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帽

更新时间:2021-12-04 18:54

三山帽,亦称三山冠,二郎帽,古时算是流行度不低的一种冠冕。以鹿皮、彩锦等材料制成,唐代李群玉《寄友人鹿胎冠子》诗:“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元代诗人王冕的《春晚客怀其二》写道“空著三山帽,难防两鬓华。”明代《大字应用碎金》里记载的道教服饰便有三山帽。此帽历史人物周敦颐戴过,神话人物二郎神也带,明清小说中李世民,包拯,薛丁山等都戴过。

来历

目前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周公辅成王图》中,周成王头戴三山冠,可见,最迟在汉朝它已出现,而且在人们心目中乃是王者之冠

上图是山东嘉祥蔡氏园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周公辅成王图》的局部,图中最左边的是成王,头戴三山冠(也叫王冠)。《厦门志》卷八:王冠三山冠(「梁书」曰:『王法冠加〈王娄〉珞,如佛象之饰。出则乘象,吹螺击鼓,罩吉贝伞』),臣茭叶冠。

1933年发掘出的辽南营城子东汉墓壁画中,身为贵族的主人同样头戴三山冠,正被羽人引导成仙,可见三山冠的最初来源就和神仙、王者、贵族等有关,代表一种类似羽扇纶巾的焕然道气和高古风雅。

汉代三山冠人面形青铜带饰

三国时代吴国所制的铜镜佛像,比如如夔凤镜或佛兽镜上的佛像,因为当时佛教采取了本土化的传播方式,所以往往仿效远古道教神仙形象,头戴三山冠。而在三国时期的半圆方枚重列式神兽镜的浮雕中,作为当时信仰中男仙之首的东王公戴的也是三山冠,汉东王公车马画像镜为汉代文物,该铜镜为圆形、半圆钮、圆钮座。座外一周连珠纹。四枚带连珠纹座的乳钉将主纹分为四组,主题纹饰为高浮雕神人车马瑞兽:西王母、东王公对置而列,两侧各有二羽人相对相侍,东王公头戴三山冠,旁有榜题“东王公”。现收藏于安吉县博物馆

考虑到东王公就是被屈原歌颂过的东皇太一,也是道教宣传的飞升成仙首先参拜的天帝(木公),可见三山冠和神仙的联系很是久远了。

宋朝周虎《清源妙道真君庙碑记》记载二郎神所戴为三山冠:“开禧二年,虏人合诸道兵长驱入寇和州。虎方奉诏守光楚,刺和。时虏势孔炽,仓卒战弗利,城几陷。会虎方梦见一钜人,冠三山冠,衣白袍,谓予曰:忠义者,神明所默佑。”

明韩邦奇撰《苑洛志乐》:祖陈氏之意,谓圜丘玄衣黄绿,背负五星采云,武星冠,文三山冠。

周敦颐

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著名政治家宋濂见了周敦颐的遗像,周敦颐遗像戴的就是三山帽,宋濂为此写了记文,《明文衡》卷二十九《宋九贤遗像记》:“濂溪周子,颜玉洁,额以下渐广,至颧而微收。然颐下丰腴,修目末微耸。须疏朗微长,颊上稍有髯。三山帽后有带,紫衣褒袖,缘以皂白,内服缘如之,白裳无缘,乌赤色。

注: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字茂叔,谥号元公,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名的《爱莲说》就是他写的。

三山帽是极为流行的帽子,并不是所谓的太监帽,周敦颐遗像戴的就是三山帽,周敦颐有子二人,长子寿,次子焘,据了解,周敦颐的后裔广泛分布在江、浙、湘、赣、粤、闽等省并移居繁衍至海外,仅在港、澳、新、马、泰等地的周氏后裔就超过了三十万人。所以说戴三山帽就是太监纯属谬论。

记载

二郎神

《狐狸缘全传》

二郎爷生来圣像多端正,丰满满的容光亮彩似银。三山帽,朱缨衬,金丝累,珍玉润,扣顶门,压两鬓,双展翅,盘龙滚。起祥光,绕瑞云,天神队,分职品。

李世民

大唐秦王词话

第十四回 秦王分付众总管:“俱要三山帽,淡红袍,灵球马,定唐刀,俱摆半朝銮驾。李密迎接之时,逐人羞责他一番过去。”众总管说:“臣等怎敢与主公一般冠服?”秦王说:“我有令旨不妨!”众将一齐叩头谢恩。长孙无忌说:“我要装头一队过去!”众总管说:“该让王亲大人!”只听得:画鼓轻敲鸣细乐,闹旗攒簇听锣鸣。

