈悲的佛陀乞化法食,以资长养法身;二、破恶,此恶是指心中的种种烦恼而言,出家人修戒定慧三学,扑灭贪嗔痴等烦恼,以便达到了生脱死的目的;三、怖魔,六欲天的天魔希望一切的众生皆为魔子魔孙,永远受他的控制,可是出家的佛弟子目的却在跳出三界,以解脱为期,大家都很认真修行,不为天魔外道所扰乱,于是魔宫震动,魔王怖畏起来,所以称为怖魔。
比丘尼 又称作苾刍尼、备刍尼、比呼尼等,意译为除馑女、乞士女、沙门尼,略称尼或尼,是指归入佛门,受持具足戒的女子。
依《大爱道比丘尼经》所载,比丘尼的出家,始于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大爱道),她誓守八敬法,而被允许出家受戒。在我国,依《比丘尼传》卷一所述,西晋??建兴年间(313~317),尼僧净检从西域沙门智山剃发、受十戒。升平元年二月(357),请昙摩羯多立比丘尼戒坛,净检等三人共于坛上受具足戒,这是我国比丘尼的开始。在日本,司马达等之女善信等人从高丽僧惠便出家,后至百济受具足戒,是其滥觞。
沙弥 全称室罗摩拏洛迦、室罗末尼罗,意译为求寂、息慈、勤策,就是止恶行慈、觅求圆寂的意思,指佛教僧团(即僧伽)中,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在七岁以上、未满二十岁之出家男子。
《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九以年龄区别沙弥为三种:(一)驱乌沙弥,年在七岁至十三岁之间,已有驱走晒谷场上乌鸟的能力。(二)应法沙弥,年在十四岁至十九岁之间,不久即可参与出家生活的沙弥。(三)名字沙弥,年龄已超过二十岁,然尚未受具足戒,仍为沙弥者。
沙弥所受持的戒律称为勤策律仪,又称为沙弥戒,总共有十戒,即:(一)不杀戒,(二)不盗戒,(三)不淫戒,(四)不妄语戒,(五)不饮酒戒,(六)离高广大床戒,(七)离花鬘等戒,(八)离歌舞等戒, (九)离金宝物戒,(十)离非食时戒。另外,根据据《沙弥十戒法并威仪法》记载,沙弥日常须遵守十四事、七十二威仪。在佛教僧团中,首位沙弥为罗侯罗。至后世,对受持十戒之沙弥,称为法同沙弥;剃发而未持戒者,则称形同沙弥。
沙弥尼 全称室罗摩拏理迦,意译为勤策女、息慈女,指初出家受持十戒而未受具足戒之女子,与沙弥、式叉摩那合称三小众。其受持的十戒与沙弥相同。根据《四分律》卷四十八〈比丘尼犍度〉所载,十八岁的未嫁女出家,受沙弥尼十戒,复受两年式叉摩那阶段,年满二十才可以受比丘尼戒;如果是十岁的曾嫁少妇(印度妇女早婚),也应该受二年式叉摩那阶段才可受比丘尼戒。这是为了防范不知有孕的妇人出家受戒而制,在此之前,可能无年龄之限制,沙弥尼唯受持十戒,其后直接受具足戒。
式叉摩那 又称作式叉摩那尼、式叉摩尼,意译为学戒女、正学女、学法女,指未受具足戒前学法中的尼众。在受具足戒之前,在二年内,必须修学四根本戒和六法,即学习一切比丘尼之戒行;同时,靠这二年的时间,用来验知是否有妊,修行戒法磨练其性情,使习惯出家生活,以坚固其道心。四根本戒即戒淫、戒杀、戒盗、戒大妄语等四重戒。六法指染心相触、盗人四钱、断畜生命、小妄语、非时食、饮酒。
优婆塞 又称作乌波索迦、优波娑迦、伊蒲塞,意译为近事男、信士、信男、清信士,指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的男居士,与优婆夷同为在家的信仰佛法者。依《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二记载,佛陀成道后,至差梨尼迦树林结跏趺坐,来自北天竺的提谓、波利二商主以酪、蜜所和的饭食供养佛陀,从而受三自归,这是为最初的优婆塞。另外,依据《优婆塞戒经》卷三记载,若受三归并受持一戒者,称为一分优婆塞;受持二戒者,称为少分优婆塞;受持二戒已,若破一戒,称为无分优婆塞;若受持三、四戒者,称为多分优婆塞;受持五戒者,则称满分优婆塞。
优婆夷 又称作优婆私诃、优婆斯、优波赐迦,译为清信女、近善女、近事女、近宿女,指亲近三宝、受三归、持五戒、施行善法的女众。
对于佛教的七众弟子,上面的称谓是最正规的,但是还有一些称谓,有时会经常使用。
沙门 音译为室罗末拏、室摩那拏,这是西域方言的转音,意译勤劳、静志、息心、息恶、勤息、修道,在印度为出家者之总称,通于内、外二道,在我国则专门佛教的僧人。指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期以行趣涅槃的出家修道者。
和尚 又称作和上、和社、乌社,音译为邬波驮耶、优婆陀诃、郁波第耶夜,意译为亲教师、力生、近诵、依学、大众之师,指德高望重之出家人,后世沿用为弟子对师父的尊称。但是,从语源上说,“和尚”是西域语之转讹,如龟兹语 pwqjjhaw 等的误转;另外,印度古称“吾师”为乌社,于阗等地则称为和社、和阇(khosha),和尚一语即由此转讹而来。鸠摩罗什译此语为力生,指弟子依师而生道力。
据《大智度论》卷十三的记载,沙弥、沙弥尼出家受戒法,应求二师,一为和上,一为阿阇梨;和上如父,阿阇梨如母。意指舍本生的父母而求出家的父母。在西藏佛教的四种阶位中,以和尚为最上的第四位,其权力仅次于达赖喇嘛与班禅喇嘛,住持诸大寺。日本佛教僧官阶位中,有大和尚位、和尚位等称呼,后则转为对高僧之尊称。后来,世俗将所有男性出家人都称为和尚,这是十分不恰当的。
尼姑 这是汉地对女性出家人的俗称,“尼”为印度人为女性的称呼,“姑”则是汉地对女性的称呼。称比丘尼或沙弥尼,听起来不太恭敬,最好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