《大唐秦王词话》明朝诸圣邻

看秦王怎生打扮?三山帽嵌几行金线,淡红袍织云汉飞龙。

《大唐秦王词话》

那秦王全装披挂,端的是帝王气象:戴一顶龙口嵌夜明珠,紫金镶三山帽,穿一领绣飞龙五彩云天鹅绒淡红袍。

《大唐秦王词话》

认得是唐家二太子。秦王三山帽,淡红袍,灵毬马,定唐刀。

田元帅

《道法会元》

冲天风火院昭烈侯田大太尉苟,白面笑容,口边黑如意,头戴三山帽,半红半绿,双钱花袍,皂靴,双手执金合。冲天风火院昭信侯田二太尉留,白面笑容,口边黑如意,头戴三山帽,半黄半紫。

薛丁山

《说唐三传》(清)如莲居士

蛟儿在里面看见,欲要自尽。有丁山灵魂,头戴三山帽,身穿白月袍,叫声:“孙儿,闭了眼,救你出去。”

包拯

《续小五义》

东方亮抬头一看,这开封府如森罗殿一般,包公居中落座,类若冥府阎君,怎见得,有赞为证:堂咸振,东方亮细把包公看,难免贼人心中有些动摇。分明是五殿阎君居中坐,令人一见怎不发毛。带一顶,三山帽,明珠嵌,镶异宝,细丝叠,金龙绕,如意翅,花儿巧,正面上,有绒桃,原来是颤颤微微一顶金镶貂。

元杂剧中戴三山帽的人物

二郎神

出处:(《二郎神醉射锁魔镜》末)

(《灌口二郎斩健蛟》正末、《二郎神锁齐天大圣》正末)

齐天大圣

(《二郎神锁齐天大圣》末)

通天大圣

(《二郎神锁齐天大圣》末)

杨景

出处:(《八大王开诏救忠臣》正末、《杨六郎调兵破天阵》正末)

关平

出处:(《莽张飞大闹石榴园》末、《寿亭侯怒斩关平》末)

刘玄德醉走黄鹤楼》末

赵云

出处:(《阳平关五马破曹》末、《走凤雏庞掠四郡》末)

(《刘玄德独赴襄阳会》末、《刘玄德独赴襄阳会》末、《刘玄德醉走黄鹤楼》正末)

李密

(《魏征改诏风云会》末、《长安城四马投唐》末)

(《程咬金斧劈老君堂》末)

伍子胥

(《十八国临潼斗宝》正末)

诗文

《御定佩文韵府》

三山帽【王冕诗空着丨丨丨难防两鬂华】

《元诗选二集·庚集》

春晚客怀

落落穷途客,年年不在家。寄眠听夜雨,借景看春花。空着三山帽,难防两鬓华。清晨览明镜,载笑复咨嗟。

种类

● 隐士帽

隐士所戴的一种暖帽。以鹿皮、彩锦等材料制成。唐李群玉《寄友人鹿胎冠子》诗:“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

● 武将帽

武士所戴的尖顶盔帽。元郭汪《送友人从军》诗:“七星战袍衬金甲,三山尖帽飘猩红。”

● 道教帽

道教神仙的一种冠帽。元、明时期通俗读物《碎金》记载,道服中即有星冠、交泰冠、三山帽、华阳帽、漉酒巾、接篱巾等等名目。三国时代吴国所制的铜镜佛像,比如如夔凤镜或佛兽镜上的佛像,因为当时佛教采取了本土化的传播方式,所以往往仿效远古道教神仙形象,头戴三山帽。而在三国时期的半圆方枚重列式神兽镜的浮雕中,作为当时信仰中男仙之首的东王公戴的也是三山帽。

● 僧人帽

《包公传(百家公案)》 宋氏悬望不回,因出门首等候,忽见一僧人远远来到。那僧人:头顶三山帽,身穿百纳衣。钵盂随手捧,诵偈不暂离。《僧尼孽海》 得他出,宋氏悬望不归,因至门首等候。忽见一僧顶三山帽,穿百衲衣,手捧钵盂,口诵经偈行至秦家门首。《荐福承古禅师语录》又答徐龙图:千里同风君道好。正是将身入荒草。直饶显在众人前。想应未见黄龙老。贴肉汗衫新复新。三山帽子何曾倒。无銙腰带两头垂。没底麻鞋踏未破。来来。与你瓢苗石上栽。来年収得大冬瓜。快斧利刀斫不破。寒山拍手笑呵呵。指出南岳让和尚。《古尊宿语录》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云:“三山帽子大袖布衫。”云:“见后如何?”师云:“市食斋僧。”

● 太监帽

明代太监所戴的一种官帽。以漆纱制成,圆顶,帽后高出一片山墙:中凸,两边削肩,呈三山之势,故名。明罗娥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四十六回:“(郑和)头上戴一顶嵌金三山帽,身上穿一领簇锦蟒龙袍。”《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回:“见一个太监身穿大红蟒衣,头上戴三山帽,脚下粉底皂靴。”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